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由 dbaplus社群 發表于 攝影2023-01-29
簡介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需要重新認識演算法,在入行前認為程式設計師很風光,投入了大量時間學習以演算法為主,但是工作之後發現周圍很多同行都不怎麼寫演算法,會有一種演算法無用論的想法

菲尼爾反射什麼時候用

1024對於程式設計師的特殊意義大概只有程式設計師才懂,正如外界對程式設計師的刻板印象永遠停留在“高收入”、“低情商”、“髮際線”、“格子衫”等特殊標籤上,無論是光環還是惡名,背後實際都藏著太多隻有程式設計師才懂的無奈與辛酸。

不求被全世界理解是程式設計師的低調,用程式碼改變全世界卻是程式設計師的執念,

值此1024程式設計師節,dbaplus社群希望透過傾聽各年齡階層程式設計師的聲音,述說關於程式設計師最真實的故事,並嘗試為剛入行或正處於瓶頸期的程式設計師解開心結,完成一場專屬於程式設計師抱團取暖、惺惺相惜的節日狂歡

其實,

我們想用程式碼改變世界

我是程式設計師,外行人都以為是修電腦的……

程式設計師作為一個職業、也作為一個群體,正逐漸從幕後走向前臺,並以自己的能力加速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對於程式設計師,特別是對於年輕程式設計師們來說,

如何理解自己的職業與發展,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這些問題往往比那些擺在面前的技術難題更讓他們難以解答

1

哪些是您當了程式設計師才知道的事情?

某數字化轉型供應商產品總監 WDH 43歲:

技術和程式語言變化太快,不存在一技通吃,要時刻保持學習。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並不是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邏輯思維都很強……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待遇真沒有網路上傳說的那麼高大上!

填不完的坑、改不完的bug、寫不完的程式碼、做不完的專案!

程式設計師也需要高情商!

技術迭代太快,終身學習是條不歸路!

技術管理比寫程式碼難多了!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需要重新認識演算法,在入行前認為程式設計師很風光,投入了大量時間學習以演算法為主,但是工作之後發現周圍很多同行都不怎麼寫演算法,會有一種演算法無用論的想法;工作一段之後,發現

演算法還是很重要,不一定要寫,但是得懂,這是一個拉鋸式的理解和認知改變。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之前覺得程式設計師很神秘,現在覺得應該

平常心

來對待程式設計師職業;

之前覺得IT技能技巧很重要,現在覺得

思維能力

經驗教訓

更重要;

之前覺得是IT技術推動了行業發展,現在覺得是

應用訴求

推動了IT技術發展;

之前認為IT技術是科學,現在認為IT技術是

工程學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Code Change the World”,平凡的工作也可以蘊藏偉大的理想。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普通程式設計師也是一種熟練工,門檻絕非造核彈,類似藍領搬磚碼農,絕非數學天賦異稟的人中鳳。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某大型運維服務商產品研發 銳華 31歲:

Bug是修不完的……

小米武漢SRE負責人 鍾文 29歲:

原來程式設計師有這麼多的

細分工種

,半個小時說不完那種。

2

成為程式設計師是您的初衷嗎?是什麼讓您堅持做程式設計師?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誤打誤撞進了這一行,做資料庫領域越做越有滋味,現在反而津津有味。

不是初衷,

總體職業大環境好,計算機行業國內算是黃金十年的大環境;

喜歡靜下心來研究一些技術,比較符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有可觀的收入,薪資較其他行業高;

有時候有一種讓人覺得尊重感很強的職業!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某大型廠商解決方案架構師 陳老師 37歲:

發現自己挺適合做程式設計師的,堅持做下去,有一部分是喜歡。

不是,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初高中時開始接觸電腦PC,僅僅用來打遊戲、播放音樂電影,只是覺得比同年代的VCD/DVD功能更多,

高考之後大學選專業,發現滿意的專業很難選,選擇計算機更加務實接地氣一點。

剛開始只是為了找份工作,從業之後發現其實是一個非常講究的職業;再之後從業久了,發現自己比較擅長這個職業,也熱愛這個職業;到現在工作時間很長了,開始產生一些特別的追求,比如輸出一些內容。

