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由 無尤網路茹冰 發表于 音樂2021-05-25
簡介秦嶺一白寫的那些歷史人物,無論是少年神童還是資質愚笨,總之從來沒有見過,靠偷懶能充實生命的人

白說了是哪裡的方言

從2016年底正式寫文章,到現在已經三年半了。

一個機械工程專業的工科男,上學時寫作文都絞盡腦汁,如今能寫出百餘位人物傳記,完全超乎自己的預料。

我的歷史啟蒙讀物,是半本老舊泛黃的《上下五千年》,還有商務印書館的大字典,附頁裡那些朝代順序表。

或許是天性使然,翻閱無數遍仍覺得意猶未盡。直到遇見高年級的歷史課本,才徹底替換掉手裡這兩本舊書。

畢竟,精美插圖對小孩子有著更強的吸引力。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上初中以後,我的歷史課成績並不好。

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讓自主閱讀變得枯燥無味。我開始看起《三國演義》等書籍,沉浸於連續貫穿的歷史故事。

有件事情至今難以忘懷,題目要求寫出和關雲長有關的成語。我的答案是刮骨療毒,換來閱卷老師一個紅叉叉。

從那時起,我會不由自主的質疑老師。

高中時代文理分科,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理科。除了數理化考試成績好,我的智力水平連地理等高線都看不懂。

應當感謝那段時期,教育還沒有徹底淪為產業。別說什麼輔導培訓班,網咖老闆都拿著紙筆記錄上下機時間。

最大遺憾是回家不方便,老家和學校相距近百公里。每過一半個月才回趟家,有時就一天兩毛租些地攤歷史。

高考填報志願,我開始在糾結中妥協。

一白:我想報歷史專業。

父親:你學的是理科啊?

一白:我挺喜歡歷史。

父親:畢業咋找工作?

農村出來的孩子,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愛好。一堆專業名稱突然擺在面前,卻幾乎要決定後半生的命運走向。

就選那個名字最長的,至少將來容易找工作。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15歲離家、18歲出省,沒有人干擾或引導我讀書。

繪圖是機械專業的基本課程,三視剖面圖經常讓我處於懵逼狀態,只有扛著丁字尺走路時才覺得有些拉風。

成績穩居全班中游水平,有次連抄帶蒙才混上獎學金。大多數時間都在圖書館泡著,毫無例外是在文史館。

大學四年時光,我最大的收穫是歷史國學,準確來講是春秋戰國史。

漸漸地喜歡上諸子百家,《老子》、《列子》、《荀子》、《墨子》、《抱朴子》。。。,感覺比島國片還好看。

天性相近,會有無師自通的舒暢感。

天性相悖,牛不喝水強按頭也沒用。

一直到參加工作,還託學校裡的朋友列印《韓非子》。市面流通的盡是些刪減版,而大學裡的列印費用很便宜。

或許,這些內容過多的填充心智,讓我更難以融入工藝設計崗位,工作穩定之後又不想馬上面對談婚論嫁。

老總拿著我的辭職信,當場怒斥道:國企都是培養人的嗎?剛學到點東西就想辭職,你們拿這裡當什麼了!

部門領導在外協單位開好離職證明,我按勞動法繼續上班一個月。終究是年輕氣盛,走時連學籍檔案都沒要。

哥們說道:你這四年大學真是白讀了。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專業真的是白讀了,我從沒打算再幹老本行。

接下來幾年間,換過很多工作、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經過很多事。。。,大體可以歸納總結為過山車。

顛沛流離過程中,有些事情現在也不願回想。除了一大箱子生活用品,那些歷史國學書時時刻刻帶在身邊。

有人說:他以前活得像條狗,現在才有點人樣。

有人說:他的行業以前像撿錢,現在幹吃等死。

有人說:命運是早已註定的,還是真可以扭轉?

