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八年來首虧!中郵保險投資端失利鉅虧近18億元,引入友邦後合作轉型效果如何?

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明星2022-12-10
簡介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中郵保險付給郵儲銀行的渠道手續費等已經接近80億元

邦前暢效果怎麼樣

八年來首虧!中郵保險投資端失利鉅虧近18億元,引入友邦後合作轉型效果如何?

記者

|

苗藝偉

在壽險行業面臨百萬代理人脫落從而更加倚重銀保渠道的時候,中郵保險卻想要擺脫長期靠郵政銀行“賣理財”的市場印象。

今年

1

月,

銀保監會

批准了

關於

中郵保險

變更註冊資本及股東

變更

,批准

中郵保險

註冊資本從215億元增加至286。63億元,

其中,

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保險)認購新增註冊資本71。63億元

持股24。99%,

正式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對於

獲得友邦保險

增資

,有業內人士認為,

中郵保險

正加速市場化轉型,謀求豐富股東構成,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深化

價值轉型

不過,

今年上半年以來,中郵保險卻因投資收益不佳而淨虧損17。80億元,這也是近八年以來該保險公司首次出現虧損。

市場化選聘總經理人選落定

市場化選聘總經理人選落定

伴隨著增資到位,今年上半年,

中郵保險

公開市場化選聘的總經理,以及7

名總部部門級領導等重點人事任命也初步落定。

2022

1月,

在保險行業從業超過

20

年的老將

李學軍

正式

擔任

中郵保險

總經理

打破了

中郵保險

總經理出自郵政體系的慣例

公開資料顯示,

李學軍1970年出生,他自1997年起便就職於中國人壽,曾在多個部門履職,包括人力資源部、教育培訓部、市場戰略部等,還曾擔任中國人壽湖南分公司總經理。2018年4月,李學軍進入民營險企陽光保險集團,出任業務總監。同年11月,李學軍轉至人保壽險,出任副總裁。

除了市場化選聘總經理,中郵保險面向社會人員公開招聘7名總部部門級領導的訊息也引發了行業關注。此外,中郵保險還放出了

資訊科技部、

資產管理中心

等的多個市場化崗位。

在代理人渠道建設方面,友邦保險表示,由友邦保險集團總部提供專設支援的一個聯合專業協助顧問團委員會將為中郵人壽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建議和支援,具體將包括產品開發、科技、投資和風險管理的專業知識,以及提供就拓展和深化中郵人壽獨有分銷潛力方面的支援。

但至今,在高價值保險的代理人渠道和產品開發方面,中郵保險和友邦保險尚未披露更多資訊。

中郵保險作為行業保費規模排名前十的大型壽險公司,自

2009

年成立至今,

總資產、保險業務收入、營業收入均位列銀行系保險公司第一

財報顯示,截至

2021

年,中郵保險已經連續

8

年盈利,保費也實現了階梯跨越式增長。

2014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0。04億元、283。56億元、334。78億元、451。85億元、628。41億元、748億元、938億元、1023。18億元,淨利潤2291。07萬元、3。53億元、2。35億元、3。68億元、5。16億元、16。88億元、13。16億元、14。04億元。

剛剛釋出的

中郵保險

償付能力報告

顯示

,今年上半年,

中郵保險

累計實現保險保費收入659。33億元,同比增長6。33%;淨虧損17。80億元

中郵保險

表示,這是由於投資出現大幅波動而導致虧損嚴重,

今年上半年,

中郵保險的

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僅為1。8%、0。8%。

轉型期開局遭遇投資端失利

介面新聞記者發現,在資本準備方面,

中郵保險

是中國郵政集團的“親兒子”,10年來獲得增資超過200億元,但

中郵保險

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卻陷入越增資越下滑的“怪圈”。

由於

中郵保險

售賣的年金險、萬能險均屬於

中短存續期產品

這類保險在日常銷售中也常被消費者視為理財產品的替代,有著“輕保障”、“重理財”的特點;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業務價值率低、對資本佔用消耗嚴重,且

面臨著較大的到期付給壓力

和流動性考驗。

據介面新聞記者統計,2015年至202

2

年上半年之間,

中郵保險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 244。68%、189。78%、141。97%、152。43%、162% 、 111%、

101%

119%。

2019年,原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規範兩全保險產品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20%時,應立即停止銷售5年期以下兩全保險產品,202

1

年底,

中郵保險

的綜合償付能力為

156

%

,時刻面臨“踩線”壓力。

在銷售渠道費用方面,

中郵保險

的銷售極其依賴於

中國郵政銀行的銀保渠道,雖然同屬於郵政集團,但郵政銀行和中郵保險依然需要“親兄弟、明算賬”,高昂的渠道費用也成為中郵保險的沉重負擔。

介面新聞記者發現,

中郵保險

前五大產品銷售渠道均為銀行代理,常年佔其年度保費的 95%以上,這導致其

渠道手續費和佣金支出大幅度上漲。

2019年至2021年,

中郵保險的

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分別為20。77億元、35。36億元、79。02億元

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中郵保險付給郵儲銀行的渠道手續費等已經接近

8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