老師

就我個人而言,

不是,

要經常性地加班,這點我不太喜歡。但在後來的工作中,

一方面,透過程式設計和開發,可以更高效完成自己想做的工作。

另一方面,透過實現一些程式開發功能後,可以讓自己從程式語言的角度,從開發的角度來面對工作和生活,讓自己的思維有更多的方向,

這兩個方面相互促進,讓我堅持做程式設計師。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技術專家

在從事運維工作中,發現唯有自己動手,透過軟體可以重新定義產品,做創造性工作、提效工作,

非常有意義,可以不斷成長,創造產品價值。

我一開始並不是想做程式設計師的,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本來大學學的不是計算機專業,主要是因為感興趣,畢業後毅然決然投入IT行業。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不全是,

某大型銀行資料庫專家 洪老師 30歲+:

還沒畢業就走上了程式設計師道路,不敢說是自己內心非常喜歡的事業,但並不排斥這份工作,也能經常從中體會到成就感,在沒有特別變動的情況下不會考慮換其他工作。

是初衷,

神州數碼高階研發工程師 何傲 30歲:

,然後就走向了這個方向,就是正常畢業,正常找工作,正常幹工作,還是覺得蠻愉快,蠻幸運的。

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

小米武漢SRE負責人 鍾文 29歲:

因為對電腦感興趣,高考後選了計算機專業,只是當時對程式設計、程式設計師崗位的瞭解很少,僅憑著對電腦的喜好而選擇了軟體工程專業,也會因為喜好持續程式設計。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無論是因為IT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日趨迅猛,還是因為高收入而蠢蠢欲動,或者是有一個想改變世界的心,

在逐步深入大眾視野的同時,程式設計師這一職業早已得到了年輕一輩的喜愛和推崇。

然而,

選了相關的專業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是我的初衷,

工作壓力山大、行業內卷嚴重、身體大不如前,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一直支撐著你還在做程式設計師?

理論上可以是,現實一地雞毛……

3

看自身發展,

您覺得程式設計師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嗎?

對於技術積累的沉澱。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只是寫程式碼的話,我覺得很難。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可以,需要有很好的個人學習能力,不僅是IT技能,更多是思維認知的提升,在不同階段要主動擁抱變化,主動職業轉型。

技術類工種相對還是比較保值的

主觀上講,我覺得程式設計師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情,很多領域都需要足夠深入的專家來引領行業,構建更完善的架構,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客觀上講,在國外或外企可以實現,我現在很多的國外同事,五六十甚至六七十歲還在做著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他們的狀態也非常好。

某大型廠商解決方案架構

師 陳老師 37歲:

程式設計師本質上和醫生、律師沒什麼不同,最大不同可能是最近幾十年技術發展太快了,行業也出現大量人才缺口,年輕人不斷進入。等行業到達穩定期後,感覺和醫生、教師差不多。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IT網際網路行業目前看著的發展時間還不夠長,

老師

希望有機構可以做一個調研。寫程式可以是一輩子的興趣,但能不能成為一輩子的工作,我想很多同行都想知道,俺也一樣。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我認為程式設計是可以一輩子一直做的事,其實技術管理也算程式設計師,技術專家也算程式設計師,這只是正常的職業發展,為什麼不能一直幹呢?

技術專家

但在國內,由於行業發展所處的階段,和現在的輿論環境,想要實現這點是有一定難度的。

某大型銀行資料庫專家 洪老師 30歲+:

工作壓力太大、強功利心的影響,以及無處不在的圈子文化。

小米武漢SRE負責人 鍾文 29歲:

我一直都很好奇那些超過35歲的行業前輩都去哪了?

國內偏重應用開發,對基礎建設及其他前沿研究還是比較少的!應用開發相對而言比較成熟,對工作的創造性、能動性是不足的。這和軟體的產業結構也相關,國內大部分技術公司還處於基礎軟體外包、應用層面,對創新的需求不大;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希望快速開發、快速出成績、一夜暴富、彎道超車這種字眼是企業boss們的目標!一個CRUD專案結束後另外一個CRUD專案,淺嘗輒止,對行業、技術、商業模式等認知偏低;

Howe

一個新技術出來後,就想著立馬能夠做到,不腳踏實地,盲目追捧,盲目模仿,PPT、炒作概念太多、“八股文”多、落地實踐少;

4

,引導、考核分配都沒有體現;

為什麼國內程式設計師不如國外程式設計師有創造性?

