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由 小楠姐聊生活 發表于 明星2021-10-07
簡介2其實,文人和美食,如美人和香草,密不可分,不可或缺

芋頭羊羹為什麼叫羊羹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1

都說文人好酒,寫作必先飲酒。酒是許多古代詩人文思泉湧,佳作名句迭出的催化劑。如王勃、李白、孟浩然等牛人大咖,都離不了酒,他們的許多名篇佳句,都誕生於酒的催化作用下。

但其實,文人也離不了美食。許多文人不僅是美食家,更是親自入廚,創造美食的人呢!有的文人,雖然沒有創造出美食,但卻以自己的忠貞愛國之心和出眾的文才,讓世人欽佩感念千年,創造出了美食來紀念他。這個人,就是眾所周知的屈原。

端午節要到了,屈原的名字又會被人提起。家長和老師會給小孩子講屈原和粽子的故事,商家會借用屈原做粽子廣告,我們會因屈原而有三天假期,各地,尤其是屈原故鄉,會發起各種紀念屈原的活動……

……

哎呀,二千多年前的這個人,有什麼樣的魔力,讓人們對他念念不忘,思念不已,頻頻紀念?

魔力一:屈原出身好,顏值高,才華又橫溢。屈原出生於楚國的貴族家庭,據說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丰神俊朗的一個人,明明能靠臉吃飯,卻偏偏才華出眾。

二十幾歲就當了楚國左徒,整理了楚國民間祭祀神靈所唱的歌,並把它們命名為“九歌”。同時,他還為文學史開創了一個新的詩歌體裁

——楚辭,並創造了浪漫主義詩歌流派,為後來李白的開拓進取開山劈路了。

魔力二:一生只為國家和人民,為國家求變法,盼強大,卻總是遇到豬一樣的上司,兩次被流放,三次臨危受命,還能高效解決問題。但最終,不敵楚王的平庸無能和反覆無常的自我作死。當楚國郢都被秦軍攻下的訊息傳來,四處流浪的屈原,傷心欲絕,縱身躍入汨羅江中。

魔力三:屈原的愛國之心,天地可鑑。“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他幾次拒絕了齊國的橄欖枝,“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寫下了許多愛國愛民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遭流放卻矢志不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這樣一位“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的人,人們對他的思念,如滔滔江水,永不停息。

賽龍舟,為的是拼命划船去打撈他的遺體。包粽子,投粽子於江,是怕水中的魚兒啃噬他的遺體,藉著這份對他綿延千年的懷念,人們創造出了香甜可口的粽子。可以說,現在人們一說起粽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屈原。屈原和粽子,已經密不可分了。

2

其實,文人和美食,如美人和香草,密不可分,不可或缺。人生在世,說到底都是為一寸長的口子——嘴巴而忙碌,有人平生盡力為口忙,有人卻為嘴忙時,還忙出了其他名堂。

提起杜甫,給人留下的都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生活窮困潦倒的印象,這是因為他憂國憂民,用如椽巨筆寫出大唐由盛轉衰之際老百姓真實生活的原因,也是他後半生多病衰老,生活艱難的真實寫照。

759年,痛心於時政的凋敝,辭職的杜甫,應朋友嚴武的邀請,來到四川成都,經過蜀地朋友的“眾籌”,他在這兒過了一段較為安閒和衣食免於飢寒的日子,大大安慰了他那顆“殘羹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胃。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在成都,好朋友們的各種饋贈,鄰居們蔥蒜菜蛋的贈送,讓他心情愉悅,病體好轉。“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一日,杜甫在河裡撈了一條大魚,他高興異常,親自掌勺,做了這條魚,邀請朋友們來吃。

朋友們一進門,聞得魚香撲鼻。紛紛來看,魚被開膛破肚蒸熟了,蔥薑蒜和芡汁燒熱澆入魚身,碧綠的香菜配上小紅椒,撒在魚身上面。色美味香,十分誘人,眾人紛紛問此道菜叫什麼?

