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由 玩機小胖 發表于 攝影2021-10-02
簡介8 STF GM鏡頭也就是用的這個技術,從設計上來看它就是使用了Apodization filter(APD濾鏡)也就是所謂的變跡濾鏡,類似下圖這個東西:目的就是讓彌散圓(你也可以粗暴地把光斑理解為它的物理表現形式),從中心到外圍呈正態減光

如何讓焦外更加柔和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說到超大光圈的優勢,虛化效果絕對是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而像50mm F1。2這種鏡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50mm F1。8在虛化表現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焦外不乾淨,二線性很明顯。其實有趣的是,二線性這個說法是純粹屬於國內玩家們,老外似乎沒有對此進行專門的定義,誰讓中文如此博大精深呢?對於一些效能不太給力,但光圈也不算小的鏡頭,比如50mm F1。8來說,碰到條紋狀背景虛化時幾乎必然會出現雜亂的二線性,這種虛化效果主要跟鏡頭設計有關,當然也有像折返鏡頭這種甚至還是以二線性為賣點的產物,所以也不能絕對地說二線性就是惡性的。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奶油般絲滑柔順化開的焦外才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手裡沒有像50mm F1。2這種虛化效能很出色的鏡頭時(其實它也能拍出一定程度二線性來,跟具體拍攝環境和鏡頭設計特性有關),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呢?

必須不是啊!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好麼!先來下面這張2張圖片的GIF對比: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有木有發現其中一張的虛化二線性明顯要輕很多?在虛化效果幾乎一模一樣的情況下,可以很準確地把背景環境虛化成塊,而不會互相交錯形成二線性,那麼這是如何實現的呢?其實很簡單,靠的就是堆疊大法。

小胖在這裡用的是佳能24-105mm F4L IS II鏡頭,上面那張GIF裡其中一張就是105mm端F4全開,而另一張靠的則是堆疊,具體操作方法就是以從F4開始以最小步進逐級縮小光圈,小胖在這裡用的是F4、F4。5、F5、F5。6、F6。3和F7。1這6張,機位不變,對焦點不變,光圈優先模式進行連續拍攝(RAW格式),然後再透過PS平均值堆疊生成。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這對比已經不能再明顯了吧,如果你懷疑這個方法是不是把虛化效果變差了,小胖在這裡有兩種方式來進行測試,首先是最主觀的, 咱們不是最小用到了F7。1麼,看看F7。1的虛化效果如何唄,請看下圖: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不需要GIF也能看出明顯區別,即便是縮小到F7。1,也不能解決二線性的問題,因為開始小胖說了,這是鏡頭設計的問題,想要在擺脫設計的束縛來獲得徹底虛化無非就是光圈更大或焦點與虛化物的距離夠遠,前者顯然不著調,F1。2和F1。8的價差可不是開玩笑的,後者比較挑環境,說白了就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堆疊能解決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接著再從焦外光斑來看看小胖的6級光圈堆疊照,比起單張光斑在直徑和亮度分佈上的區別吧。首先是F4和F4。5的光斑,雖然只差了1/3檔,但誰大誰小應該還是能看出來的: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均採用固定機位+105mm焦段的相同對焦點設定,emmm,4片非球面哪怕不細看也覺得不算乾淨,洋蔥圈一圈圈的……不過這是題外話了,接下來看F4、F4。5、F5、F5。6、F6。3和F7。1的6張堆疊後的光斑吧: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嗯?如果你玩索尼鏡頭或富士鏡頭,甚至美能達鏡頭,是不是對這種光斑有一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個疑惑待會解答,從光斑直徑來看,100%放大時測量F4光斑直徑105mm左右,F4。5則只有95mm,堆疊後光斑最外圈直徑有102mm左右,所以你說它的虛化是不是比單張的光圈全開時,程度有所削弱?嚴格來說確實有,但效果你也看到了,焦外柔和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除此之外,堆疊後的光斑成中心亮,邊緣逐漸模糊的現象,而這不恰好就是美能達STF變跡濾鏡的效果麼?索尼的100mm F2。8 STF GM鏡頭也就是用的這個技術,從設計上來看它就是使用了Apodization filter(APD濾鏡)也就是所謂的變跡濾鏡,類似下圖這個東西: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目的就是讓彌散圓(你也可以粗暴地把光斑理解為它的物理表現形式),從中心到外圍呈正態減光分佈的狀態,從鏡頭屁股看過去就是這個樣子:

學會這招,讓50mm F1.8焦外效果媲美F1.2

而STF鏡頭的最大賣點就是焦外了,柔化的彌散圓使得焦外成像可體現出奶油般由濃化淡的層次感——而逐級光圈減檔後的彌散圓也在不斷縮小,堆疊均值計算後彌散圓也會呈現類似變跡濾鏡的正態分佈狀,從而讓焦外變得更絲絲入扣。不過凡事有個度,你要是從F1。8堆到F18去就會物極必反,以小胖的經驗來看,6~10張就差不多了,多了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當然,這種堆疊消除二線性的玩法還是有侷限性的,比如沒辦法抓拍,比如必須上固定位,比如還需要後期,但作為一個腦洞,小胖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在拍攝風景、靜物或者擺拍人像時,這都算是一種另類的省錢之道了吧——你看,我的小痰盂焦外比你的50mm F1。2還好!逼格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