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新能源危機下,歐洲煤炭的復興

由 汽車商業評論 發表于 攝影2023-01-12
簡介寒冬已至,英國大約85%的人目前用燃氣壁掛鍋爐取暖,隨著天然氣價格上漲,今年英國家庭平均能源賬單總額將達到約2500英鎊,其中大部分(約1300英鎊)來自於取暖和做飯時使用的大量天然氣

煤炭屬於新能源嗎

新能源危機下,歐洲煤炭的復興

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張霖鬱

設計

/ 師玉超

/ 彭博社,作者:Josefine Fokuhl, Todd Gillespie, Olivia Rudgard

由於化石燃料短缺,能源成本上漲,歐洲的淨零目標更加難以企及。

寒冬已至,英國大約85%的人目前用燃氣壁掛鍋爐取暖,隨著天然氣價格上漲,今年英國家庭平均能源賬單總額將達到約2500英鎊,其中大部分(約1300英鎊)來自於取暖和做飯時使用的大量天然氣。

在能源危機的影響下,英國人開始考慮改用電取暖。最直接的替代品是熱泵,這是一種高效的電加熱形式,在理想的條件下,每單位電力可產生三到四個單位的熱量。政府的目標是,到2028年,每年安裝60萬臺新的熱泵。

只是有一個問題:英國的電力比天然氣貴三倍。消費者研究公司Which? 的分析表明,用電取暖的成本大約是用天然氣取暖的兩倍。

新能源危機下,歐洲煤炭的復興

如此一來,高汙染、相對便宜的煤炭正在歐洲捲土重來。今年由於天然氣價格飆升,Steag GmbH等發電公司恢復了煤炭產能。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資料,德國正在以至少六年來最快的速度燃燒化石燃料用於發電。它也準備成為明年增加煤炭進口的少數國家之一。

德國計劃在2038年之前淘汰煤炭使用,但是為了度過當前的危機,該國已經暫時恢復了一些停產的煤廠。

根據聯邦統計局Destatis的資料,德國現在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燃煤電廠。該機構說,在第三季度,其來自燃煤發電的電力比上年同期高出13。3%。

德國煤炭的復興有兩個主要原因:將燃料從昂貴的天然氣中轉換出來;法國的發電量因核反應堆停運而受到阻礙,電力需求上升。

根據Destatis的資料,今年德國還可能成為法國的電力淨出口國,這是至少自1990年以來記錄中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能源諮詢公司Perret Associates Ltd。的負責人紀堯姆·佩雷(Guillaume Perret)說:“只要煤炭與天然氣相比利潤仍然高出那麼多,並且仍然存在天然氣短缺,那麼在夏季、春季和秋季會有更多的煤炭燃燒。”

他補充說,德國的應急煤電站有可能在2024年12月仍然保持運轉。

根據彙總電網資料的App Electricity Maps,在風速降低遏制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煤炭消費激增之後,12月德國的電力有時變得與南非和印度生產的電力一樣具有汙染性。

截至12月21日的過去30天內國家電力生產的平均碳強度(不包括進口和出口)▼

新能源危機下,歐洲煤炭的復興

好訊息是,由於之前的溫和天氣推遲了供暖季的開始,天然氣價格已經下滑,而且該地區最近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到了創紀錄水平。天然氣庫存仍然高於季節性平均水平。

此外,法國的核電已經開始恢復。電網資料顯示,雖然仍有一些延遲,但反應堆的可用率目前約為68%,11月初約為50%。德國還計劃將其剩餘的三座核電站保持運轉,最晚到明年4月中旬,超過其原定的退休日期。

雖然歐洲的煤炭進口量可能會增加,但究竟有多少煤炭被實際燃燒用於發電是不可預測的。根據Destatis的資料,今年第三季度,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也按年增長了2。9%。

英國在清潔能源轉型方面也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它的目標是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但是,降低電價的艱鉅鬥爭表明,在實踐中駕馭這一過渡是多麼複雜。

英國的電網曾經比現在的汙染大得多。但在過去十年中,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已經取代了煤炭和其他碳密集型的化石燃料。英國現在也在努力戒除天然氣,以實現氣候目標。

但是,雖然熱泵比燃氣鍋爐更有效,但高電價意味著它們目前的執行成本往往並不低。其他型別的電加熱也受到高電價的影響。

有人建議英國將目前在電費賬單上徵收的稅款轉移到天然氣賬單上,使電費更便宜,天然氣更貴,一舉兩得。這也將與政府的目標相吻合。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在去年釋出的供熱和建築戰略中說,它將在這2030年之前把能源稅從電力轉向天然氣,或使之重新平衡。

新能源危機下,歐洲煤炭的復興

氣候和能源組織正在呼籲儘早實現這一目標,以激勵熱泵等清潔技術的應用。

研究機構Nesta的分析表明,電力和天然氣價格之間的差距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縮小。隨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進入電網,它將減少需要啟動天然氣發電的頻率。然而,將徵收的費用納入一般稅收或天然氣賬單將使這種情況來得更快。

有跡象表明,英國現在就已經在計劃進行這種轉變。去年,政府表示,它將就向天然氣徵收稅款問題徵集意見,以便在2022年做出決策。但目前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絡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