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由 月之所屬 發表于 明星2021-10-12
簡介吳自牧《夢梁錄》寫道:築室集雅、格物寄情,讓中國人對美從期待轉變為對生活美學的追求和修行

生命太過潦草什麼意思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蔡元培先生曾說:

中國人對美,

總有著無盡的推崇。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

追求“克己復禮”的雅正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道家,

崇尚真摯、澹然、樸素之美;

以墨當色、善用留白的國畫裡,

藏著中國特有的含蓄之美。

審美之事聽起來抽象,

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日常中有更直觀的詮釋,

訴說著審美的意趣。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

自古以來,

中華民族便是尚美的民族,

對美的追求和思考,

多傳承於自然哲學思維。

不僅是對世間萬物的態度,

更是中國人獨有的審美觀。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或許只是匆匆掠過時

瞥見的婆娑樹影,

抑或是繚繞在鼻端

清新淡雅、若有似無的茶香。

若生活中再無美學,

人這一生是否太過潦草。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生活不一定要鮮豔,

但要有屬於自己的色彩。

一個人有了審美之心,

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看似無用之物、無心之作,

卻讓我們永葆善睞明眸。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中國人對大自然的喜愛,

或許是骨子裡的天性。

陶淵明就曾感嘆:

這些山水田園、林泉勝境,

浸潤著中國人的內心。

山之光、水之聲,

月之色、花之香,

皆自然之美,

亦屬文人之雅緻。

青山綠水、幽林美舍,

是中國人最高的生活美學。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許多人心慕山水美景,

希望領略自然的四時之景:

初春的桃花爛漫、白鷺驚飛,

仲夏的涼夜聽雨、荷花映日,

素秋的丹桂飄香、孤鶩落霞,

寒冬的銀裝素裹、暗香浮動。

雖不能至,卻是心嚮往之,

這無一不是對美的歸崇。

也正是審美與生活的結合。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山水之間總是最理想的生活之地,

古往今來卻是少有人實現,

因此,這念想便寄託於庭院。

植幾株時令花草,

隨季節盛放、隨時間衰敗,

滿眼都是自然風光。

讓人雖身居喧囂鬧市,

心卻生出山林之想。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最能直觀體現審美的,

總逃不過著裝上的搭配。

她們的衣著彷彿

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

優雅、知性、文藝,

性感、美豔、綺麗,

不斷試探外界溫度的同時,

也表達著真實的內心。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不需要錦上添花的點綴,

本身就能散發迷人的魅力。

即使身在風雨摧殘的處境,

依舊能保持自己的態度,

將時尚與美融入生活,

美好地度過最陰暗的日子。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能在對的場合穿對的衣服,

而不是一味追求時髦或造型,

注重細節上的個性化,

無聲中透露著你的耐心與喜好。

穿衣並不像表面上那樣淺顯,

它經由你的審美浸潤著,

體現著對事物的領悟與駕馭。

著裝簡單大方、不刻意,

便是審美最好的表達。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更顯於居室、器物的營造。

中國人的手巧,

只用最簡單平凡之物,

創造出世間最精美的器具。

一幾一案、一床一榻,

陶瓷、木器、石雕、書畫,

如暗夜裡最亮的星,

熠熠生輝,慰藉著世人。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生活中的審美,

卻不止於這一器一物。

我們還可以從無數

典籍、繪畫、詩歌中,

窺見自古時傳承而來的

中式生活之審美。

吳自牧《夢梁錄》寫道:

築室集雅、格物寄情,

讓中國人對美從期待轉變為

對生活美學的追求和修行。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煙火之美更在日常瑣碎之中,

一粥一飯、一針一線,

都在這人間煙火中無比動人。

審美,是生活的信仰

詩人顧城說得好:

希望在你匆匆的人生旅途中,

能以美為信仰,

活出一生明媚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