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越簡單的工作重複幹得越久,越不敢辭職

由 洪生鵬 發表于 攝影2021-11-20
簡介更重要的是,當工作內容嚴重單一、工作時間極度延長,導致窄化達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將失去探索能力、學習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改變現狀的能力

窄化效應是什麼

文|洪生鵬

01

同事張工又說要辭職了,去年,時常聽他說工作太枯燥,要辭職,他辭職的原因是:每天的工作內容基本都是複製貼上,把別人的東西修改後成為了自己的東西。(當然不是說複製貼上不好,複製貼上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也需要一定的能力,並不是人人都能複製貼上)。

如今一年過去了,他還在單位裡默默的搬磚。

職場上,類似張工這樣的現象不少。

為什麼一份機械性的工作幹得越久,越來越焦慮,想離開卻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相關的具體行動。其實,不是不想離開,而是不敢離開。

想要了解這一現象,我們來看一下,窄化效應。

窄化效應是1996年由美國的一位教授羅文斯坦在一篇有名的論文裡提出的。說的是,在某一個時刻,我們的偏好就只關注一點,就是我們的偏好被窄化了。偏好其實就是注意力,所以被窄化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個點上。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點,我們就會被把我們窄化的原因所矇蔽。

細心的你會發現職場中有的人從事某一行業時間久了,會不知不覺地形成這一職業的特定思維和行為模式。

當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車速越快,司機的視野越窄。因為快速移動時,我們接受到的資訊量在單位時間內大量增加,使得眼睛和大腦無法及時處理,只能減少視野的寬度,以達到減少輸入資訊量的目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道路和車輛上。這就是窄化。

窄化的性質有很多種,比如長期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對數字及合規非常敏感;前端設計師,瀏覽網頁時,看見炫耀的動畫時,會思考如何實現改效果。

多年的文字工作者,對遣詞造句會非常在意,有次我把文章分享到群裡,一位讀者看了前面有個錯別字,就標明出來,說下面的內容的都不用看了。

越簡單的工作重複幹得越久,越不敢辭職

從這方面來說,窄化其實是有價值的,畢竟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專業化分工直接提高了社會生產率。但是隨著職場專業化,我們可選擇的工作範圍也在不斷窄化;更重要的是,當工作內容嚴重單一、工作時間極度延長,導致窄化達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將失去探索能力、學習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改變現狀的能力。

02

有的軟體公司為了追求低成本、快速開發。要求開發人員一個月後必須得完成一個版本。作為程式設計師, 為了不影響專案開發進度,不得不用別人已經造好的輪子,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發。導致有的程式設計師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拿來主義。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拿來主義不是說不好,很多的優秀輪子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關鍵還是我們對拿來主義的態度,要學習其精華,排除其糟粕,然後在其上發揮創造,最終做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別人的思路貫徹到底。這樣對我們的思維拓展很不利。即使自己也做了不少專案,可大多數是用別兒的輪子拼湊起來的。要擺脫這個枷鎖,需要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創造力。

03

既然選擇了一份工作,就努力把它幹好吃透,幹一行,愛一行,想辦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鍛鍊自己。《聯盟: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才變革》中提到:一份工作,從新人到老司機到骨幹,大概要經歷三個階段:輪轉期、轉變期、基礎期。

“輪轉期”公司和員工雙方互相瞭解,這個階段基本是從事一些基礎工作;“輪轉期”員工會有機會主導一個任務,這個過程中確認自己的能力上限;“基礎期”員工是公司的骨幹,公司發展和個人規劃將高度一致。

在職場中每一個階段,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的交集程度不一,雙方的目標預期也不盡相同。進入該公司以後,員工必須做出有實質性改變公司效益的成果,用“轉變期”甚至“基礎期”的態度完成任務,遲早會進入下一級。

周鴻禕在360新人入職培訓會上曾對新員工這樣說:

可能有的人要說,我就想找個地方混一混。其實,一個公司大了以後,也一定有地方可以混,我也管不了每一個人。但是,我在網際網路行業裡幹了十多年,看到了很多Loser。他們都是太聰明,把自己混失敗了。大家一定要記住,混日子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想一想,你35歲以後還能混麼?那個時候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他們比你更努力,比你更能幹,要求也比你低。你要是沒學到東西,沒鍛煉出來能力,他們會代替你的。能力是不能混出來的,而是學習出來的,是鍛煉出來的。結果,你在企業裡只把年齡混大了,能力沒有提升,那麼你人生道路會越來越窄,也喪失了你最好的學習機會。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360,你一定要儘快換,儘快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到一個值得自己去投入的事情,至少你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如果你選擇360,僅僅是因為公司的名氣,就想混,吃虧的是你自己。想想,你再能混,能混我多少錢啊?你一年混我20萬,5年一共也才混我100萬啊,這對我來說沒什麼,但是你在這裡白搭了自己5年的時間。你5年的青春值多少錢?難道只有100萬嗎?

覺得很實在,很有道理。

如果你有時候覺得日子過得稀裡糊塗的,不妨把每天自己覺得做得不錯的事情用一個小本子記錄下來,給自己定個階段性目標,每過一段時間,再做一次彙總。看看透過這些事情,自己學到了什麼,能力增長了多少。

缺少目標,總是被動觀察別人在做什麼,然後跟著做。而不是主動去培養自身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的職場新人,缺少目標,試用期間工作表現很積極,可一轉正後對工作就鬆懈了,認為反正我都轉正了,不用顧慮什麼的了,要是再工作一兩年了,枯燥的工作容易讓其失去積極性,覺得反正就是拿一份薪水,多幹一點還不如少幹一點,能輕鬆點又能照樣拿薪水,何樂而不為?漸漸就沒有當初的積極與主動,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下班時間還沒到,電腦就關機了。

工作經驗的多少並不是職業成功的關鍵。工作經驗不但要“豐”,還要“富”,富就富在它是否積累在個人職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方向上,是否能保持個人職業能力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要做到工作經驗向豐富方向發展,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哪怕看似不起眼的工作,都能做出驚人的成績來。如何讓自己的工作經驗擁有更多的價值,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 要想讓別人羨慕太容易了,適當裝一下就可以了,但要讓自己羨慕自己,就稍微有點困難了,首先得自己懂得欣賞自己,愛自己。

【END】

文|洪生鵬

分享職場生活、職場攻略、領導同事相處技巧和創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