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由 小逗傳媒俊憲 發表于 寵物2021-11-26
簡介還有一種說法是“文化殉節”說,認為王國維是無法接受傳統文化的衰落而自戕

昆明的湖泊是什麼

作為新史學的開山之祖,王國維在近代史上可謂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第一人,他在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地位鮮少有人能夠企及。

但就是這樣一位思學闊達、自成體系的文學巨擘,何故會決絕地投入北京昆明湖自盡呢?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1877年12月3日,王國維出生在浙江省嘉興市的海寧縣,海寧縣自古以來就文人輩出,王氏家族更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

王國維的父親是宋安化郡王的第32世裔孫,詩學滿腹、博學多才。

王國維自小便深受父親的影響,6歲時接受私塾啟蒙教育,並在父親的指導下博覽群書。

1892年,15歲的王國維參加海寧州的歲試,以第21名的位列考中了秀才,他與葉宜春、諸嘉猷、陳守謙並稱為“海寧四才子”。

1894年,考入杭州崇文書院的王國維逐漸對校勘、史學、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甲午海戰後,大量西學湧入中國,接觸到了新文化和新思想的王國維產生了追求西式新學的強烈渴望,進而萌生了出國留學的想法。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可怎奈當時家中難以湊足留洋學費,王國維就轉而希望有機會能到西學最為發達的上海去,在那裡領略西式新學之無窮魅力。

1898年,上海《時務報》的校對員準備辭職,臨走時向報社推薦了同樣擅長校對文字的王國維,王國維便因此而來到了他心心念唸的上海。

工作之餘,王國維總愛到著名學者羅振玉開辦的東文學社中看書學習,一來二去,便認識了後來還跟他結成了兒女親家的羅振玉。

《時務報》關停後,羅振玉安排王國維到《農學報》工作,還請滿腹才學的王國維在東文學社出任庶務一職。

隨著二人交往的加深,羅振玉認為王國維學識非凡,腹中藏錦繡,便引以為友,還起了提攜之心。

1900年,羅振玉資助王國維赴日留學。在日本僑居的5年中,王國維潛心研究甲骨文,開創了“斷痕相接”的甲骨文補綴之法——“甲骨輟合法”。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此外,王國維還醉心於研究西方哲學思想,但被羅振玉得知後卻立時修書喝止了王國維,羅振玉說:西方尼采諸家學說,賤仁義、薄謙遜,欲創新文化代替舊文化,流弊滋多。

王國維由此而反悟到,西學源於西方,未必適合東方社會和國情,一個國家,文化亡則國亡。

頓悟後的王國維也因此而找到了自己畢生追求的方向——振興中國傳統文化,並決心用書籍和教育使其代代相傳。

歸國後,學貫中西的王國維因為對詞賦、古文字、古器物,甚至殷商制度以及蒙古史、西北地理考據方面的一系列成就而在國學界擁領一席之地。

1925年,清華大學籌備國學院,力聘王國維為國學院的導師,王國維也喜歡這份工作,便欣然赴任。

別看王國維外表沉穩、稍顯木訥,熟知他的親人朋友都知道他個性剛直,卻又內斂純和。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1927年6月2日,在清華園執教了2年的王國維如往常一樣在學校辦公,將教學事務料理完畢後,還和同事談論了下學期招生的相關事宜。

隨後,未帶分文的他向同事借了5元錢,默默地坐上一輛車來到了頤和園的昆明湖畔。他抽完1支菸,在湖邊徘徊幾番後便跳入湖中,在湖底的淤泥中窒息而死。

人們從王國維的口袋裡找到一份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

再觀那溺斃王國維的昆明湖,湖水尚且未能將王國維的衣服全部浸溼,可能王國維知道湖水清淺,大概死志堅決的他入水之時便著意以頭率先栽入湖底,因而口鼻皆被淤泥堵塞,是窒息而死。

一代國學巨擘驟然自殺離世,留給人們的不僅是沉痛的哀思,還有未明的死因。

人們對於王國維自殺的原因,大致有3種猜測,一種是認為王國維因家庭悲劇而導致情緒憂鬱,悲觀致死;一種是“殉清”說,認為王國維無法接受社會鉅變,為故國滿清殉葬;還有一種說法是“文化殉節”說,認為王國維是無法接受傳統文化的衰落而自戕。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有人說,自1905年起,王國維本來平靜無虞的人生接連遭遇了親人離世的驟變,先是1906年父親仙逝,1907年先是感情甚篤的妻子莫氏因難產而驟然離世,3個月後善良溫和的繼母葉氏也撒手人寰。1926年9月,與原配莫氏所生的大兒子王潛明病逝於上海。

親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本就性情內向,還不善表達、交流內心情感的王國維數度沉陷於悲苦的情緒之中,還要在北京、海寧、上海之間來回往返,操持喪事,確實會導致王國維情緒憂鬱、消極悲觀。

一系列家庭悲劇的確能影響王國維的精神狀態,但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王國維去世前罹患了所謂的憂鬱症,則不能單純地認為王國維是被親情所累而悲觀致死。

關於“殉清”說,很多人總是立刻要拿王國維腦後那個長長的辮子說事,認為那是王國維對殘敗的滿清王朝的一種抱殘守缺。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當王國維聽說馮玉祥即將率領北伐軍攻入北平,學生薑亮夫請見老師王國維,王國維問:有人勸我剪辮子,你看如何?

姜亮夫只得對老師進行一番勸慰,讓他不必介懷。王國維聽後只慨嘆了一句:我總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點辱。

“再辱”之前必有“前辱”,也許王國維認為清廷滅亡是前辱,而今馮玉祥捲土重來勢必是一場“再辱”。

誠然,文人不願辱節,但總不至於為了一個已經逝去的舊王朝而白白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因此,“殉清”的說法還是沒辦法全然立足。

“文化殉節”說的提出者是王國維生前最好的朋友陳寅恪教授,他認為,當傳統文化走向衰落之時,舊式文人必定會因為傳統文化的日漸式微而感到痛苦。

對傳統文化之愛越深,那種心痛就越強烈,當王國維無力承受之時,便只有赴死方可解脫、方能心安。

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何要自沉昆明湖?謎底破解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已經逝去近一個世紀了,他究竟因何而自沉於湖底,想來答案已經不再重要。

眾人解讀王國維的死因,得到的一個公認的結論就是——一個標準的中國文人不忍目睹世道的慘變,深感無力之餘,只得以死避世、以死避辱。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