有人說:他窮的只剩下錢了,家人反目成仇。

有人說:他破產欠一屁股債,妻兒不離不棄。

當你面對著熟悉的人,聽他緩緩講出自己的現實。那種語氣表情產生的效果,遠遠比書本中的故事更震撼。

我也不知道,書本和現實有沒有融合的捷徑。自己胡亂折騰一圈之後,思慮再三還是拖著大箱子回到老家。

因為,肆意妄為的年齡過去了。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回老家進入蜂蜜行業,身心漸漸感到無比踏實。

不再擔心水土不服、飲食不慣、聽不懂方言,確定後半輩子要在這裡生活,只有靜心幹事才能紮下根脈。

自從做起山貨土蜂蜜,時間安排也較為自由靈活。我放下那些歷史國學書本,開始嘗試著動筆寫點東西。

理工男寫字的最大障礙:必須要經過一層思維轉換。

海瑞、李斯的刻板正經。

陳蕃、嚴嵩的搞笑戲謔。

韓愈、柳宗元的簡練詼諧。

杜甫、元好問的篇幅冗長。

三年多時間,不斷在尋找適合自己的風格。每篇歷史人物的字數,也從一兩千字漸漸擴充到六七千字。

通俗幽默為表皮、正史材料為骨架、個人經歷為血肉、三觀見解為魂靈,最終儘量糅合出鮮活豐滿的人物。

所謂的神和魔只是陣營意識,他們骨子裡的人性亙古未變。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我寫著他們的故事,他們也時刻影響著我。

每次扒開詳細史料,就能看見古人的喜怒哀怨。他們不應該被脫離群眾,而是要像村裡老大爺那般普通尋常。

就像我寫于謙時,對供奉文天祥畫像的看法。

如果立足遠觀,只會虛浮跪拜。

如果身心靠近,才懂取捨維艱。

我以前讀過的歷史書本,都是近乎割裂的碎片化故事。失去那條一脈相承的主線,就會像斷線風箏般遙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有瘋子才無緣無故的幹事情,正常人做選擇必定有某種潛在邏輯。

讀史捋不出這條邏輯主線,就無法汲取前人用生命總結的經驗,單純旁觀的話還不如看電影、玩吃雞爽快。

反正都是看過就忘,為何不選擇輕鬆簡單的消遣方式?

我一直努力觸控這條主線,卻不得不囿於自己的眼界。那些年所經歷的人和事,都被藏進文章的角角落落。

不是誰都有面對家國大義的機會,但是生活當中每一個取捨選擇,都在默默強化主宰自己命運的那條主線。

細菌一直很渺小,只有被拖到顯微鏡下才會那麼大。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古代歷史往往是權貴史,向來不關注個體尊嚴。

想寫吳有性,卻苦於找不到史料。

能寫周敦頤,因為他當過幾天官。

二十四史中有列傳的人物,在朝為官幾乎是基本配置。其他行業即便做到登峰造極,也難在史書裡留下痕跡。

這些被拖到顯微鏡下的名人,或文才、武功、品性被權力場放大,繼而在無數平頭老百姓的口水中流傳千年。

讀書不是為彰顯知識淵博,而是要將其融入自身骨髓。

褒揚或者謾罵古人沒有意義,只有褪掉他們身上的光環,看成類似你我般的普通菌體,回到吃喝拉撒睡的常態。

陳湯怒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卻撈錢撈到手軟。

范仲淹說“後天下之樂而樂”,捐出家產救濟孤寡族人。

楊邦乂說“豈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動者”,撞牆頭破血流。

事出皆有因,有因必有果。

陳湯在鄉里時,就喜歡偷雞摸狗。

范仲淹自幼喪父,無奈寄人籬下。

楊邦乂死磕科考,三十歲才中舉。

我們來到人間大多是湊數的,頌揚或者抨擊早已化成黃土之人,還不如用他們的生命讓自己活得更像個人。

一撇一捺立起來就是人,死活只在於一絲心氣。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但凡青史留名之人,闔家安康者終究是極少數。