杜甫羞澀地說,“剛剛現場原創,尚未取名,大家可自行取名。”於是,眾人一邊品嚐,一邊取名,浣溪魚、草堂魚、成都魚、杜甫魚……

杜甫聽了,都不滿意,說:“我最欽佩五柳先生陶淵明,這魚背部有色絲,很像柳葉,不如就叫‘五柳魚’”。眾人一聽,撫掌大笑,皆同意其言。從此,“五柳魚”就成了川蜀名菜。

杜甫可能天生擅做魚,他的另一道魚菜也很不錯。“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其二》)

但家貧的杜甫,更會做家常菜。我常常想,如果杜甫在四川長久地住下去,是不是有可能在草堂那兒開個農家樂?“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杜甫《贈衛八處士》)看這綠色環保無汙染的韭菜和小米飯,真讓人口水欲滴呢!

3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先生,也是一位美食創造者。817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造反,派刺客暗殺了當朝宰相武元衡。朝野震動,群臣就“戰”與“和”的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關鍵時刻,韓愈上了一道奏摺《論淮西事宜狀》,讓唐憲宗下了“戰”的決心。在刺殺案中受傷的裴度臨危受命,前往淮西平叛,韓愈以“行軍司馬”身份隨徵。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能文能武的韓愈,向裴度獻計,趁吳元濟老巢蔡州防備虛空,偷襲蔡州,活捉叛將。裴度採納,果然一舉平叛。同年冬,平叛大軍班師回朝。路過襄城(今河南境內)為了不擾民,大軍駐紮城外,天寒地凍,士兵們凍得瑟瑟發抖。

韓愈想起從吳元濟府中搜出的大量胡椒,讓人碾碎成粉,配牛肉和豆腐絲,同鍋熬成湯,分給士兵們禦寒。此湯味美性熱,極為驅寒,士兵們喝了後,立刻體熱,精力恢復。

主帥裴度連喝三碗猶不過癮,於是賜名“胡辣湯”。後來,連唐憲宗也極愛喝此味鮮汁濃的湯,稱讚韓愈此番美食創新有功,胡辣湯,遂成河南名吃。

4

要說起文人和美食,最不能繞過的就是蘇東坡。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與他直接有關係的名吃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餚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等等。

蘇軾外放到黃州,當地豬肉價賤如泥,他經過一番研究後,創新了豬肉的做法,做出了美味可口的“東坡肘子”、“東坡肉”,又親自寫詩文來推廣。結果,一下子,平淡無奇的豬肉,成了當地乃至全國流傳千年的名吃。富裕了當地人的腰包不說,還提升了當地的GDP。去年躥上天的豬肉價,現在想來,不過是二千年前的輪迴而已。

《豬肉賦》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一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還用自己情有獨鍾的竹筍和豬肉一起煮,並信手寫下了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

蘇軾也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是他的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七言絕句,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是一句一美食,引人垂涎三尺。

有肉固然好,沒肉,蘿蔔白菜,瓜果蔬菜也可以。外放惠州時,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湖邊生長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蓴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浸透泥土味的蘿蔔已超越雞鴨魚肉的肥美,成為難以或缺的至愛。

甚至,除夕吃芋頭也是他的美味。“松風溜溜作春寒,伴我飢腸響夜闌。牛糞火中燒芋子,山人更食懶殘殘。”《除夕訪子野食燒芋戲作》口不擇食,天生喜歡美食的蘇軾先生,到哪兒都帶著一顆童心和好胃口,每到一地,在調研工作時,總是留心當地各種美食,還常常寫詩推廣帶貨。“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浣溪沙》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在惠州,他邊吃荔枝,邊直播當地的經濟作物,並賦詩《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立刻,荔枝成了譽滿全國的水果,蘇軾的帶貨量比楊貴妃強多了。楊玉環對荔枝的貢獻只是“一騎紅塵妃子笑”,代價太大,銷量太少了!

自古以來,文人和美食密不可分。文人提升了美食的知名度,美食附庸了名人的風雅。古代文人關於美食的文字,讓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學到了詩詞,不能不說,這種“吃”文化,讓我們懂得吃時,更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作者:豔若桃李,女,甘肅省作協會員,大學文化,中學高階教師。喜歡閱讀寫作,發表過幾百篇文章,有書出版。教書育人責任田,讀書寫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筆耕不輟,非為大器想晚成,只緣精神有需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