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科學史-物理學編年史-33富蘭克林電荷守恆定律

由 syzyntiger 發表于 攝影2023-01-09
簡介1748年,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觀的利潤,亦因此有時間進行他各項發明和研究,當中包括了他對電的研究

誰發現了光的波動性

時間:公元

1747

年。

本傑明

·

富蘭克林(英語:

BenjaminFranklin

1706

1

17

日-

1790

4

17

日),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印刷商和出版商、作家、發明家,以及外交官,美國開國元勳之一。

具有探索精神的富蘭克林所生活的時代,正值資本主義文明的上升時期。富蘭克林無論工作如何繁忙,總是時時注意著大自然的一切。

1745

年,荷蘭萊頓的兩個科學家發明了蓄電池

——

萊頓瓶。富蘭克林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了電學試驗。

1748

年,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觀的利潤,亦因此有時間進行他各項發明和研究,當中包括了他對電的研究。

富蘭克林的好友、圖書館的購書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彼得

·

柯林森給他寄來了這方面的書籍,從此,他進行了頗有趣味的探索。經過一段摸索,富蘭克林第一個發現了金屬尖端放電現象。他又經過各種試驗,在

1747

年末得出結論:電不是摩擦產生的,而是透過摩擦集中起來的。它是物質中的一個元素,有正有負,從而創造了正負電荷的概念。他否定了法國科學家提出的二流體理論,即電有玻璃電、琥珀電。他認為電是單一流質,有多有少。儘管富蘭克林的單一流質理論並不十分正確,但他是使用現代名詞談電子原理的第一個人。富蘭克林對於電性質概念的解釋很接近當代的觀點,即物質是由電子(帶負電)和質子(帶正電)與中子構成的。這是富蘭克林在電學理論方面的一大貢獻。

1752

6

月,富蘭克林進行了一項著名的費城電風箏實驗,並由此發明了避雷針。訊息不久傳到英國。英國人立即採用這一發明成果,並於

1752

年年底發表了他的論文。在未徵得富蘭克林的同意下,英國皇家學會為表揚富蘭克林對電的研究,在

1753

年選他為院士。

除了研究電以外,富蘭克林對氣象學亦有所貢獻。為了替他的報章尋找新聞,他經常到農夫市場去收集訊息。他發現風暴經常在某地出現,然後在別的地方亦有風暴。他相信兩者可能其實是同一個風暴,因此提出風暴會移動,最後衍生了日後出現的天氣分析、天氣圖,改變了單純依靠目測預報的方法。

在此之前,富蘭克林還發明瞭新式火爐,稱為

富蘭克林爐

1753

年,他研製了醫學史上頭一個具有伸縮性的導尿管;並且試驗了物體傳熱靈敏度。以後又研究了液體蒸發熱量的散失情況和鉛中毒效應及其它力學原理。即使在晚年,他還有心致力於科學試驗,測量海流,研究改進航海技術,研究水聲學,並在法國宣讀了論北極光性質的文章。他對科學的許多貢獻幾乎都是在參加社會活動的同時完成的,經常把科學研究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他的科學發明和發現為人類作出了寶貴貢獻。

富蘭克林認為每個物體都有一定量的電,電只有一種。摩擦不能創造出電,只是使電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它們的總電量不變。物體上帶過量電的稱為帶正電,不足的稱為帶負電。由於這些概念的引入,使電成為可以定量的物理量了。

電荷守恆定律是富蘭克林的重大貢獻,電荷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既適用於宏觀系統,也適用於微觀系統。

科學史-物理學編年史-33富蘭克林電荷守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