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由 指點江山 發表于 寵物2021-09-13
簡介當代,美國著名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在對食物進行深刻研究後,在其著作《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中,曾評價道:“對奶在飲食中的利用,中國人具有一種難以改變的成見,‘在中國的菜譜裡,沒有菜用奶作為材料——魚或肉不用乳酪作為佐料,不製作類似於乾酪片

成吉思汗魚可以食用嗎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甚至,被譽為“白色血液”。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乳蛋白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乳脂肪多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極易被人體吸收;鉀、磷、鈣等礦物質配比合理,也易於人體吸收。今天,牛奶及其它一些乳製品已經成為了非常常見的食物,在中國家庭中可以說是十分尋常了。

但對這我們一代人來說,更加難以想象的是,這樣大規模佔據中國人餐飲生活的食品,離它初次到來的時間並不久遠。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當代,美國著名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在對食物進行深刻研究後,在其著作《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中,曾評價道:

“對奶在飲食中的利用,中國人具有一種難以改變的成見,‘在中國的菜譜裡,沒有菜用奶作為材料——魚或肉不用乳酪作為佐料,不製作類似於乾酪片或牛奶酥的乳酪製品,從來不給蔬菜、麵條、米飯以及餃子加上黃油。’”

不得不說,這是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之一。

一百多年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韋爾斯,就出版了描述中國日常的《中國總論》,他在這本書中大發議論:“在我們看來,沒有面包、黃油和牛奶的中氏餐,並不算是完美的一餐。”

然而,這個中國人不吃任何奶製品的論斷,顯然是武斷的。

例如,在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擁有大片草原及遊牧民族,這些民族長期以來發展畜牧業,因此,他們的食物也以肉類,乳酪等為主。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遊牧民族的食物中,肉食並非一家獨大,乳製品也佔據著重要地位。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這其中,母牛和山羊奶,大多被用來製作乳製品,以長期儲存;綿羊和駱駝奶,用來燒奶茶;母馬奶則只用於製作酸奶。以蒙古族為典型,馬可·波羅曾在他的遊記中說:“13世紀時,肉和乳是蒙古人日常的飲食。詳細來說,就是冬天吃肉,夏天吃乳製品。”

當時,乳製品是蒙古人夏、秋兩季的主要食物,肉幾乎不出現在飯桌上:“在夏季,如果他們還有‘忽迷思’即‘馬奶’的話,他們就不關心任何別的食物。”即使是冬天,貴族們也依舊偏愛馬奶。

關於此事,還有一個傳聞,那就是:成吉思汗的孫子,金帳汗國的建立者——拔都,他手下的幾十人,每天都要提供給他3000匹母馬的馬奶。正常的蒙古人自然不能如此奢靡,只能利用牛奶,提取奶油,然後,取得剩下的奶,讓它變酸,再用水煮,使它凝結成奶塊,最後,放置在陽光下,曬乾,於是,它就會像鐵渣一樣堅硬。以至於,在缺乏奶的冬天,他們就用這種酸奶塊加上熱水攪拌,溶化後代替奶。

除了蒙古族,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另外一個影響頗大的北地部族,那就是:在東北一帶遊蕩的女真一族——滿族。根據歷史記載,他們原本只知射獵,不從事耕種活動。直到明朝末期,他們才漸漸轉向定居的生活,“家家皆畜雞、豬、鵝、鴨”。在滿族的飲食中,也有乳製品的芳蹤出現。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恰好是順治元年,即清軍入關第一年,從朝鮮遠道而來的使節觀察到:“胡(指滿洲)俗多以肉酪充飢。”而在許多年後的清代宮廷裡,這種習慣依然被保留著。

紫禁城西華門外,清廷專人建造了三個牛圈,被稱為“內三圈”,這裡是紫禁城的牛乳專供區。康熙皇帝在世時,宮廷內的乳牛供應分配之策十分有趣,具體的分配方法是:帝后共用100頭乳牛,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各用24頭,皇貴妃7頭,貴妃6頭,妃5頭,嬪4頭,貴人2頭。

從這裡可以看出,誰擁有更多的奶牛,誰就是宮廷之爭的最後贏家。“內三圈”每天都依照每頭牛取二斤乳汁的標準,給御茶膳房準備食材。其中一種做法,便是製成“奶茶”,專供聖人使用。例如,乾隆愛喝用牛奶熬製成的奶茶,不願意吃牛肉。所以,用每日奶茶佐以點心、糕餅等呈上。

