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由 品詩賞詞 發表于 攝影2021-11-09
簡介慨嘆之餘,詞人又陷入沉思,自己人雖老了,但情懷不變,依然以天下為己任,把國事放在心上,“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表現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

風格迥異是不是貶義詞

每個人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直到撞斷南牆、遍體鱗傷,才終於變得成熟穩重。南宋詞人辛棄疾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不過辛棄疾畢竟幹過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晚年回憶曾經的金戈鐵馬,也不會太過悲催。而另一位南宋詞人卻境遇更糟,心情也更是複雜。下面介紹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

宋代:葉夢得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詩人葉夢得為南宋主戰派人物之一,大宋南渡八年未能收復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卻一味向敵方妥協求和,使愛國志士不能為國效力,英雄豪傑也無用武之地。此詞作於宋高宗紹興五年,59歲的作者去任隱居吳興卞山,一天他登亭述懷,即興賦詞,抒寫複雜的情懷和對時局的慨嘆。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詞人登高望遠,只見山頂上的小亭隱隱約約,若隱若現。作者開篇就緊扣題中“絕頂小亭”描寫,危亭即高亭,亭基在卞山絕頂,也是吳興地區的最高峰。作者獨登小亭,無人共賞,只好獨自笑談。而江上波濤洶湧,煙霧渺茫,無邊無際。“賞”字歡快、“獨”字壓抑,卻一起聯翩而來,表現了作者心中此時的複雜情緒。朝廷打壓主戰排,詞人深感知音難覓,面對大好河山,唯餘慨嘆和愁悶。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慨嘆之餘,詞人又陷入沉思,自己人雖老了,但情懷不變,依然以天下為己任,把國事放在心上,“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表現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可是此身閒居卞山,復出不知何日,獨自登臨送目,縱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悵”。而胸中熱情又不甘熄滅,便吩咐隨侍的兒輩“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這既是示人、也是律己,前後呼應,構思縝密。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浣溪沙

宋代:葉夢得

物外光陰不屬春,且留風景伴佳辰,醉歸誰管斷腸人。

柳絮尚飄亭下雪,梨花空作夢中雲,竹間籬落水邊門。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這是一首清麗婉轉的春詞,起句就超俗脫凡,有空靈之氣和奇妙之思。“物外”就是世俗之外,世俗之外的時光不受春季的限制,指的是生活中實有的現象,更重要的是作者的一種心境。忘懷於世俗紅塵的人,不受春天的制約,他的心胸中永遠有春光留住。正因為如此,便有了“且留風景伴佳辰,醉歸誰管斷腸人”的豪邁。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過片之後,詞人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意圖。山亭周圍,柳絮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雪白的梨花亮麗照人。在一片密竹之中,一條小溪之旁,有一段低矮的籬笆牆,中間常開一扇簡樸的柴門,那就是隱居詞人的棲身之所。密竹、小溪、籬笆、柴扉,這一點一滴,構成了一幅水墨風景畫,雖然色彩不濃,但卻給人強烈的效果,讀者感覺好像來到了仙境,也感受到高士隱居田園、退隱深山的樂趣。

葉夢得的兩首詞,風格迥異,讀完令人感懷不已

縱觀這兩首詞,第一首談笑風生,狀似豪情滿懷,其實內心卻悽楚悲傷,雖然篇幅不長,卻翻波作浪、曲折迴旋地抒寫了詞人矛盾複雜的心緒。第二首詞相對輕鬆閒適,詞人報國無門,懷才不遇,只好歸隱山林,描寫了一幅詩情畫意的春景圖,令人神往又心醉。讀者讀完也陷入沉思,人生苦短,卻總希望自己可以實現凌雲之志,可大多數人只能作為別人的陪襯、甚至犧牲品,葉夢得晚年並非思想忽然開通,實屬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