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永不褪色的旗幟丨七年如一日,風雨無阻,78歲的他,每週二都會出現在這裡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明星2023-02-02
簡介退休後的俞春華並未退崗,他接下了小崑山鎮“黨員服務社群”的工作

都說你的旗幟不褪色這是什麼歌曲

每週二早晨,小崑山鎮的78歲老黨員俞春華都會從家出發,掐著點到小區門口搭乘半小時一班的33路公交車,來到大昆苑的活動室。這天的8時到9時,是俞春華的義診時間。從2014年到現在,從每月一次改為去年起的每週一次,俞春華已經堅持了七年,這些年接受他義診的人數已達1169人次。

永不褪色的旗幟丨七年如一日,風雨無阻,78歲的他,每週二都會出現在這裡

“初夏不能過度吃涼食,冬病適宜夏治……”一段簡短的健康宣講後,俞春華接待了前來問診的第一個病人。俞婉珍是社群的居民組長,最近晚上總是睡不好,以致白天精力不濟。仔細詢問對方的病情後,俞春華加以寬慰:“心頭有事情,睡不著覺是正常的,只要不是長期,不嚴重影響工作生活的情況下,不要太放心上,事情告一段落,放寬心自然就能睡了。”聽到俞春華的專業意見,俞婉珍心裡的石頭放下了,臉上表情也舒展開來。

永不褪色的旗幟丨七年如一日,風雨無阻,78歲的他,每週二都會出現在這裡

看似蜻蜓點水一般的診療意見,背後其實是俞春華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1963年,俞春華進北京空軍某部隊服兵役,進了部隊的衛生所,從此與醫療衛生事業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因為學歷低,沒經驗,我只能笨鳥先飛,別人看一遍,我看十遍,只要寢室沒熄燈,我就一直學。”俞春華回憶,正因為那段艱苦的學習經歷,讓他入了門。退伍之後,組織發現俞春華是從醫的好苗子,先後推薦他前往上海第二醫學院、上海瑞金醫院骨傷科、松江區中心醫院進修。學成歸來,俞春華先後在古松鎮衛生院、小崑山鎮衛生院擔任普外科和預防保健科醫生,2004年退休,在崗34年。

永不褪色的旗幟丨七年如一日,風雨無阻,78歲的他,每週二都會出現在這裡

退休後的俞春華並未退崗,他接下了小崑山鎮“黨員服務社群”的工作。俞春華覺得,下社群義診,自己力所能及,是舉手之勞。接診、健康宣講,這些對於從醫30多年的俞春華來說,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但從2014年到現在風雨無阻,七年裡幾乎不間斷,這對於精力充沛的青壯年來說尚屬不易,對於已過古稀之年的俞春華來說更是實屬難得。

問及能夠堅持的理由,俞春華沒有華麗的語言,他說:“趁現在體力還跟得上,為大家做點事情,心裡很開心。我是一名黨員,黨組織交給我的任務,就要盡力去完成。”這名有著55年黨齡的老黨員始終將“一切服從組織”這句話謹記在心。俞春華出生於1944年,他說自己是和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他說:“這些年,眼看著國家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作為一名黨員,覺得很光榮。”

永不褪色的旗幟丨七年如一日,風雨無阻,78歲的他,每週二都會出現在這裡

一小時的義診時間裡,活動室裡前來問診的病人沒有斷過。“來這裡的人就是信任我,大家有什麼問診需求,我能回答的都儘量回答。”其實,從醫伊始,俞春華的病人從來不只侷限在診室內。遇到不方便的病人,他經常會送醫上門;平常在小區鍛鍊時,鄰居有小毛病想諮詢,俞春華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誰來問,他都很耐心,和和氣氣,這麼多年,我都沒見他發過脾氣。”社群的老朋友陳振荃豎起大拇指。

時間已經過9時,送走最後一名問診的居民,俞春華將血壓計收好,就診記錄本碼放整齊後,將帶來的水杯裝進塑膠袋中。因為太忙忘記喝水,水杯中的水和來時相比,並沒有減少。關上燈,拉上活動室的門,走出長長的走廊,他再次前往小區東面不遠處的公交站臺。微風吹拂著他花白的頭髮,一眼望去,就是社群裡一個平凡的老大爺,但這七年來風雨無阻出現在站臺上的這個身影,卻在講述著他的不平凡。

■文 李諄諄 ■圖 李諄諄 受訪者供圖

■欄目責編 秦天

■欄目主編 周樣波

上觀號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