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西遊"?

由 浣熊研習室 發表于 攝影2021-10-30
簡介然而如上所說,清靜無為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社會,不能夠治世救民,但由於主觀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作者也不可能產生更新的思想,只能在封建禮教範圍之內,在佛與道之間找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體現在書中即針対天下群魔亂起的情況,道教朝廷

取經之路什麼梗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西遊記》

作為流傳百世的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名揚海內外,被眾人耳熟能詳,不僅在於書中刻畫了一個個精彩紛呈、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塑造了各種惟妙惟肖、活潑生動的人物形象,更為重要的是其中所蘊含的深刻而豐富的儒釋道哲學思想。

儒釋道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一直以來不斷進行著碰撞與融合,形成了各自複雜而深刻的思想體系。本章即從

道教的觀點和角度來透析《西遊記》中所體現的政治哲學理念

,比較其與正統道教的同異,並分兩部分介紹作者道教思想的形成和《西遊記》前七回作者活靈活現的思想展現。

1、 唐僧取經原因分析

1。

取經是為了追逐社會理想與道教社會理想 ,體現了唐朝的理想社會面貌

《西遊記》的故事原型是唐太宗時期玄奘大師不畏艱辛西行求法的事蹟,作者之所以選擇這個故事進行創作,是因為貞觀時期海晏河清,

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具有繁華盛世之象

。作者想要借鑑唐朝的太平景象,探索一條救世治國之路。

唐朝的國姓是李,所以唐朝統治者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同時佛教在唐朝時期也十分興盛,所以作者在書中設計了西天取經的故事情節,透過道教與佛教聯合並吸收佛教思想的精髓,達到治國理政、國富民強的目的。

這也是吳承恩希望清朝統治者所能做到的事。

花果山的理想與道教的社會理想一樣,都繼承了道家的“道”的自然無為思想,但不同的是,道教的“道”不僅包含了清靜無為的自然之道,還融入了儒家 的仁義禮法之道。道家是從不談仁義道德的,老子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慝 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而道教雖然繼承了

道家以道為最高本體的核心思想

,提倡以道治國,但是卻把神仙說與道本體論結合在一起,併為此作了一些思想改變。道教認為仁義禮法都是大道的產物,所以人 們要守道,就是要遵循仁義禮制,在這一點上,治國與修身是一致的。

早期道教 經典《太平經》力圖恢復上古之道,提出身國同構,要求人們要守道而行,並且對儒家的“三綱六紀”進行了論證:

"三綱六紀所以能長吉者,以其守道也,不失其治,故常吉。"

道教的社會理想是"致太平"

,想要致太平就要有一個好的君主,以道、德、仁等治理天下,聽從大臣的意見,使百姓順從綱常教化,遠離紛爭,安居樂業。“道教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具有慈愛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對待他人,

樂人之成,憫人之苦,濟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

。從而達到”齊“。

2。

西天取經的致太平理想

作者想要效法上古時期的清淨無為之道,革除政治的弊端,但這條路註定是行不通的,三代之後,大道荒廢,人心不古,無為之道已不再適應於經世治國,必須代替以仁義禮法的約束,即老子所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 後義,失義而後禮。"

時代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隨著社會群體的複雜化,人類活動也會増多,人的慾望也會増長,

天道無法再維持人類的秩序,所以只能用仁愛禮義來規範。

花果山神仙般的生活是作者的最高理想,但是封建制度的禮節 是不允許這種生活存在的,是以道教與佛教聯合絞殺了這種理想的自由的生活, 孫悟空也被如來鎮壓在五行山下,靜心反思,作者的理想也隨之破滅。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面對花果山理想的破滅,

作者不得不去尋找新的通往自由之路,

在去西天取經之前,書中第九回描寫了一段樵夫和漁翁的對答,仍然表達了他対山青水秀、 淡泊寧靜的理想生活的向住。書中対樵夫和漁翁 之間關於山青水秀的對詩作了很長的描寫,除了要引出涇河龍王與人打賭被斬的 故事情節之外,也表達了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社會圖景。

然而如上所說,

清靜無為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社會,不能夠治世救民

,但由於主觀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作者也不可能產生更新的思想,只能在封建禮教範圍之內,在佛與道之間找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思想,體現在書中即針対天下群魔亂起的情況,道教朝廷聯合友邦佛教設計了西天取經的行動,名為取經,實為除魔衛道,使人民獲得幸福安寧。

在思想上除了宣傳仁義思想外,

還表現為道教透過對儒家、佛教思想的批判與吸收

,來實現自己興國安邦致太平的理想。也有學者認為,全書的主線是唐僧一行經歷千辛萬苦去西方求經來造福人民百姓,所以書中宣傳的 應該是佛教思想。但其實不然,《西遊記》中雖然看似佛教的法力比道教略高一 籌,也有很多詩詞中用到了佛教術語。

2.

