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由 歷史系學長 發表于 明星2021-09-18
簡介一塊大洋是一個銀元,與其簡單換算放在如今價值幾何,筆者更願意將其拓展,站在銀元貨幣體系的視角,去感受當年勞苦大眾的生活還有民國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

五塊大洋是現在多少錢

“大概的說吧,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塊,他幾乎算不過來這該有多麼遠。但是,他下了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也好,他得買車!”

熟悉《駱駝祥子》的人,一定對這段祥子攢錢買車的內心獨白記憶猶新。事實上,老舍選擇細膩刻畫的祥子,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民國苦難民眾的縮影。

除了每天生存所需的口糧,一文錢、一角錢在他們眼中都是彌足珍貴的,更別提一個大洋。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同樣在民國,當年著名的魯迅大師,1919年就可以實現年收入3500大洋,買下一套房子也是綽綽有餘。1936年大師離世前,年收入居然達到了15000大洋之多。

用最實際的比對來看祥子與魯迅的差別,毫不誇張地講,魯迅一年的收入,祥子這樣的底層民眾怕是要不吃不喝賺上100年。

毋庸置疑,民國的勞苦大眾們,做夢都想要的,就是口袋裡能裝上幾枚大洋,走到哪裡心裡都踏實,比“破家值萬貫”要實在太多。

看到這,一定有人忍不住發問:民國時期的一個大洋或是一文錢,又相當於如今多少人民幣呢?在筆者看來,這個問題還真不是那麼好回答的。

為何這樣說?瞭解大洋由來的人才會明白,看似簡單的貨幣背後,大洋是代表著一個貨幣時代,也是中國貨幣體系革新的重要標誌。

一塊大洋是一個銀元,與其簡單換算放在如今價值幾何,筆者更願意將其拓展,站在銀元貨幣體系的視角,去感受當年勞苦大眾的生活還有民國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身為中國貨幣“舶來品”,銀元的出現帶動中國經濟發展

從16世紀以來,美洲等地生產的機制標準化,銀元開始大量流入中國。起初中國人眼中的銀元與銀錠、制錢一樣,需要秤量計算,然而在市場經濟越發開放之時,銀元的優勢也開始日益凸顯出來。

眾所周知,當年中國的絲綢與茶葉被西方上流社會鍾愛,對外貿易的擴大以及商業的蓬勃發展,使得中國市場急需的通貨白銀嚴重依賴對外貿易。尤其在五口通商之後,國際貿易空前擴大時,大量的外國銀元湧入中國。

最初,西班牙銀元佔據上風,之後便是墨西哥銀元,也稱鷹洋。清末時期,銀元就已經是中國市場中流通的主要貨幣,來到民國,銀元經濟逐步進入佳境。

1912年袁世凱出任大總統時,他做出了統一貨幣的經濟措施。因為銀元上有袁世凱的頭像也被人們稱為“袁大頭”,這款銀元做工規範標準且容易識別,在民國迅速流通起來。

從做工與成分的角度來看,銀元是一種特製的銀製品,而源於銀元的外形與人們與日俱增的信賴,銀元代表的貨幣價值開始超越所含銀成分本身,這一點恰恰是中國經濟開始全新發展的標誌。

所以,銀元對於中國來說從根源上一定是“舶來品”的存在。但值得肯定的是,銀元的確完成了中國貨幣從秤量到信用的重要過渡,對後來法幣的改革有著深遠的影響。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銀元購買力差別展現的民國社會價值標準

民國經濟雖開始向現代社會經濟靠攏,可當年的經濟發展依舊是不穩定的。換言之,銀元作為民國通貨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也是有所不同的。

與紙幣不同的是,銀元具有一定的重量,還屬於實物貨幣的範疇,所以民國時期的民眾雖依賴銀元,但日常卻少有大量攜帶這類貨幣的情況。

1912年的北京城,一個大洋可以換來60斤大米,如果按照當今普通的物價來說,從大米角度衡量當年的一個大洋,相當於今天的人民幣300元。

而到了30年代初期的北京,一個大洋只能換來25斤大米。要是在成都,一個大洋只能換來16斤大米或是5斤豬肉。

之所以銀元前後價值如此不同,除了經濟發展的原因以外,從銀元角度看商品價值更能反映出民國當年的社會價值標準。

一言以蔽之,民國的社會動盪與戰爭頻發,生活必需品才是最重要的物資。無法保證穩定的糧食、工業生產再加上資本家的趁機牟利,哪怕是銀成分足量的優質銀元,在人們眼中也比不上這些可以果腹的物資重要。