歷史上,並不止他一人有這樣的習慣。近代,俄國的探險家普熱傑瓦斯基就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蒙古牧民喜愛飲用“奶茶”,他們將茶水烹煮至全開,在其中加入各式奶,可能是牛奶、耗牛奶,也可能是綿羊奶、駱駝奶。再煮上一會兒,就把鍋取下來,將煮好的茶倒進專用的容器,再分別把它舀到碗中。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除了奶,他們時常也在茶里加入各式奶渣、淡味餅、奇形怪狀的炸面塊。不僅如此,普熱傑瓦斯基還重點說到:“這樣的奶茶,一般的蒙古人喝個二三十碗,沒有什麼稀奇的。”

除了奶茶,清朝宮廷的奶,大多用來“做月餅、花糕、壽桃;在保和殿筵宴蒙古王公;各類小吃,魚兒餑餑等”,這就是“旗俗尚奶茶”傳聞的源頭。到了清末民初,老舍先生還對這樣的現象有所描述:“在滿洲餑餑裡往往有奶油,我的先人也許是喜歡吃牛奶、馬奶以及奶油的。”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食肉飲酪”向來被看作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飲食特點。而在古代中原人中,卻很少有喝乳酪的人。否則,西漢時期,那位被嫁到西域大國——烏孫的和親公主劉細君(漢武帝的侄孫女),就不會在她的作品《悲愁歌》中,把“以肉為食兮酪為漿”作為異於中原的異域習俗寫出來了。

這個異域習俗,在此後的歷史程序中,卻漸漸入駐到了漢人餐席之中。在《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解釋了“酪”:“酪,澤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澤也。”這證實了,早在東漢,人們便意識到食用乳酪,不僅能夠強身健體,也可以潤澤肌膚,有美容的作用。

而在漢朝末年的三國時期,乳酪開始在中原上層社會中盛行。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在《世說新語》中,曾記載過與此有關的故事。

有個人給曹操送禮,送的就是一盒酪,曹操品嚐之後,讓人拿筆來,在食盒上寫了一個“盒”字,給眾人看。眾人不知道所云,面面相覷。只有楊修看穿:曹丞相是讓大家都來品嚐一番,“盒”,不就是“一人一口”嗎?劉義慶等人把這個故事收錄進《世說新語》,主要是為了讚揚楊修的才智過人。

但是,仔細觀察後,我們也能發現,在當時,中原的乳酪還是罕見之物,否則,曹操也不至於讓下屬都來嚐嚐鮮。到了西晉時期,“飲酪”的風氣甚是流行,乳酪早已深得中原人喜愛,還因此產生了典故,那就是著名的“羊酪”與“蓴羹”之爭。

在三國歸晉後,東吳大將陸抗的兒子陸機去拜訪侍中王濟。這位晉武帝的佳婿不免洋洋自得,指著飯桌就問陸機:“你們江南還有什麼美食,能與這數斛羊酪相媲美(卿吳中何以敵此)?”陸機反映相當迅捷:“我們那有個千里湖,湖裡產出的羹,不用放鹽豉就可以和羊酪比美(千里蓴羹,未下鹽豉)。”

難道蓴羹的滋味,真的更好嗎?

其實也不見得。

但是,飲食習慣的確存在差異,所以,在當時,南方人是不習慣吃乳酪的。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到了永嘉年間,逐漸南渡,南渡計程車族領袖王導,請江東士族首領陸玩吃了珍貴的乳酪。但回家之後,陸玩的身體竟然出現了不適,於是,只能自嘲,“僕雖吳人,幾為傖鬼”。

然而,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南北朝時期,一方面,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其中,就有幾篇《作酪法》、《作乾酪法》、《作馬酪酵法》等專門介紹乳酪的文章,對如何製造和加工乳酪的技術進行了記載。而這,也是如今存世的,最早的有關乳製品製作方法的漢字記述。

尤其著重提及溫度的重要性:“溫小暖於人體為宜,適熱臥則酪醋,傷冷則難成”。另一方面,根據記載,南梁的沈約,南方人,他也服食了他人贈送的“北酥”。在此之後,卻並未出現不適,甚至,給贈者回信,說“謝司徒賜北酥啟”,大力讚揚這種食品“自非神力所引,莫或輕至”。

所以說,在當時他也算是代表了南方上層人士,對乳製品做出了相當正面的評價。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再後來的隋唐時期,乳製品作為消費品在中原上層社會銷售,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

隋代的謝諷著有《食經》一書,其中,記錄了很多五花八門的食品名稱,如:“加乳腐”和“添酥冷白寒具”等,經常會用到“乳”、“酥”等字。而這,也說明了乳製品是製作美味佳餚的重要食材。唐代韋巨源最出名的作品《燒尾食單》,其中,也有不少美食的原料是乳品,如“乳釀魚”、“單籠金乳酥”等。

當時,食用乳製品的風俗,在敦煌壁畫上也有所記載。比如,莫高窟第9窟,就記有一副擠奶圖。圖畫中,一個女子在牛的一旁站著,另一位女子則蹲著擠奶。第23窟的制酥圖中,兩人則在製作“打酥油”。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能說乳製品從此在中土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地位。

