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降!收好這份防寒養生指南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寵物2023-01-23
簡介骨科醫生——防骨折、防腰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王宸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冬天氣溫低,人的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柔韌性較差,對關節的保護力度減弱,運動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關節損傷及骨折

早上浮腫怎麼快速消腫

冷冷冷……你有沒有感受到驟降的氣溫?11月28日,中央氣象臺釋出寒潮橙色預警,11月28日至30日,受寒潮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出現劇烈降溫、大風、沙塵和大範圍雨雪天氣。大部地區有4~6級偏北風,陣風7~9級;氣溫先後下降10℃~16℃,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8℃以上。

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降!收好這份防寒養生指南

據中國天氣網最新訊息,隨著寒潮主體南下,11月29日夜間開始,南方部分地區將會出現雨雪轉換,多地或迎今冬初雪,部分地區還將有凍雨。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重慶等多個省份先後釋出陸續寒潮預警。

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降!收好這份防寒養生指南

11月25日夜間,哈爾濱迎來降雪。哈爾濱日報圖

“斷崖式降溫”來襲,從南到北一夜之間“真·入冬”!

圖片

為何此次寒潮會出現“斷崖式降溫”?

為何此次寒潮會出現“斷崖式降溫”?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11月28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此次寒潮過程最顯著的影響就是劇烈降溫,我國北方和中東部大部地區累計降溫幅度有10至16℃,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6℃甚至20℃以上。

張芳華解釋,近期隨著北半球大氣環流的調整,有一股強冷空氣沿著西北氣流南下影響我國,造成了劇烈的降溫。二是今年11月份以來,前期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明顯偏高,所以冷空氣到來後造成的降溫幅度就非常劇烈。

本次寒潮過後就會一直冷下去嗎?張芳華表示,寒潮過後,北方地區的氣溫將在30日前後自西向東陸續回升,南方地區12月2日前後氣溫也將開始回升。與前期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明顯偏高相比,在冷空氣影響的前後幾天時間內,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將轉為明顯偏低。①

圖片

寒潮來襲,請收好這份防寒指南!

寒潮護好5個部位

1。 護好頭——戴個帽子

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在寒冷時,如果只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因為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頂很薄的帽子,也有助於防寒。

2。 護好頸——戴好圍巾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且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如果再有慢性勞損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血管的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神經水腫,誘發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圍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②

3。 護好腰——雙手搓腰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除了衣著保暖外,也可透過按摩疏解受涼帶來的不適。雙手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熱後捂在後腰上,溫暖腰腎,同時雙手轉圈按揉。②

4。 護好鼻——冷水搓鼻

氣溫驟降,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

5。 護好腳——泡泡足浴

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是人體“小心臟”。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足浴要做到三點。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第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新增熱水保持水溫,泡後面板呈微紅色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降!收好這份防寒養生指南

寒潮天氣防好5種病

1。 呼吸內科醫生——防哮喘、慢阻肺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朱曉莉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冷空氣刺激後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

因此,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體質弱的人寒冷天氣最好減少出門,出門時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著涼。③

2。 消化內科醫生——“老胃病”易發作

天氣轉涼的時候就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陸楓林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因為低溫的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迴圈,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些熱水,少吃冷食,按時吃飯。③

3。 心內科醫生——防心梗、心絞痛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湯成春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別是寒冷天氣。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天氣轉冷,戶外活動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誘發心梗。氣溫驟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容易出現心肌缺血,這是秋冬季節引發心臟疾病的重要原因。③

4。 神經內科醫生——要防腦卒中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郭怡菁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冬季是腦梗的高發季節。氣溫驟降,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溼度,都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腦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③

6。骨科醫生——防骨折、防腰痛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王宸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冬天氣溫低,人的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柔韌性較差,對關節的保護力度減弱,運動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關節損傷及骨折。寒冷刺激下,還有誘發腰痛、肌肉痙攣等。③

寒潮養生做好這5點

1。 喝點黃芪防風防感茶

寒潮降溫不少人出現著涼、感冒。江蘇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主任中醫師張鍾愛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黃芪防風防感茶具有益氣祛風防感作用,適用於體質薄弱、易於感風受寒感冒者。

黃芪30克、防風10克、鮮生薑5克,洗淨晾乾,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分次當茶飲用。注意每個人體質不同,具體可諮詢醫師。④

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降!收好這份防寒養生指南

健康時報圖

2。 關節不適試試熱鹽敷

降溫天氣很多人會出現關節不適、酸脹等,可以用熱敷來緩解。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華醫院風溼病科副主任醫師田雨2019年在健康時報表示,關節冷痛可熱救,最簡單的就是鹽熱敷,將食用鹽200-300克用鐵鍋炒熱,放入縫製好的沙袋中,在區域性關節或是肌肉處熱敷。能起到消炎、消腫、祛風散寒止痛、消除疲勞等作用。⑤

3。 吃一點辛味食物防寒

飲食中可以適量食用一些“辛”味食物來防寒。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彭玉清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從中醫上來說,胡椒味辛辣芳香,性熱,除可去腥增香外,還有除寒氣、消積食的效用。胡椒粉分為黑和白兩種,一般來說,黑胡椒調味作用稍好,白胡椒藥用價值更高。

有些人一受風寒就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是由於腸胃虛寒造成的,將白胡椒與紅糖水煮開後趁熱喝下,就能緩解,平時吃涼拌菜,最好也加點白胡椒面,可以去涼防寒。⑥

4。 防寒又潤肺吃點蒸梨

冬季寒冷乾燥,再加上有霧霾,很容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發作。此時試試蒸梨對於潤肺止咳有不錯的療效。

將梨去皮挖核後切成塊,放在蒸碗中,再加入少量百合與冰糖(根據自己對甜味的需求酌量),加些生水,入鍋蒸煮即可,以梨塊用筷子一戳就透為度。一般早晚一次,連料帶湯一起吃,效果很好。如果咳得厲害,還可往裡邊加些橘皮絲,效果就更好了。⑦

5。 驅寒散寒喝點紫蘇茶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嗓音咽喉門診主任醫師梅祥勝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紫蘇葉又叫蘇葉,主要作用就是解表、散寒、理氣、和營。著涼感冒、渾身發緊、發冷,還有點流清鼻涕、打噴嚏,不用急,拿出已經備好的紫蘇葉,在杯子裡放上15克,用開水泡上幾分鐘,或者在鍋裡用沸水煮上2~3分鐘(時間不宜久,以防有效成分被揮發掉),然後一口氣喝下去就會覺得渾身發熱,一點冷的感覺也沒有了。⑥

本文綜合自:①2022-11-28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通氣會②2011-09-22健康時報《秋雨過後“三溫暖”》③2016-11-02健康時報《一降溫這幾種病最高發!快收下這份各科醫生的健康提醒》④2015-03-19健康時報《養生藥膳應對倒春寒》⑤2019-12-20健康時報《關節冷痛多做鹽熱敷》⑥2020-05-08健康時報《六味居家祛寒藥》⑦2011-01-13健康時報《冬季經典養肺方》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