所以說,銀元的購買力在民國時期不斷髮生變化,可以給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啟示:任何貨幣想要穩定發揮價值與作用,都要建立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

對於動盪年代的人們來說,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存物資才是最實在的,貨幣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不同階層民國人眼中,“一文錢”與“一個大洋”的實際意義

有了之前的鋪墊,大家自然會明白,對於銀元與當今貨幣的衡量,其實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那就是以某種商品為衡量媒介,例如最常見的生活物資(大米、豬肉)一類。

正如開篇提到的駱駝祥子與魯迅收入的差別,我們在簡單地從商品價格角度衡量銀元的價值幾何外,還應該從整體生活水平對銀元的價值進行把握。

雖不見得可以得出一個多麼明確的衡量價值,可這樣的衡量才是最客觀的,還能展現民國時期的人與現代人在很多價值觀問題上的截然不同。

當今社會,各個領域百花齊放,每個行業都有可能出現富豪,人們的價值觀趨於開放與平和,可在民國時期卻並非如此。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民國時期最受歡迎的一個群體,也就是從事文化、知識傳播的這一群人,魯迅便是最經典的代表人物。

他們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教書育人,都可以擁有很可觀的收入,這群人在民國時期,算得上是實實在在的中產階級以上。

魯迅大師當年一年的收入足可以輕鬆買下一套房子,當然,他屬於特例。可當時一般的高校教師、文學作家,每月收入也可以達到100-200大洋。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再來看最普遍的農民、工人,當年這群人每月收入大概在6個大洋上下,切莫小瞧這區區6個銀元,相當於一大家子人一個月的開銷。

按照如今工人平均工資3000元來換算,當年的一個大洋,真的堪比如今的500元人民幣(大概)。僅憑這一點,我們就足以看出一個大洋對一位民國大眾來說,意味著什麼。

再來看前文提到的《駱駝祥子》片段,實際上,在老舍筆下還原的民國勞苦大眾,每月能收入6個大洋都是天方夜譚。

就拿祥子這樣的黃包車伕來說,一天辛苦下來,也就能賺個一角大洋,一個月的生活費僅有3塊大洋,這也就能解釋祥子為何計劃一千天攢下100大洋換新車的舉動。

因為只有這樣,祥子才有可能擺脫去車行交租並獲得相對豐厚的收入。

毫不誇張地講,民國時期的一個大洋,在文人墨客、軍閥大佬的眼中微不足道,可對於普通的勞苦大眾來說,這都有可能是決定生死的救命錢,甚至已經不能用“一塊大洋放到現在值多少錢”來衡量了。

至於“一文錢”與“一個大洋”的問題,當年民國各個地區的換算標準還是不盡相同。

按照常規換算來看,一個大洋相當於10角、100分、1000釐,一文錢就是一個銅板也就是一釐。可單從民國四年的財政部泉幣司調查就能發現,每個地區一個大洋能夠兌換的銅板數量都是不同的:

天津1279文、奉天省城1180文、開封1289文、福州1085文、武昌1433文、長沙1500文等

按一塊大洋摺合如今人民幣500元來看,當年的一文錢大概是如今的0。5元上下。由此可見,銅板才是普通平民百姓每天最常用到的貨幣。

所以說,民國社會依舊可以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來形容,能夠主宰時代發展的人不會將一個大洋甚至幾千、幾萬的大洋放在眼裡,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文錢的意義都有可能是關乎性命的存在。

民國時期的一文錢和一塊大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不禁想起元代詩人張養浩的經典詩句:“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小小的一塊大洋背後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更多的是中國近代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寫照。

對於民國百姓來說,一生的夢想或許不過是腰包裡能夠貼身藏上一枚閒來無事拿出來吹一下聽聽響聲的“袁大頭”。只可惜,這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真的是天方夜譚一般的存在。

風雨飄搖的時代,沒有人會知道國家經濟走向何方,手中緊握的銅板還在不斷縮水與貶值。可對於勞苦大眾來說,動盪的中華大地之上,除了祈禱安穩歲月儘快來到,真的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