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由 尼莫的媽媽 發表于 明星2022-12-15
簡介那麼具體又如何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呢首先,培養孩子的內心“防禦機制”心理學上講,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領,不自覺就有避免被外界傷害、避免去感覺情緒上的痛苦的自我保護方式,這種方式就叫做防禦機制

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怎麼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家,我照例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發生比較有趣的事情。結果孩子有趣的事情沒說,倒是跟我反映了班裡一位女孩子的事情。

孩子們今天下課休息,有一小女生倩倩在跟朋友玩的時候,不小心將隔壁桌的女生欣欣的鉛筆弄到地上了。欣欣一看到自己的筆被弄到了地上,立馬就哭了。

倩倩將鉛筆撿回給欣欣,並真誠向欣欣道歉了。結果欣欣就是一直哭,驚動了老師,任老師怎麼勸說都沒用,最後還耽誤了上課的時間。

欣欣我見過幾次,印象也挺深刻的。實在是因為這孩子每天早上上課都是哭著來上課,我曾跟欣欣的父母聊過為什麼孩子每天都得哭,欣欣的媽媽無奈的跟我說,有時候是因為早餐不合她胃口,有時候是因為動作太慢,被我催促了下。總之,孩子每天早上都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哭鬧好久。

可能在家長的眼裡,愛哭、愛發脾氣的孩子都源於孩子還小的緣故,也可能歸結於孩子沒有自信心、心靈脆弱等。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為什麼孩子那麼輕易就哭呢

孩子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哭,其實可以歸為孩子有一顆“玻璃心”。

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的表現有哪些呢?

第一點: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不合理,只要沒有得到應允滿足,就開始大哭大鬧。

第二點:孩子膽小怕輸,不願意嘗試新事物,承受不了失敗的打擊。

第三點:孩子嬌氣,受不了任何的批評指教,一說到他不好,他就不開心鬧脾氣。

第四點:孩子遇到困難首先不是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是投靠父母,讓父母幫忙解決。

飲水思源,孩子的表現都離不開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這種種表現,那麼就要反思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為習慣。

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1, 父母平時非常溺愛孩子,讓孩子失去了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機會,導致孩子基本沒有經歷過挫折教育,他們的心靈也隨之會變得異常脆弱。

第2,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期許。在現代社會中,家長對孩子的期許越來越高,以及也產生了跟別人家孩子攀比的心理。只要孩子有一丁點做不好或考試不理想,家長對孩子就進行說教,而這點點滴滴的細節往往使孩子怕打擊和失敗,導致孩子動不動就哭。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其實孩子剛進入幼兒園,在陌生的環境哭鬧非常正常。心理學家曾說:每個孩子都自帶一套依戀系統。這個系統會讓他們“尋求近親”,也就是尋找親近的人的陪伴。面對孩子因一些小小的事情就哭鬧的現象也如此。他們心靈脆弱,需要尋求父母陪伴。而作為家長,要想培養出“淡定”的孩子,方法可以有多種,但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必不可少。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為“Riehardson”,翻譯成中文的意識就是“心理彈性”。

百度是這麼解釋這個詞的: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並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

簡單的說,將我們人的心理比作一根彈簧,面對壓力、挫折的時候,我們要根據這根彈簧是否健康,並不是看它能否保持“強制不彎”,而是要看它的“回彈力”如何。

曾經陪著朋友去參加孩子學校的運動會,看到這樣的一幕:

這次運動會有一個環節是將孩子分為沒兩個小孩子一組,分別站在兩邊用肚子頂著一個籃球,側身把籃球從一邊頂到另一邊放在框裡就算贏了。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輪到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在遊戲開始前就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不會,不不行”。

旁邊的家長看到了都議論紛紛,覺得小女孩太嬌氣,心理太脆弱。

然而,也就是在這時,小女孩的搭檔拉著她的小手安慰著,旁邊的孩子也勸說小女孩重在參與之類的話。就這樣,小女孩夾雜著眼淚完成了這項運動。

這個小女孩看似承受不了壓力,可實際上哭只是她表達自己負面的情緒。這是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正常的一種“心理彈簧”彎曲的現象。

真正抗壓能力差,沒有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可能就直接放棄了,而不是會選擇完成,即使是以哭的形式。小女孩雖然一開始認為認為艱鉅困難沒法完成,但是在後來也很快發揮了“心理彈簧”的作用,快速適應了壓力和逆境,完成了運動任務。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那麼具體又如何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呢

首先,培養孩子的內心“防禦機制”

心理學上講,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領,不自覺就有避免被外界傷害、避免去感覺情緒上的痛苦的自我保護方式,這種方式就叫做防禦機制。

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很豐富多彩的,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就需要父母或親近人的細心照顧和耐心傾聽。而在孩子被照顧和接納的過程中,父母如果能夠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也會學著父母,潛移默化中內化父母化解糟糕情緒的方法,學會獨立處理各種不舒服的情緒感覺。

同樣的,如果孩子在被照顧的過程中,接受到的是父母陰晴不定的情緒,或是矛盾繁多的家庭環境。那麼在這樣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情緒和感情會被忽視,得不到肯定,他們也學著父母陰晴不定,也就不懂得如何去有效的吹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父母要不斷完善調節自身情緒的方法,給孩子一個模仿作用,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防禦機制。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其次,家長不要出現“情緒倒灌”的情況

長期處在父母情緒倒灌下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心裡壓力太大而造成情緒緊張,這樣的話,孩子的身體和情緒無法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也就無法輕鬆地體驗自我和分享自我的情緒。這樣的孩子其實是無法擁有很好的心理彈性的,遇到困難挫折就會陷入焦慮無法自拔。

具體型別就比如,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我們這麼辛苦,就是為了你,你怎麼還不好好學習。”家長試圖用“苦肉計”來提醒孩子好好學習,讓孩子自己父母的辛苦,好讓孩子努力。

但也就恰恰是這樣的情況,家長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現情緒倒灌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

最後,幫助孩子度過困難,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面對一些挫折困難無從下手,不敢面對的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到的就是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困難,分解困難,先給孩子跨一小步,再讓孩子跨一大步。

當孩子每完成一步目標,我們就應該鼓勵肯定孩子,讓孩子繼續保有激情和自信,相信只要努力和堅持就能達到目標。

總之,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關鍵孩子要靠父母。更多的時候,父母也需要鍛鍊自己的心理彈性。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少點焦慮和負擔,孩子也可以自信樂觀成長。不要誤判孩子的能力和情緒,而是在孩子困難的時候給予孩子幫助。

一點點小事就能哭半天?培養“淡定娃”,鍛鍊“心理彈性”不可少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