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由 朗墨運轉一乾坤 發表于 攝影2021-08-07
簡介透過研究他發現了所謂“側抑制效應”,也就是說,當某個視細胞接受到強光時,會對鄰近的視細胞的功能產生“抑制”作用,使得鄰近細胞的光感受性降低,這樣,強光區旁邊的弱光區就顯得更弱,也就是越暗

明暗分界線是什麼線

說起美術,和物理怎麼會有關係呢?我的回答是,當然有,美術和物理的結合應該在光學上,美術是光和影的藝術,是色彩的藝術,離不開光學。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靠近分界線的暗部似乎顯得更暗一些

有一種現象,我們畫石膏體時,往往要強調,把暗部中靠近明暗分界線處畫得更黑一些,而亮部中也是靠近分界線處畫得更白一些,也就是說,要使分界線兩側的明暗對比更強一些。實際上我們在看石膏體時,看到的也是如此。之所以要這樣畫完全是忠實於我們的眼睛。

但,這是真實的嗎?是眼睛的錯覺?還是靠近分界線的暗部事實上光照就少一點呢?也就是說,這究竟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事實?

我決心做一個實驗,給石膏體照了張像,放大,然後看照片上的石膏體,仍然是分界線處的明暗對比更強一些。我想,照相機總不會有錯覺吧?看來這種現象是客觀事實,而非主觀錯覺了。

但無意中拿本書把石膏體的亮部遮擋起來,怪事出現了:暗部立刻變得均勻一致,當我再拿開遮擋時,暗部馬上又恢復成明暗不均勻了。

明白了,的確是眼睛的錯覺!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遮住亮部,暗部立刻變得均勻了,可見不均勻是眼睛的錯覺。

也就是說,本來暗部所受光線全是均勻一致的,但因為旁邊有亮部在對比著,結果在我們眼睛中看起來,靠近明暗分界線的暗部就顯得更暗一些。當把旁邊的亮部遮住時,這種不均勻現象就消失了。

看來我發現了一種光學的錯覺現象,可以算是最初步的“科研成果”,但想把它寫成文章發表出去時,才發現沒刊物可投。

因為美術界幾乎沒人懂光學和物理,美術雜誌上從來不登這類科研論文。而光學刊物呢,又從來不涉及美術。這兩門學科根本就不搭界。

這時我想起來有位名人說過:確定研究方向時要記住四句話:社會需要,現實可能,少有人搞,我就能搞。

這項研究倒是符合後兩句話,但最重要的第一句話“社會需要”反而忘了。社會需要美術光學嗎?不需要。

國內的藝術家們根本搞不懂那麼多科學東西,只是覺得西洋畫派新穎、有創意,就機械地模仿人家表面的技法,學了點皮毛,並不真理解其科學精髓。所以,美術光學是沒有出路的,首先編輯就看不懂,即使發表出來也沒人看得懂,沒人會感興趣。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而美術生們廣泛學習的西洋畫本來就是建立在科學觀察的基礎上的。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科學的發達,更是主動把科學引入美術中,用物理的角度,光學的角度,去研究美術的表現方法。由此產生了許多現代流派,比如印象派、點彩派、光效應藝術等。

為了開始這項研究,我已經看了不少視覺生理學資料,對人眼怎樣接受外部的光線,在視網膜上怎樣處理,然後又怎樣經過一系列生理分析進入大腦等等,有了一個明晰清楚的認識。

當我對一些比較深的問題有疑問時,曾給《視覺的分析生理學基礎》一書的作者寫信詢問,作者倒是來了信,但他說自己也弄不懂這些疑問,因為他主要是翻譯人家寫的書,自己並不太懂。這使我很驚奇,沒想到稍一探討竟把作者給難倒了。

當看到比較深入的資料後,發現前人對這種錯覺現象早已有研究。尤其奧地利物理學家兼畫家馬赫對這一現象做過極深入的研究。他用一種水生動物“鱟”做為研究物件進行電生理實驗。因為“鱟”的眼睛很簡單,細胞又比較大,很適合於研究。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每一豎條實際上都是均勻的灰色,但看起來分界線兩側黑白對比顯得更強烈。

透過研究他發現了所謂“側抑制效應”,也就是說,當某個視細胞接受到強光時,會對鄰近的視細胞的功能產生“抑制”作用,使得鄰近細胞的光感受性降低,這樣,強光區旁邊的弱光區就顯得更弱,也就是越暗。反之,弱光區旁邊的強光區細胞的光感受作用加強,顯得更亮。而且馬赫還做出一條光感受性的曲線來,這一側抑制區域就叫做“馬赫帶”。

總之,在明暗交界線兩側,我們的眼睛覺得亮的更亮,暗的更暗,明暗反差增強了,明暗分界線更突出了。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側抑制效應不光是說說,馬赫對眼睛進行了生理學測試,有具體資料和圖象。

生物為什麼會進化出這樣一種奇怪的功能呢?原來這對生物的生存很有好處。眼睛接受了外界光資訊後,在視網膜以及腦中形成圖象。如果生物對所有的圖象資訊都平均地同樣處理,就會增加計算量,延緩反應時間,這是很不利的。進化要求生物必須抓住主要資訊,以便減少處理量。這與計算機處理資訊的道理是一樣的。

顯然在外部世界所有物體的圖象資訊中,輪廓線資訊比其它均勻資訊更重要,一條輪廓線就已經足以勾畫出眼前的東西是什麼了,是敵害,還是食物,是山坡。還是樹林,等等。

而“側抑制效應”能有效地突出明暗輪廓,使眼睛首先注意到輪廓線,以便以最簡捷的方式快速處理,做出反應。因此這個錯覺完全是出於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國畫。國畫與西洋畫不同,西洋畫主要用“面”去表現,而中國畫則更多地用“線”去表現。

我們本來以為眼前的真實物件並非由輪廓線構成,所以覺得西洋畫更逼真,而國畫則更抽象,不真實。現在理解了,國畫表現“線”其實也是有其視覺生理基礎的,它正像動物一樣抓住了最重要最本質的資訊。

其實早期的巖畫也是用“線”來表現的,看起來這是人的一種本能,無論動物還是人都受到這個“側抑制效應”的影響,首先注意到物件的輪廓。

美術與物理有關係嗎?

巖畫,都是隻畫輪廓線,說明受到側抑制作用的影響

在藝術中也是有許多物理、生物的科學道理的,只是講了也沒人感興趣。

西方有很大一批像馬赫這樣的學者,既是物理學家又是畫家,而且把兩方面的研究都結合起來,並且產生了成果。比如最著名的大畫家達·芬奇就是這樣的百科大師,既是科學家,又是工程師,還是發明家。因為有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才能把美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圖片來自網路)

文/閒雲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