創新的東西往往被很多人抄襲模仿!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在這方面個人興趣和意願佔比要低很多,有太多的心智負擔,很多有能力的人為了生活在這方面的投入有限;個人認為開源也是一種創新,我們在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國內大環境如此,

國內廣大程式設計師多數是從事資訊化系統建設,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傳統行業,為了滿足業務需求,

直接基於成熟的框架平臺產品進行開發,由於不需要原創技術的研發積累,可以用比較低的人力時間成本完成,達到很好的經濟效益,至此對於廣大的企業公司來說,程式設計師的價值就到此為止了;

國內計算機領域的文化凸顯比較浮躁,

加班-996-奮鬥逼價值觀導向佔據了程式設計師大量

時間,沒有多餘時間學習、交流、思考;

跟風思想嚴重,

廣大程式設計師內耗了太多的精力。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對創新的激勵不夠

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不夠,

國內的行業狀態,公司氛圍,輿論導向和國外很不一樣,比如上線週期很緊,出個線上故障就有非常嚴厲的懲罰,讓大部分程式設計師的客觀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非常大,難有寬鬆的環境充分發揮創造性。

從內部說,國外的程式設計師通常有比較強的主觀性,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任何人都

理所應當

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方面國內程式設計師的觀念和行為就會有很大的不同,也會影響創造性。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國內技術氛圍和打壓創造性,國內要求快速產出,研究類工作企業不友好,支援度低,開源文化產業氛圍不太好,公司內外部技術商業壁壘。

開源這件事情上的理解更偏重於“白嫖”

這個可能是倖存者偏差吧!大家看到的國外有創造性的程式設計師也是少數群體,而且拿13億和60億人比,看到的國外具有創造性的人肯定是多的。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也許是不想重複造輪子,也許是研發任務緊……

老師

其實在國內,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而且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真要跟國外程式設計師相比較,我覺得可從 3 個方面去考慮:

產業結構問題:

可以參考一些國外名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比如 MIT 6。824課程,在學習分散式系統知識的同時,還會實現一個基於 Raft 協議 KV 儲存。

企業行業職業文化不健康:

要敢於發散思維,去想盡各種解決方法去解決技術困難。好比 Go 語言的誕生,是 Go 創始人覺得谷歌的大型 C++ 專案在編譯構建速度慢,所以萌生了設計一門新語言的想法。

大廠網際網路文化內卷嚴重:

參與開源專案,不僅僅可以提升技術能力和專案經驗,也很鍛鍊人的耐心。我覺得還是應該少一些功利心,把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做出來,並以開源的方式讓更多人看見。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技術專家

程式設計師是實現收入的手段,最終把收入花在生活上,就可以實現平衡了。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在國內的內卷態勢下很難,目前也只能算盡力維持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某大型銀行資料庫專家 洪老師 30歲+:

國內程式設計師相對工作時間較長,特別是網際網路公司太多的技術類人都是996工作,近年來猝死的也不少!相對歐美我們工作時間超過了一倍,

某大型運維服務商產品研發 銳華 31歲:

對於事業單位、國企、銀行來說技術人員要看團隊的文化,分配好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技能才能快速地完成工作,把時間留給家人,目前自身也不能較好的工作和兼顧家庭!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首先,從個人認知上要變化一下,程式設計師職業是一個經驗與技能都需要長期積累工作,應該堅持長期主義。

其次,降低單方面高薪資待遇的期望,平常心來對待程式設計師職業,尋找薪資待遇與工作時間平衡的職位,

Howe

學習上增加難度:

保持好心情,合理調整心態,

要敢想敢做:

多參與開源專案:

其實是平衡不了的,我重心更多在工作上,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此,感謝我老婆對家庭的付出,謝謝!

5

這個我理解與公司風格、發展階段及個人位置有關:

程式設計師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您現在的工作能較好地兼顧家庭嗎?