畢竟,“唐人大有胡氣”(魯迅語)。直到宋代,早就進入民間的乳酪依舊在流傳,還創造出了新的吃法。例如,櫻桃和乳酪的搭配,如同陸游詩中所說“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並嘗新”。但是,就總體狀況而言,宋朝的百姓們對於大部分的乳製品,並不感興趣。

當時,遼朝的契丹人和其它的北方民族一樣,有著“食肉飲酪”的飲食習慣。所以,在宋朝使者品嚐了遼國的乳酪之後,留下了和《悲愁歌》一樣的抱怨,表示對乳製品的味道十分難以接受。蘇頌就認為:遼人飲食和宋朝差異過大,“酪漿羶肉誇希品”。

被他們奉為珍品的“酪漿”,宋朝使者卻難以下嚥,以至於向同事抱怨,“朝飧羶酪幾分飽”……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宋朝以後,元朝由北方少數民族掌權,像周德清就在《中原音韻》說過:“唯我聖朝,興於北方”。也正是如此,乳製品迎來了又一個機會。

但是,明清以後,乳品卻在中原餐食中再次衰落,地位一日不如一日,最後幾乎無跡可尋。乳製品不僅逐漸退出了漢族的餐桌,還在北方部族的飲食比例中不斷下降。歷史上,一度偏好乳酪的滿、蒙二族,也沒有逃過這個定律。雍正、乾隆時期,滿族人食用乳品的嗜好,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例如,《紅樓夢》中就寫過:“寶玉只嚷餓了……頭一樣菜是牛乳蒸羊羔。”賈母說:“這是我們有年紀人的藥,沒見天日的東西,可惜你們小孩子吃不得。”晚清時期,有許多滿族人居住在京城,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吃奶這一習俗都未嘗可知,反而大都喜愛飲用杏仁茶或麵茶。

至於“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也在明代後期的時候,在現在呼和浩特為中心的土默特平原駐紮下來,從此慢慢轉向定居的農耕生活。由於,“田野盡闢,遊牧事業己衰,農業漸興”,當地蒙古族民眾的飲食逐漸和漢族相同,甚至,有了從小沒喝過牛奶的人。

那麼,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呢?

有人猜測,是因為乳製品地位特殊,被打上了顯眼的“胡族”標籤,所以,倍受排擠。但是,這樣的觀點,卻並不具備強大的說服力。畢竟,在古時候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朱元璋起義,創立明朝後,禁止“胡語”、“胡服”,但是,他唯獨沒有禁止“胡食”。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明清兩朝對於西洋蠻夷的蔑視,不可謂不深,但還是沒能阻止從美洲傳入的農作物,如:馬鈴薯、甘薯、玉米等,在中國的迅速傳播,甚至,成為了滿足幾億中國人糧食的主力軍。

所以,究其根本,還是為了多養活一些中國人口。明清時期,中國的人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快速增長,到19世紀中期,就達到了傳統農業社會能夠負擔的極限:4。3億。因此,人們開始大面積的開墾農田,導致許多牧場草地消失。

的確,牛和水牛依然被大量蓄養,但是,卻並沒有作為勞力使用,產出的奶也只夠哺育自己的幼崽。而在中國,最普遍的家畜——豬——並不適合產奶。所以,在產奶牲畜飼養減少的同時,中國不再擁有大規模供奶的社會條件,使得奶製品逐漸變成了一種藥膳,這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其實,這表明了一度稱霸中原的習俗——食用奶製品,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大豆代替了它們的位置,給中國人提供了大量的所需要的蛋白質。慢慢地,大多數中國人到了6歲或者再大點的時候,就會停止產生乳糖酶,所以,難以消化乳糖。

以至於,此時的中國人如果飲用大量的鮮奶,那麼,就會導致消化不良。也因此,使得國人更加牴觸乳製品,甚至,給當代人帶來了中國從古代開始,就很少有人食用乳製品的誤會。所以,在中國再次開啟國門之後,食用乳製品居然成了西式飲食帶給中國人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為什麼中國人老感覺乳製品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之後,隨著外國僑居人口大量在沿海通商口岸定居,奶牛也被引入中國。1842年,荷蘭黑白花奶牛到達廈門,這是西方奶牛傳入中國留下的最早記錄。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乳製品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引人注目,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國人的餐桌,尤其是“牛奶”。

民國時期,許多城市的報刊雜誌中,都刊登了普及牛奶和奶製品營養價值的文章。在之後一個半世紀的社會變遷之後,乳製品終於得到逆風翻盤……。

參考資料:

【《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釋名·釋飲食》、《世說新語》、《中原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