孫悟空取經原因分析

《西遊記》把孫悟空塑造成了一個

神通廣大、無法無天的美猴王形象

並且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才能保證取經隊伍一路平安地到達西天。小說前七回作者傾力塑造的神通廣大、無法無天的美猴王孫悟空正是被壓在五行山下動彈不得,正好滿足這個需要。

由此可見,孫悟空取經的原因其實緣於一個承諾。

他皈依佛教也不是完全自願的,

因此他對佛祖道君以及九天之上的神、五湖四海的仙都不是那麼畢恭畢敬的,甚至時不時還會出言諷刺、 辱罵,這與他大鬧天宮時無法無天的性格是一致的。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而孫悟空

有情有義、做事有始有終

的性格因素下,不管他出於什麼原因答應取經,那麼既然答應了就要做到底, 所以第三十一回孫悟空就算因為唐僧被妖怪欺騙將其逐出師門,也仍然堅持認為一定要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的安全。這也可看出,孫悟空取經不為”修正果“,

只為一個承諾,這正是一個英雄人物的真性情,充滿了人情味。

三.吳承恩與解構思想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生活的

明代嘉靖年

,這些不僅給作者帶來深刻的震撼,讓作者

對於封建階級統治失去了信心。

作者思想的轉變不僅受所處時代的影響,與其本人的生活經歷也不無關係。吳承恩本人多才藝,

"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

但性情剛直,在考八股文的明朝始終報國無門。這些經歷更令他加深了對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借神魔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對現實的憤懣,這種

"諷戒"的寫作目的也必然會沖淡原有故事的宗教色彩。

另一方面,作者雖試圖

以文章向不合理的社會抗爭

,但這種力量始終是渺弱無力的,正如看似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始終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未沉浸在矛盾中難以自拔,而是以大膽的想象與新奇的構思、生動的故事與超脫的語言,將善意嘲笑與辛辣諷刺融為一體,

在調侃戲謔中完成了對神佛及其它種種的解構。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正如鄭振鐸所言。可以說,同時代對於社會有著深刻認識的作家不在少數,但像吳承恩這樣以詼諧諷刺的基調解構社會的卻不多見。作者能在西天取經的宗教故事框框裡表現

出光怪陸離的色彩與離經叛道的意味,

於插科打蓮嬉笑怒罵中成就了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經典。

四.結語

《西遊記》寄託了作者匡扶世事的理想,

作者想要借鑑唐朝的太平盛世,

透過道教與佛教的聯合,試圖尋找一條救世治國的道路。

這也是為什麼吳承恩會去寫這本小說。

第一,小說以第七回為分界線,前後體現了作者社會理想的轉變。花果山理想破滅的原因,

一是因為封建制度下不允許這種社會形態的存在,二是因為清靜無為之道已經不再適用於當時的社會。

但無論是”小國寡民“式的花果山生活, 還是融合了儒與佛的道教致太平理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它們都

沒有觸動社會不平等的基礎,社會矛盾依然存在。

西天取經之路上,作者雖然一直宣傳仁義王道等理念,掃蕩黑暗勢力,但註定也是行不通的,因為作者跳不出歷史的局 限,擺脫不開封建制度的束縛,所以他的治世理想依然無法實現,但書中所表達的

懲惡揚善、大公無私、勇往直前

的理念還是值得現代社會提倡和宣揚的。

第二,孫悟空是大道的產物,

他的出生具有強烈的道教本體色彩。

孫悟空走上西天取經之路可以看作是道教本體論向心性論的轉變。他開始求仙訪道的目的,一是為了

長生成仙,

二是為了能夠

使花果山和平自由的生活可以長久保持下去

《西遊記》:逐名、逐利、逐得——取經“之路”為誰

後來的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都只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並不是為了成仙成佛。西天取經是一次修道之旅,從孫悟空身上可以看出道教

樂觀積極、 熱愛生命的精神

,但從根本上來說,他的人生追求是為了實現自我,這與道教把 神仙作為最高理想典範是有些不同的。

第三,道教神仙世界裡儘管有尊卑的區別,但是這種區別並沒有引起過爭鬥,

神仙之間無私利無私慾,是大道至真至純的化身。

而《西遊記》中的神仙世界則 是人間社會的縮影,充滿了世俗的氣息。神仙與妖魔的劃分標準也不再是善與惡, 而是是否在社會體制內。

所以《西遊記》中神仙的形象並沒有特別的神聖高大,有時還帶了一點諷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