如果公司處於上升期,需要先人一步搶佔市場,此時個人的重心會更多在工作方面。

某數字化轉型供應商產品總監 WDH 43歲:

那麼相對應的也就不需要加班,也就能夠兼顧生活與家庭了。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如果你剛畢業入職,我理解大部分同學都是非常樂意自願加班學習的,這個時候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如果是專案著急上線,那麼上線前這段時間也會是以工作為重心;如果你準備衝擊更高的管理或技術目標,這個階段工作也是重心。

網際網路火了,一句“hello world”,讓計算機成了就業熱門。

然而入行後,髮際線高到不忍直視,老闆的餅越畫越大,下班的時間越來越晚,你會發現,這個大眾眼中的“特殊物種”,也有生活和工作的苦惱,但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 —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工作和生活嚴重不平衡!平衡工作和兼顧家庭對從事網際網路的公司來說是個偽命題!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老師

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基於篩選成本、員工的價效比綜合考量,決定把學歷作為一道門檻,希望可以篩選出學歷能力強、具備發展潛力的人才,學習成績、學歷被迫代表著一個人的智商、素養和能力,程式設計師這一職業也不例外。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尋找尊重個人與公司價值平衡。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身在江湖,無法躺平。

專科畢業的程式設計師由於專科院校對計算機軟硬體資源、師資力量投入有限,開設的學科種類內容少且淺,實踐也比較少,並且學習能力相對本科生較弱。本科院校還會有一些競賽、技術沙龍、線上線下技術類活動,使得本科生在

某大型運維服務商產品研發 銳華 31歲:

上強一些。

小米武漢SRE負責人 鍾文 29歲:

個人感覺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大廠也只招本科程式設計師,

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崗位的忙碌程度是不一樣的,

,長此以往,差距就拉開了。

如果企業發展已經非常穩定,

剛開始參加工作,從事低水平的應用系統編碼工作區別不大。

最後是個人在公司所處位置

IT軟體技術發展到現在,應用技術五花八門、開枝散葉,但其背後的理論基礎並多大的新變化,演算法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大資料、人工智慧都是在上個世紀計算機剛剛發明時建立的。

無論時專科程式設計師還是本科程式設計師,只要對程式設計師職業有熱愛追求,其實也沒有什麼區別。

只要眼裡有光,來日方長,畢竟“程式設計師是世界上少有能改變世界的人”。

看人品、技術、造化,不全看學歷!

咋滴,

根據我平時的瞭解,可能不全面,我覺得專科的教育偏向於教授某些技術的基本使用,而本科的教育偏向於教授基礎理論知識,都有優缺點。

但大學教育不比初高中教育,大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所以不管是專科還是本科,在大學期間要多瞭解職場中實用的知識和技術,計算機涉及的方向有很多,大學生可以早一些確定未來要鑽研的方向,然後集中精力學習相關的知識,特別注意要多實踐。另外就是,當前有一些方向的崗位招聘要求越來越高,

我就是專科+外包

你焦慮過自己的學歷嗎?外包很差勁嗎?

1

還不錯!很多出來就能被大廠和銀行錄取,

您認為專科程式設計師與本科程式設計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很多科班出來的計算機像是沒有學過一樣,重點在於你吸收了多少、會了多少。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如果大學專業不是計算機科班的,轉型選擇IT培訓班出來雖能就業,但會有很多挑戰困難,

綜合能力

如果大學專業時計算機科班的,業餘透過IT培訓班來增強個人能力,這種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還是有追求的,捨得給自己投入精力。多數大學計算機學生是缺乏專案經驗與社會錘鍊,透過IT培訓班可以有效彌補這個短板。

某大型廠商解決方案架構師 陳老師 37歲:

還不錯,畢竟IT培訓班確實能教些真材實料的東西,上班之後也能很快上手。

能獲得更多的鍛鍊

如果不是因為興趣驅使,大多培訓班只能處在普通水平,優秀較少。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我看過一些參加 IT 培訓的人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也有很多在職的程式設計師會透過培訓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好的培訓課程是可以學習到一些自己當下工作未接觸到的知識。但如果想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

老師

工作幾年之後,區別開始拉大,廣大專科程式設計師注重的是技能技巧技術點,在系統化的理論知識體系上欠缺;本科程式設計師可能並不深入,但至少大學期間老師有專門講過這些理論知識,對於程式設計師後期成長非常重要。

近幾

年,屢屢爆出多個大公司區別對待外包員工的

情況,

很多人對於外包工作,總是會帶有一些偏見,認為這些外包的員工,要麼是能力差,要麼就是學歷低,這種現象在網際網路行業相當多……這些偏見從何而來?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所以如果有機會提升學歷,建議多爭取下。

給地主打長工的貧農和自己種地的富農,在封建社會的地位是不同的,程式設計師做外包類似……

2

我本人就算半個外包出身,就個人而言,我認為

據您瞭解,IT培訓班出來的程式設計師真實就業情況如何?

