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由 韓城傳媒網 發表于 明星2022-12-25
簡介作為好友范仲淹來說,這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少年,據說是喝著黃河水長大的,秉性耿直,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少年會成為未來的宰相,並且一路開掛,懟人一生

張昇的名字怎樣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韓城傳媒網

民生/社會/時訊/熱點

關注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在韓城這個地方,縱觀歷史名人,能夠做到拄杖入朝的文官,一個是清朝的狀元王傑,另一個,想必很多人都不清楚。

如果瞭解這個歷史名人,先來看看《全宋詞》裡面的一首詞: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門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危欄,紅日無言西下。

寫這首詞的人叫張昇,如果說在韓城歷史名人排行榜上,他應該是最低調的一位,更或者是被忽略的一位。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張昇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資料確實很少,他是北宋大臣、詩人,但最為搶眼的是他是韓城人,再就是官至太子太師。他這個太子太師是含金量很高的,高到宋神宗趙頊給他諡號“康節”。

公元992年,張昇出生。從這時候起,北宋的詞壇大咖們,正結伴而來。

在宋朝時期,如果說誰和張昇關係很好,那麼這個叫范仲淹的的哥們相信大家都瞭解。

公元1015年的考場裡,陽光很溫曦,風也很溫柔,范仲淹進考場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少年,倆人交談甚歡。

那時候,這個少年才二十四歲,叫做張昇,穿著樸素,風塵僕僕從韓城趕來,站在汴梁城下,喊了一句,我來了,從此張昇正式踏入了這個時代。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曾有人做過網路投票,問“如果能穿越,最希望回到哪個朝代”,宋朝高票當選。

特別是北宋,上百年的和平期,人身安全有保障;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讀書人風險小回報高;市民階層興起,商業繁榮,百姓懂生活,不必擔心沒地吃喝玩樂。

張昇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來了。作為好友范仲淹來說,這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少年,據說是喝著黃河水長大的,秉性耿直,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少年會成為未來的宰相,並且一路開掛,懟人一生。

或許,韓城人自古以來都是受老天爺的眷顧,就像是一個遊戲裡面的bug,開著掛走完一生,還是橫衝直撞的不斷進行完美漂移。

大中祥符八年,張昇和好友范仲淹一起考上了進士。

范仲淹去當了九品官,從此開始了他暗流湧動的職場生涯,他一生集能吏、良將、忠臣、孝子、詩人、君子於一身,是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他是那麼的牛逼,所以死得文正之諡。

要知道文正之諡,比考狀元要難得太多太多了,自宋至清的大約1000年裡,能出300多個狀元,而能得到這個諡號的,攏共只有30餘人。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而我們的張昇去了河南滑縣當了個主簿,開始公務員的晉升之路。

張昇的仕途比較順利,順利到什麼程度呢?

這樣來說,他在河南滑縣上班的時候,北宋未來的名相王曾見過張昇一面,就對這個小夥很欣賞,說了句這小夥不錯,有三公輔相之器。難道王曾會看面相?

並不是,張昇正因為是在當主簿的時候,做事認真,思路清晰,條理由順,而且性格耿直略帶憨厚,是個少年老成的秉性,這一點才會被王曾賞識,於是張昇就加入了王曾的朋友圈,一路上升,先後任過掌管財賦的度支員外郎,掌涇原、秦、鳳三州兵馬屯戌,訓練、器甲、差役的都監等,也就是說,他是文官,也兼任地方軍政。

而且,張昇自己也不會想到,他能一直懟人懟到去甘肅天水當官。從山西絳州當知州、京西當轉運使開始,到鄧州當知州、戶部做判官、開封幹推官一路走來,張昇都會感慨,好順利的說。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讓他又從開封跑到甘肅外放的是他又懟了一個人,還是個女人。

在開封幹推官的時候,張昇眼看著要上知州,但是有一個叫張堯佐的人,靠著自家的侄女張貴妃得寵,當上了開封知州。而且這個張貴妃的親信內侍楊懷敏也被弄進宮中,當起了官。這一下引起了公議,但是沒人敢說話。

