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由 頭髮愛折騰 發表于 攝影2021-10-17
簡介由於超聲能夠很好的顯示腸繫膜上動脈和腹主動脈,並能測量兩者之間的夾角,還可實時動態觀察十二指腸的蠕動情況及其位於SMA後方的管腔內徑情況,因此超聲對於SMAS的診斷也有重大價值,其超聲表現為:①SMA與AO間的夾角<22°,兩者之間的寬度<

胡桃夾現象嚴重嗎

原創 超聲技術與診斷

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超聲技術與診斷

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SMAS)是引起上消化道梗阻的一種罕見疾病,又稱之為Wilkie綜合徵(Wilkie sydrome),由Von Rokitansky於1861年首次描述了該疾病的存在,它是由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的夾角減小而引起十二指腸梗阻所引起的上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可發生於所有年齡段,以消瘦的女性多見。

正常情況下,腸繫膜上動脈(SMA)與腹主動脈(AO)之間的夾角約25°-60°之間(

注.小編查閱了國內外的諸多文獻,此數值範圍有所差異

),SMA與AO在十二指腸部位的寬度約為1。0-2。8cm,有大量的脂肪組織填充於該夾角內,十二指腸水平部穿行於該夾角中。但當該夾角過小時,腸繫膜上動脈便會壓迫十二指腸的水平段,甚至壓迫十二指腸升部,從而造成相應部位的腸腔梗阻而引發相應的病症。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圖片來源:網路(未找到作者署名,侵權請聯絡)

引起SMA與AO夾角減小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1)先天性:①腸繫膜上動脈起源異常——腸繫膜上動脈起源位置過低或先天性的夾角過小,從而導致十二指腸梗阻。②十二指腸懸韌帶過短。

(2)後天性:由於疾病或非疾病原因引起的過度消瘦,導致SMA與AO夾角內脂肪大量減少而缺少支撐,使該角度減小而引起十二指腸受壓。

根據臨床症狀的緩急程度,可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型別,臨床上以慢性SMAS最為常見,其臨床表現為餐後上腹部飽脹不適、嘔吐,嘔吐物多為含膽汁的內容物,嘔吐後症狀可緩解,選擇側臥位或俯臥位後症狀也可得到緩解,這些症狀可因進餐而反覆發作;急性SMAS主要見於兒童,患者出現急性胃胃擴張。

由於超聲能夠很好的顯示腸繫膜上動脈和腹主動脈,並能測量兩者之間的夾角,還可實時動態觀察十二指腸的蠕動情況及其位於SMA後方的管腔內徑情況,因此超聲對於SMAS的診斷也有重大價值,其超聲表現為:

①SMA與AO間的夾角<22°,兩者之間的寬度<8mm。

②SMA後方十二指腸受壓,該部位十二指腸前後徑小於1。0cm,近端十二指腸擴張超過3cm,呈“漏斗狀”或“葫蘆狀”。

有研究表明,利用腸繫膜SMA與AO間夾角<22°診斷SMAS的敏感性為42。8%,特異性為100%,而利用SMA與AO之間的距離寬度<8mm作為診斷標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為100%(

注意:測量該寬度的位置為夾角內的十二指腸水平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SMA與AO間夾角測量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AO與SMA之間距離寬度的測量切面

圖來源:Ultrasound of the week,作者:Sally Graglia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左圖:SMA與AO加減減小約為10°

右圖:SMA與AO之間夾角正常範圍,約67°

圖來源:Jee Wan Wee,Tae Hee L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Diagnosedwith Linear EndoscopicUltrasound (with Video) ina Patient with Normal Body MassIndex,Clin Endosc 2013;46:410-413

對於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的治療首選保守治療辦法,即囑患者禁食高熱量的食物,對於不能進食者,可進行體外營養供給,其目的是增加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間的脂肪組織,使該角度增大。若對保守治療無效者,方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

當然,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的夾角狹窄還可以引起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徵(胡桃夾現象),該疾病在之前我們已經多次講解,有文獻報道腸繫膜上動脈與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徵一起發病的情況,但相對少見,在發現SMA與AO夾角減小時,需注意是否存在這兩種病變或共同發病。

腹部超聲 | 慢性腹痛--腸繫膜上動脈綜合徵

認真學習過,就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