,我也認識不少外包出身的程式設計師達人。

問題在於國內的外包業態,外包公司的經營管理者本身大部分不專業,只想著賺快錢,擴大人頭費,對於從業人員的自身能力提升並不關心,薪資待遇也是剋扣得厲害,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比網路上吐槽的好很多!

外包員工工作狀態的特點是跟著不同公司專案走的,哪裡有專案就去哪裡!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可能今天在甲A公司,一個月後就去甲B公司了,外包人員沒有公司的歸屬感、沒有團隊的歸屬感!

老師

,一般外包人員對專案的瞭解不深,由於專案的流動性,太頻繁更換公司和專案,經驗也無法得到有效沉澱,對技術和業務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夠,很多外包人員只是跑跑龍套!對科技類公司來說,核心的業務一般不會外包!

目前國內計算機程式設計師從業人數明顯有點過剩,企業會更優先選擇科班的程式設計師。

外包員工的福利屬於外包勞力公司來分配,企事業單位、一些大廠的外包很多福利外包都沒有。做同樣的工作,但感覺低人一等。

某大型廠商解決方案架構師 陳老師 37歲:

通常來說,外包工作不涉及核心工作,工作價值認可度低;

外包的歸屬感差一些,總是和正式員工在工作機制和福利上有差異;

外包的福利保障差一些。

某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IT外包本質上是社會化專業分工協作必然結果,不存在職業貴賤問題。

個人從業多年,甲乙丙方都做過:

學歷、綜合能力、技術底蘊等方面都還是需要自己多找機會去提升。

無論是做開發還是做架構,在同一家公司都會涉及到很多專案,有的專案週期短,有的專案週期長,有的在團隊A,有的在團隊B,有時做助攻,有時做主攻,按現在眼光看,本質就是外包;

“你是外包,不是正式員工,麻煩不要隨便偷吃公司的零食!”

接觸到更多的行業公司,更多的專案型別,與售前搭檔講標出方案,輔助開發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個人認為經驗積累成長比甲方更有價值

3

受甲方或者乙方委託,提供專業化權威的諮詢培訓。

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做外包往往會被瞧不起?

另外一方面,國內網際網路性質的公司非常封閉,規模越大越封閉,產業鏈上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浪費了非常多的資源與金錢,完全不尊重社會化分工協作自然規律。

在網際網路公司之外,廣大的傳統行業,需要藉助強大的資訊化數字化系統轉型升級,這些都是靠第三方外包解決方案軟體公司完成的。另外,國內頭部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做傳統企業化服務市場,本質就是外包。

某數字化轉型供應商產品總監 WDH 43歲:

外包就是中介,透過中介將個人與用人單位隔離開,從而實現責任轉嫁與利益分配。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外包崗位通常是不太重要的崗位,或者技術含量不高的崗位,幹活的不是自己公司的人,所以自然不會重視。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很多工作就是為了賺取中介費,對於甲方工作條件和候選人狀態,有時存在踢皮球和不重視的情況,所以這個環節也不太好。

由於外包崗位甲方和中介都不好,所以一般有技術有能力的人,都不會選擇外包的崗位,這樣慢慢就造成了程式設計師做外包,可能會被瞧不起的情況。

外包就不等於劣質

外包工作循規蹈矩,做久了,自己會沒有創造力……

因此導致從事外包的程式設計師也都是抱著“過兩年跑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在公司,身份、待遇、福利都被公司差異化對待,導致階級差異產生,而且因為流動性,核心活老闆還總不放心,是公司問題!

