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由 薄荷心理學社 發表于 明星2023-01-23
簡介當你遇見不喜歡的人或事,在沒有影響你的正當權益的情況下,一定要記住:別人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我們不去評價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明白,在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理論當中,一個人的行為受認知影響

總是看不慣別人怎麼辦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情感的輸出。在家庭裡,在職場裡,在學校裡,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誰也沒辦法保證身邊的人都是自己喜歡的。

那麼這個時候矛盾就來了,如果這個人我不喜歡,甚至我厭惡,但是我又每天都能看見這個人,怎麼辦呢?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一、遇到不喜歡的人,你是怎麼做的?很多人選擇了這兩種常見方式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直接

選擇了翻臉

,直接宣佈彼此之間的關係破裂;有的人

選擇了隱忍

,我不喜歡你但是我不說,我在心裡偷偷譴責你或者找朋友傾訴。但是在心理學中,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值得提倡的,為什麼呢?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1、先說第一種處理方式,當場“撕破臉”

如果直接翻臉,兩個人必會陷入口舌之爭的泥沼,還很容易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不僅得罪人,自己也會日夜憂念。尤其是在職場裡,得罪人很容易招來報復,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沒有好處。

2、再來看第二種處理方式,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表面隱忍,背後譴責

很多人擔心與別人發生正面衝突,會引來麻煩,所以乾脆選擇自吞苦水,表面上毫無波瀾。然而,憋在心裡的情緒總是要有發洩口的,藏在心裡的“不喜歡”、“看不慣”,最終都會變成怨氣。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這種怨氣多了,自己的心情會越來越差,越來越易怒,在別人眼裡自己也越來越像一個“

怨婦

”,整天喪著臉毫無生趣。關鍵是,把自己氣得像一個氣球一樣,可是你討厭的人還是一點也沒變。

所以,翻臉和隱忍都不是正確的選擇,對待這種事,高情商的人

只需要記住2點

,不僅

有效解決矛盾,還能提升自己的格局

二、做什麼、說什麼是別人的自由,一笑而過也是我的自由

首先,我們要清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我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我沒有去評價、管理別人的責任和義務,別人是好是壞,是優秀還是糟糕,那都不是我該操心的。

舉個例子

,我曾經的大學室友小菲,人很正直,但易怒。那天因為開交流會,她不得不與“冤家”小涵共處一室。回到寢室後,小菲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拿起桌上的紙巾盒用力摔在地上,嘴裡不斷吐槽著小涵的各種“綠茶”行為。我和另幾位室友見狀只能連忙上去安慰,試圖熄滅她的火氣。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顯然我的室友小菲就選擇了表面隱忍背後發火譴責的方式,可能她在怒摔紙巾盒的時候的確發洩了心中的火氣,但是周圍的我們還是很尷尬。其實對於小菲的怒氣,我們很理解,因為小涵的性格大家心裡都有數。但是小菲的這種行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次是摔紙巾盒,那下次呢?下下次呢?

而且,每到一個環境裡,都有可能遇見自己不喜歡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我的認知,

至於別人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我們不去評價。在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理論當中,一個人的行為受認知影響。

如果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自然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當你遇見不喜歡的人或事,在沒有影響你的正當權益的情況下,一定要記住:

別人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我們不去評價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明白,

在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理論當中,一個人的行為受認知影響。

,你覺得別人討厭,那麼自己在別人眼裡難道就是完美的嗎?

三、專注於當下和自我,別把心思浪費在他人身上,對於不喜歡的人,避而遠之

別人怎麼做,是他的自由,與我無關,如果看不慣,那便一笑而過,做一個自由的旁觀者。

真正站在高處的人,不會往下看,只會專注於如何讓自己爬得更高。真正有

“獨處常思己過”

的人,有“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會在沒必要的人和事上浪費時間。

”和“

格局

”的領悟力。別人怎樣,與你何干?你發火了或者翻臉了,別人不僅不會認同你,還會覺得你愛管閒事。

心理學:看不慣一個人,翻臉最沒用,做好這2點,別人不服都不行

如果一個人讓你厭惡讓你覺得不舒服,你不必做任何干涉或者把不良情緒放在自己心裡,有意識地避而遠之即可。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

真正心有格局之人,根本沒時間和別人動氣、糾纏,自己的事都做不過來,哪裡有閒心去管別人呢?無論你在家庭裡、職場裡、還是學校裡,我們的第一要務是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正如孔子言

看破不說破

避而遠之

才是君子之道。這朝朝暮暮的美好時光,

“吾日三省吾身”

浪費在別人身上,豈不可惜?

執筆者:薄荷心理學社

參考資料:《Behavior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