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濱州:打造特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文旅樣板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明星2022-12-21
簡介聚焦文旅融合,高質量打造黃河文化旅遊深刻把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統籌推進弘揚傳承黃河文化與高質量打造黃河文化旅遊帶兩項重點任務,構建起以黃河為軸,以濱州城區為核心,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旅遊景區為節點的黃河文化旅遊產業

小鹿斑比中他指的是誰

黃河從濱州穿城而過,流經市域94公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樹立了“渤海之濱 黃河之州”的亮麗名片。今年以來,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立足職能定位,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大局,重點做好文旅融合發展、文化傳承弘揚、產業效能提升、城市品牌宣傳等方面工作。

堅持規劃先行,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2019年以來,濱州深入研判區位特點、資源優勢,制定《濱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濱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濱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完成《濱州市黃河沿岸概念性總體規劃》《黃河沿岸南海溼地文化旅遊規劃》《臨海文化旅遊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印發《2022年濱州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要點》,待《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印發後,將在整合現有規劃基礎上,完成《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濱州段)建設保護規劃》,逐步構建起從“規劃圖”到“施工圖”的一攬子規劃體系,推動“臨海沿黃”區位優勢轉化為文旅產業發展動能,構建黃、海一線大旅遊發展格局,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行動指南。

突出核心引領,打造黃河文旅標杆

濱州市沿黃縣市區共有A級旅遊景區32家(4A級景區6家)、省級以上文保單位42處、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33處、紅色文化遺址遺蹟79處。經過篩選論證,確立了包括西紙坊·黃河古村、十里荷塘景區、蒲湖風景區、打漁張森林公園、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遊島等69處黃河文化旅遊廊道建設核心點,做到了重點景區、歷史文化名村、鄉村旅遊重點村、景區化村莊等不同主題型別全覆蓋。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黃河文化保護傳承、黃河資源深度挖掘等重點任務,進一步發揮示範點導向引領作用,打造最具濱州黃河文化特色、最富黃河文化體驗的標誌性名片。

保障產品供給,推出黃河文化線路

透過深入挖掘濱州本土黃河主題旅遊資源和知名景點,串點成線,圍繞遊客看在黃河、吃在黃河、住在黃河等多方位體驗需求,打造了濱州市黃河生態文化之旅、黃河民宿體驗之旅、“親近黃河”沿黃休閒自駕遊、暢遊惠民經典線路等4條黃河主題旅遊線路,既囊括了打漁張森林公園、愉悅居家世博園、黃河謠生命科技館、蒲湖風景區、十里荷塘、杜受田故居、黃河小街灣、黃河古村落·西紙坊、魏集古鎮旅遊區、齊東古城遺址公園、梯子壩等必到熱門打卡地,又增加了民宿體驗、觀光休閒、近郊自駕、美食嚐鮮、戶外露營等多種互動式體驗,成為黃河元素多、遊客體驗好、代表性強的經典旅遊線路。

聚焦文旅融合,高質量打造黃河文化旅遊

深刻把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統籌推進弘揚傳承黃河文化與高質量打造黃河文化旅遊帶兩項重點任務,構建起以黃河為軸,以濱州城區為核心,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旅遊景區為節點的黃河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開發格局,聚力打造一條集生產生活、觀光旅遊、休閒運動、科普教育、文化體驗、度假養生、鄉村振興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黃河文化旅遊帶,規劃形成一核、三帶、三區的總體空間佈局,全力用好黃河元素、講好黃河故事。其中,生態黃河文化帶將以黃河文化為特色、以幸福體驗為核心,根據各縣市區特色,分割槽差異設計文化主題,打造抗洪、水利、兵學、農耕、民俗、魯北建築和渤海革命等文化元素,把黃河風情帶打造成黃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帶、體驗帶。建設集文化體驗、康養度假、運動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黃河文化旅遊帶,助力濱州城市建設邁向“黃河時代”。