流動性很大,

學歷的差異、工種的差異只是人生的起點,那張金燦燦的學歷證書和製作精美的大廠工牌,也許夠拔高你當下奮鬥的起點,而個人的努力卻能夠決定你後半生的人生高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先吃塊麵包墊墊肚子無可厚,

只有認清自己,才能仰起頭,一步一個腳印往上爬,沒什麼大不了的。所有的偏見來源於無知,要讓IT行業健康成長,要從自己做起。

— —

學不到核心技術

各方面福利待遇、薪資差太多,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高薪高危,中年危機,是程式設計師群體真實的現狀。甚至連越來越多年輕的程式設計師都早已抱有覺悟,未來年紀大了體力和精力跟不上,就會被技術高速發展的洪流所淘汰,轉為管理崗或許是最體面的選擇。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老師

我個人非常不認同這個觀點,雖然實際情況確實存在!

在甲方,

在乙方,

在丙方,

基本認同。程式設計師的高薪,確實是基於承擔更大的工作強度、更多的工作時間獲得的。由於超負荷運轉,時間久了很多三十多歲的程式設計師已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在我身邊比比皆是。

開啟程式設計師心理B面,這些黑紅話題他們親自迴應丨1024特輯

最歧視程式設計師外包的可能是國內網際網路性質的甲方公司,但本質上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成長壯大並不是靠IT技術創新,而是靠人口紅利,大家都是基於成熟化的開源技術,程式設計師若個人有熱愛,這個是不存在問題的。

認同,但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其中網際網路、金融、軟體資訊服務行業的相對高薪。技術類工作本身複雜且耗時,工作強度大、加班時間長,換算成時薪並不算高,另外也取決於行業、職位、團隊等因素。

技術專家

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屬實。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

,跟工作時間、工作強度的關聯度小一些。

對於外包公司來說,

分產業發展階段,當前程式設計師薪資確實普遍偏高,尤其是剛入行的起薪,主要由於之前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導致,其實是不健康的。

某大型運維服務商產品研發 銳華 31歲:

若是在其它行業領域,收益應該更高,估計翻倍。

程式設計師的普遍高薪,是行內人也基本認同的事實,但高薪背後除了揹負著長時間的加班和高強度的壓力以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以跟上科技日新月異的更迭速度、應對網際網路行業出了名的內卷程度。近年來屢見程式設計師因過勞離世的新聞,誰看了不為程式設計師高薪下的高危現狀感到惋惜?

網際網路大廠SRE 澤明 32歲:

不管白猿黑猿,能擼碼的就是好猿!

做應用、業務的程式設計師未來薪資曲線可能會下滑,但做基礎設施產品的仍會保持競爭力,因為

怎麼,

上年紀就不香了嗎?

程式設計會成為基本能力,但市場對技術人員的需求還是很大,且技術類工種門檻較高,人員、薪資總體還是一個正態分佈。高薪也還是取決於行業、職位、自身能力等。

程式設計師的價值與職業壽命,沒有固定答案

網際網路方向終會迴歸理性,但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是持續的,與其擔心趨勢,不如積累經驗,

程式設計能力在數字化時代下的普及勢不可擋,市場競爭加大在所難免,除了upgrade自己成為處變不驚的大魔王,還有以下這些不一樣的視角值得思考:

1

程式設計不會成為普遍能力,但更多的

程式設計師的薪資在各行業中普遍偏高,您認同嗎?程式設計師的薪資與工作時間和強度是否成正比?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

我認為未來程式設計會成為普遍能力,倒不是因為高薪的吸引,而是程式設計可以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技術專家

另外,並不是學程式設計就一定要從事技術工作,比如從事人力、財務的人,透過程式設計來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與其擔心高薪不再,不如把關注點放在如何自我提升更實際。

祥 34

歲: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35歲確實是一道坎!很多程式設計師早期在技術上的職業規劃沒有做好,1年經驗用了5年甚至10年。所以需要提前規劃,

不同行業的程式設計師薪資差距也很大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可以換位思考,從招聘者角度來看,年齡大一些但技能一般的程式設計師對公司的價效比不高,“把經驗重複了10多年”和“迭代演進了10多年的經驗”,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做個有心人吧。

