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採風是什麼意思?採風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採風的歷史意義介紹!

由 學習時報 發表于 攝影2021-06-30
簡介”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統治者已注意到風俗對維護統治的參照性作用,並有意識地指定人員觀俗採風,以此作為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徑

採風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這裡的風俗主要指民意和民情。歷代君王透過“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從而達致改善施政的目的。漢朝應劭《風俗通義》指出:“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也。”“為政必先究風俗”也成為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他們一方面親歷親行體察風俗民情,另一方面藉由遣使、進諫考察風俗民情,從風俗民情中瞭解民意民願,將風俗民情作為制定國策的重要參照,並由史官載入史冊。

遣使採風

派遣使職人員到民間考察民風民俗,瞭解民眾的生存狀況和思想意願,滿足為政需要。遣使採風傳統早在先秦時期已經形成,《漢書·食貨志》有言:“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也就是說,周王室派出專門使者在每年春季伊始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後由史官整理後獻給天子,目的是讓天子不出宮門就可以瞭解民情。《春秋公羊解詁·宣公十五年》記載:“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風俗通義序》說:“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奏籍之,藏於秘室。”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統治者已注意到風俗對維護統治的參照性作用,並有意識地指定人員觀俗採風,以此作為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徑。但是此時代表王權參與採風的人員範圍還比較寬泛,文獻記載中包括了“行人”“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遒人”“輶軒”等,當時他們是作為王權採風的直接代言人。至西漢末期出現了專職風俗使者,《後漢書》記載:“(平帝元始)四年,選明達政事能班化風俗者八人。時並舉玄,為繡衣使者,持節,與太僕(王)惲等分行天下,觀覽風俗。”這首開派遣專任使者巡行風俗的先河。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民間歌謠盛行時期,當時統治者非常重視民間歌謠的作用,經常派遣身邊的近侍作為風俗使者分巡天下,收集歌謠。同時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可以根據民間歌謠諷議,對地方官進行監督,甚至黜置。隋唐時代,尤其是唐代,派遣使職制度比較成熟,使職封號為“觀風俗使”。《唐會要》(卷七七)記載貞觀八年(634年)正月,太宗分遣蕭瑀等十三人巡省天下,延問疾苦,觀風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此後幾朝派遣使職考察風俗達到經常化。清朝雍正年間設立了“觀風整俗使”這一特殊的使職。其主要職責是受皇帝派遣,到民間考察民風習俗,瞭解民眾的生存狀況和思想意願,並且整頓不良習俗、打擊不法分子,維持社會穩定。遣使採風制度溝通了社會普通民眾與政權階層,統治者可以藉由採集的風俗,有效收集掌握普通民眾對政治、社會的觀點和看法,改善施政,實現民眾的意願訴求,進而維護社會執行秩序。

進諫獻風

統治階層人士直接向最高統治者進諫民情民意。身居統治階層人士的身份與最高統治者的空間距離為“獻風”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保障。先秦時期,處於統治階層的貴族皆可向天子獻風,以補察天子之政。《詩經》留下了當時貴族獻風的不少傑作,如《小雅·節南山》中說:“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家父是周大夫。《大雅·崧高》記述:“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吉甫是周宣王時的大臣。《國語·周語》記載召公諫厲王曰:“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見,先秦獻風之制已由一系列行為及規則構成了常態化制度。透過向天子進獻各國內部的民意民情,大大拓展了朝廷掌控的勢力範圍。秦朝開始形成了完整的言諫制度,西漢中期,透過察舉制,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進諫的有識之士進入統治階層。後世各朝關心百姓疾苦的臣子向君王反映民情是諫言的重要內容。明朝能臣王竑瞭解頻發的災害造成百姓困頓的民情,主動進言,請求皇帝下令責成眾大臣自我反省,減輕百姓負擔,不做那些無益於百姓的事情。歷朝清官能臣將民情直言諫君,最高統治者“考其俗尚之美惡”,知曉民意,這成為統治者瞭解民意進行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

躬察民風

除了遣使採風、進諫獻風之外,最高統治者還主動親自巡察風俗民情。先秦古聖賢王早就有歲時巡行制度,舜帝巡視東南西北四方,確立了“五歲一巡狩”制度。《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五年一巡狩……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好惡,志淫好闢。”後世亦繼承下來,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巡行天下,實地體察民風民情。唐太宗李世民經常巡行各地,考察民情。清朝康熙皇帝多次親自出巡觀風俗察民情。他曾指出,自己能夠真正確切地瞭解百姓疾苦,主要得力於親自深入民間巡行視察。每到一處,自己都請教詢問百姓,考察當地風俗民情。他認為實地觀覽民風,比單純看奏章或聽臣子們的議論更能瞭解實際情況。乾隆帝亦極喜巡視,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考察民風、體察民情也是其巡行主要目的之一。

歷世各朝沿襲的究風俗制度,成為民意採集的主要渠道。透過對風俗的觀覽體察,統治者往往會制定針對性政策,從而使究風俗制度在民意轉化為國家政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