鞏固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開展第二批樣板村鎮建立工作。2022年,選取8個鄉(鎮、辦)、25個村作為建立目標,爭取市級資金100萬元,以點帶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3月份已下發通知,12月底前將完成建立工作,爭取1個樣板鎮、2個樣板村獲省級獎補資金。

進一步打造“黃河文化”品牌

繼續策劃和推出黃河文化藝術季系列文化活動、專題展覽、培訓等,截至9月底,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開展“在春天·黃河春瀾”詩歌朗誦會、生活中的昆蟲講座、“光影童年”《小鹿斑比》快樂觀影活動、“飛揚吧·蒲公英”閱讀推廣《黃河追蹤》等黃河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60場。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做好非物質文化遺傳傳承保護工作。5月份,完成“黃河號子”記錄整理,形成完整的文字資料。積極推薦濱州呂劇、濱州剪紙等非遺專案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目前已經完成申報工作,文化和旅遊部正在稽核中。5月24日,下發《關於組織開展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申報工作的通知》,9月份,濱州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傳代表性專案已公示結束,待市政府發文公佈。

加大非遺專案宣傳展示力度。舉辦舉辦中國•濱州傳統工藝博覽會。3月3日至4日,以“匠心凝聚•多彩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了中國•濱州傳統工藝博覽會,現場展示涉及泥塑、草柳編、剪紙、年畫等25個門類349件手造作品,濱州非遺專案知曉度、影響力顯著提升。舉辦濱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進景區活動。6月11日在濱城區十里荷塘景區,舉辦了濱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近百種非遺專案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製作技藝,讓遊客近距離接觸非遺瑰寶,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增強了對非物質文化遺傳專案的認識,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7月22日-7月24日,攜濱州市18個非遺手造專案入駐青島版權博覽會·山東手造非遺展區,向全中國展示了“濱州手造”文化品牌,彰顯了濱州文化創意和文化內涵,全面展示了濱州手造的新業態、新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推進“濱州手造”各項工作。印發《“六個一”“濱州手造”工程實施方案》(濱宣發〔2022〕9號),首次提出了建立濱州手造專案庫。透過電話調研等方式,對縣區非遺手造專案情況進行詳細調查摸底,建立了非遺手造專案庫,同時下發了濱州非遺工坊建立檔案,正式啟動濱州非遺工坊評選認定工作,並根據前期調研情況,推薦濱州33家工坊上報省級非遺工坊評選活動。 9月15日,完成濱州市首批非遺工坊評審認定工作,認定33個單位為濱州市首批非遺工坊,完成2022“山東手造·濱州精品”評選,評選出3大類30件手造精品。9月27日,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濱州市鄉村振興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公佈濱州市首批非遺工坊的通知》,確立了33個單位為濱州市首批非遺工坊。

打造“智者智城•志在濱州”城市品牌

打造“智者智城·志在濱州”城市品牌,投放城市品牌宣傳片、全媒體直播等方式宣傳“智者智城·志在濱州”城市品牌,挖掘濱州更多網紅打卡點、網紅產品、網紅特色路線,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視等短影片平臺和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打造立體化宣傳矩陣,實現全年覆蓋式整體形象宣傳。開闢“濱州網紅打卡地”“濱州味道”“濱州呂劇”等系列板塊,在各大短影片平臺累計釋出影片360條,累計播放量4750萬次,進一步提升“智者智城·志在濱州”城市品牌影響力。9月15-19日,組織10家文旅企業攜百餘件“濱州手造”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展現濱州推進“山東手造”工程及促進文旅融合的亮點和成就。8月底,開展中央駐魯媒體走進濱州工業旅遊活動,走訪報道工業旅遊點8家,中央和省、市級媒體發稿宣傳50多篇。年底前印製完成《濱州文旅畫冊》《濱州文旅手繪地圖》《濱州文旅宣傳摺頁》系列宣傳資料,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