我覺得薪資更多是和個人競爭力有關

有的。兩個看法吧,一是加強自身在某個領域的能力,成為精英級人物,多總結多自省,二是轉技術專案經理或產品經理。

實際上,35歲職業危機已普遍處在於各行各業,只是在腦力和體力消耗極大、淘汰率極高的程式設計師群體中尤甚。當然還有以下這些不同的看法: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社會現實情況決定了程式設計師存在事實上的職業壽命。畢竟體制內的職位是開啟35歲歧視的始作俑者,也不能過於苛責民營企業。總的來說我們的就業壓力一直很大,而且職場的法制不彰,維權困難,所以35歲危機可能也只是就業問題的其中一個方面而已。

老師

我覺得這首先是一個病態的輿論導向產生的問題,而後這種錯誤的風向,也錯誤地引導了一些公司按照這樣的原則來行事,同時還影響了很多人的心態。我認為大家要擺正心態,

程式設計師除了要承受很多工作時間和強度,還要在業餘學習很多技術技能。

2

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程式設計師自己把自己焦慮成這樣,還有某些自媒體和培訓機構誇大其詞宣傳,

高薪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學習並從事程式設計,未來程式設計是否會成為一種普遍能力,從而程式設計師高薪不再?

,這就是當前程式設計師現狀。不斷提升自己綜合能力就是應對所有危機的最好辦法。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本質上應該沒有或者所有行業和職位都有。35歲危機實際講的是個人職業成長問題,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有不同的經驗積累與能力提升,還要堅持長期主義。

除此之外,二十代程式設計師對於還未觸及的35歲危機,也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職業壽命”我目前還無法判斷,但我認為

專業人士終究是稀缺的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這個行業需要更蓬勃的發展。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打造不可替代的個人核心競爭力

我曾瞭解過名為“ABZ計劃”的概念:A指自己的主業,也就是目前正在從事且可以長期從事的工作;B指的是在業餘時間擴充其它能力,當A出現意外時,B可以替換A成為主業;而Z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資產,當AB都落空時不至於瞬間垮掉。我理解Z就是指理財能力,也認為理財能力在未來應該成為一種普遍能力。

ES技術專家 李老師 36歲:

老師

低程式碼工具、自動化、智慧化會替代掉很多常規性程式設計工作

我堅持認為不同的人適合做不同的事。當一個社會只認可“管理”,這個社會的創造力是提升不上去的,都去做管理了誰來創新?

某大型運營商SRE Howe 28歲:

再說,如果是站隊式管理,不講客觀的主觀能動性壓倒一切,對程式設計師來說可能也是一種悲哀。

當程式設計能力越普及,實現技術突破和革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3

管理線需要較高的綜合軟實力,包括洞察力、表達力、管理能力、責任感等等;技術線則相對單一,就是技術的沉澱積累,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適合學習能力較強的技術人員。

程式設計師是否有所謂的“職業壽命”?如何看待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不一定,每個人從業經驗、學習能力、性格特徵都不一樣,不一定適合做管理,也不一定能成長到管理。技術對程式設計師剛入行時確實很重要,中期就需要經驗積累,後期需要融合更多軟技能。

技術or管理,是程式設計師永恆的話題。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管理,沒必要硬著頭皮轉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單靠技術,確實較難在步入中年後取得職業上的突破:

某大型銀行大資料負責人 王老師 39歲:

雖然是不一定要做管理,但僅憑技術確實很難有職業突破,除非專業能力特別厲害。

最好是30歲以前一個階段、30-35歲一個階段

某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專家 楊老師 37歲:

,不一定要做管理,但不能只有技術這點能力,要多思考和深耕業務。

某大型運維服務商產品研發 銳華 31歲:

個人建議需要,一定不要逃避管理,管理可以改變自己單打獨鬥,強化協同作戰的能力,尤其是工作了一些年頭之後,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伊老師 39歲:

很多人在繼續做技術還是轉管理的話題上,總會把技術和管理放在對立面,好像二者只能選其一。

某網際網路大廠技術專家

難以消除的工作重壓、難以跨過的年齡門檻、難以抉擇的職業路線,似乎都無法阻擋程式設計師對技術的熱愛、對用程式碼改變世界的決心。

雖然,在2022年裁員大潮中,程式設計師群體也不可倖免地成了重災區之一,但絕大多數受訪者依然保持樂觀,並給出了這些建議——

某金融科技外企技術專家 飛祥 34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dbaplus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