每個人都會自帶一個場,當這個場的等級越高,圈納的利害關係就越多,自己拼命站穩的同時還要提防攻訐。

老天的賞賜總會自動配套,難怪莊子才是離天最近的人,楚王邀請他做貴賓,他卻說自己喜歡做泥裡的王八。

一陰一陽之謂道,大道是內外平衡的。

前些年火爆全國的成功學,幾乎砸碎修身齊家治國的邏輯線。如今又流行販賣焦慮,本質上都是一丘之貉。

這些“爽而無用”的文化糟粕,最大價值在於攪亂心神。就像那些摸魚的人,只有將水攪渾才能獲取暴利。

妄想透過這種方式照亮前程,只能像緣木求魚般心神混亂。德不配位和久窮乍富,遲早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

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

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

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有人覺得一磚一瓦積累太慢,總盯著空中樓閣找捷徑。人生除了找死有快捷通道,其他事情只能量變到質變。

營養液裡速成的花草蔬果,看似嬌豔卻弱不禁風。深扎泥土的參天大樹,成長緩慢卻能肩扛雪壓霜欺。

能量守恆不光是物理定律,對人生得失同樣適用。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煌煌五千年中華歷史,君王將相不過寥寥數筆。

悠悠億萬載地球過往,個體生命好似轉瞬即逝。

人身難得如大海盲龜,活得通透才是關鍵。這裡麵包含物質財富,但更多是健康、舒心、正氣、親睦等隱性財產。

即便當下科技水平暴漲,人性卻幾乎還在原地踏步。回望一代代前人的生命歷程,尋找讓自己身心安寧的方法。

寫過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最大的感受:身心安寧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郭守敬,85歲老死在北京天文臺。

顏真卿,75歲被絞死在叛軍大營。

楊萬里,65歲在老家溘然長逝。

張養浩,60歲累死在救災崗位。

誰都有撒手人寰的那天,無論是以那種方式收場。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臨死前那一刻的是否傲然無悔。

就像考試成績下來了,兩小時答題時間內有無數次選擇。我們要修正每個細小錯誤,而不是塗改卷面成績。

人生同樣沒有任何捷徑,只能靜下心來點滴積累。我梳理貫穿前人命運的主線,就是在尋找讓自己靜心的力量。

人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定而能後慧,慧而能後悟,悟而能後得。

4年寫了117位歷史人物,秦嶺一白說些內心真實感受吧!

點滴積累的唯一捷徑,是在於克服人性懶惰。

我每次寫文章的過程很痛苦,因為要經過一層思維轉換。很多人勸我寫不出來就歇會,等找到靈感後再寫。

我絲毫不敢停下來,害怕貪圖舒適而不再提筆。只有不斷地強化這項習慣,才可能培養出堅持不懈的慣性。

人終究是有情緒的,不像機器通電就能運轉。

有時候前半周偷懶打醬油,星期四才開始著急忙慌。經常寫到深夜時頭暈眼花,此前偷的懶總會加倍償還。

以前的課本里有個小故事,資本家把牛奶倒進大海。雖然只剩下半桶奶,但是賣出的溢價比滿桶時還要高。

如果將牛奶換成時間、性命。。。,恰好也印證中國的一句老話: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必安逸。

秦嶺一白寫的那些歷史人物,無論是少年神童還是資質愚笨,總之從來沒有見過,靠偷懶能充實生命的人。

從道法自然到順其自然,坑害出多少貪嗔痴怨?

順成人,逆成仙,全在陰陽顛倒顛。

道法自然,無為無不為。

順其自然,無為無所為。

區別是在於爭時爭命。

秦嶺一白常年遊走山區,見慣自然四季的輪迴往復。既有天生萬物的溫柔,也有天殺眾靈的冷酷(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自然並不意味著舒適放縱,同樣代表著殘酷殺伐。祂從不以人情意志為轉移,完全遵循貫穿億萬年的天道。

我喜歡道家文化,但也僅限於這個層面。主要用來克服自己的惰性,儘量避免在修心和修身上忍不住偷懶。

本文寫到這裡就該結束了,往下不適合作為公開言論。如有思想興趣接近的朋友,歡迎小範圍內深度交流。

最後,秦嶺一白只是個歷史愛好者,所有文章都是想哪寫哪也沒得章法,再次感謝各位的鼓勵與支援。

不用等土蜂蜜出現了,下期歷史人物中會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