張昇就敢,他開始懟人了,寫了一篇斥責張貴妃的文章,上傳給了宋仁宗。

宋仁宗看到奏章後很心裡不爽,我的女人,哪能輪的上別的男人指指點點。

宋仁宗心裡不爽,就沒有理睬,誰知道張昇又接著給他發信息,類似於微信發訊息不回,就發各種表情包騷擾宋仁宗,最後估計表情包不夠用了,又開始發影片語音通話,宋仁宗服了,又不能拉黑他,只能問諫官陳昇之,你說這個事怎麼辦才好。

誰知道陳昇之也幫著張昇說話,說:“這都是忠直之言,不刺激陛下,陛下會改正嗎?”。

宋仁宗也很無語,就這樣吧。

於是,張昇被提拔了。沒錯,被提拔了!去了執掌慶州(今甘肅慶陽縣)、秦州(今甘肅天水南或陝西南鄭縣)了。

人必有所執,方能有所成,張昇就很執著,也做到了這一點。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至和二年(1055年),張昇被召回來了,並且還兼侍讀,拜為御史中丞。

當時的宰相劉沆因御史範師道、趙汴曾揭露過他的過錯,想報復他倆將其擠出朝廷。張昇卻上表為這二御史打抱不平。結果皇上反罷了劉沆的宰相,讚揚張昇能切中時弊,敢於仗義執言不怕孤立。

少梁御史不禁感慨,有時候,人生就這麼戲劇。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能夠得到一把手的信任與支援,可見張昇並不是一味的耿直,不然哪能事事順心,步步生蓮?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張昇懟人不僅懟遍全國,還出了跨國懟人。

當年,契丹主宗真派使者帶著他的畫像來到宋朝,根據兩國之前的協議,也想得到宋仁宗的一張畫像進行交換收藏。

可是,宋仁宗自己的像還沒畫成,契丹主宗真卻突然掛了。

契丹主他的兒子洪基即位,又發出邀請了,宋仁宗打眼就找了張昇,讓他出使,給他一個任務,希望交換新主的畫像。

契丹方面卻提出先讓宋仁宗的像送去他們才能給。

張昇不高興了說:“過去他們是當弟弟的先送給哥哥畫像,現在的契丹主洪基成宋主仁宗的侄子了,咋能讓他伯伯先送像呢?”最後,契丹方面實在受不了張昇的脾氣,到底還是把契丹新主的畫像送來了。

「韓城故事」張昇,一個從韓城走出的北宋名相!

到了,皇佑三年(1051年),張昇被提拔為樞密副使,又二年參知政事,又一年為樞密使,被稱為“樞相”。

當了宰相的張昇仍很節儉,凡上面發一些東西給他,他往往推辭不要。看到見到自己的老領導宋仁宗年紀漸老,數次上書勸立太子,終於與韓琦共同擁立趙曙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英宗即位以後,宰相張昇卻屢屢以老辭官,拄著柺杖上朝,每見英宗都會說要退休。

也是每次,司馬光都會上書說:“近年來,老大臣很多人不安心,一些好說事的人會攻擊他們保名奪利。其實,不想進取的年輕少壯也白搭,想幹事的老也無妨。像張昇那樣清直之人,在位上決不會誤事。”

張昇一直請辭退休,才於治平二年(1065年)七月準罷相養病,四年正月返聘他任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後改鎮河陽三城節度使,閏三月以太子太師致仕。

誰能想到,入仕五十一年、當了十六年宰相的張昇,退休後竟然“生計不豐”。他回到韓城搭了個草菴,以“荻簾紙張、布被革履”生息。

於熙寧十年(1077年)農曆十月,這位從韓城走出去的少年去世了,時年86歲,被追贈司徒兼侍中,諡曰康節。

最能表述張昇一生的話,應該還是他的詞: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

本期編輯:褚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