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就業率低於60%的專業暫停招生,也要防止“一刀切”和資料造假

由 正觀新聞黃河評論 發表于 明星2023-02-05
簡介事實上,近年來高校虛構就業率的現象屢見報道,一旦為就業率設定硬性指標,並與專業“生死”掛鉤,很可能使這一問題更加突顯

招生就業處在學校嗎

正觀評論員 陳若松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專業情況不同,未必都要採用同一指標

近日,安徽省印發《深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要控制社會需求不足、就業去向落實率低的學科專業招生規模,連續3年就業去向落實率低於60%的專業暫停招生。(8月3日澎湃新聞)

連續3年低於60%的專業暫停招生,這一通知為高校就業率劃定了紅線。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加,就業競爭愈顯激烈。在此背景下,安徽對高校就業去向落實率提出硬性指標,實質是督促當地院校更多關注學生就業,對學生的就業負責,不失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劑“良方”。

同時,通知也是對當下部分高校盲目設定專業現象的糾偏。大學專業的設定不應該脫離社會需求,這一點毋庸置疑。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些高校為建設“綜合性大學”,不管自身有無實力或社會有無需要,盲目“大幹快上”各種學科,隨意設定專業,造成學生就業困難和社會資源浪費。如今安徽印發通知,無疑給此類院校敲響了警鐘,有利於倒逼高校提高學科質量,減少教育資源浪費,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社會所需要的學科專業中。

當然,給專業就業率劃紅線雖有諸多好處,但也並非沒有問題。一方面,就業率並非衡量專業質量的唯一指標,僅以就業資料來判定一個專業的“生死”,難免有失偏頗。查詢安徽省釋出的《安徽普通高校本科專業佈局和需求分析報告(2021年)》不難發現,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大多屬於文科,如法學、金融學等,這些專業同樣具有社會價值,就業率較低是多重原因造成的。若“一刀切”要求就業率必須在60%以上,恐怕並不完全合理。

而另一方面,就業去向落實率的統計由學校主導,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間,難保資料不會出現水分。事實上,近年來高校虛構就業率的現象屢見報道,一旦為就業率設定硬性指標,並與專業“生死”掛鉤,很可能使這一問題更加突顯。

就此而言,“連續3年就業率低於60%暫停招生”的出發點雖好,但如何避免“一刀切”,同時防止高校在就業率上弄虛作假,還需要重點研究。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專業情況不同,未必都要採用同一指標。而且對於就業率暫時未達標的專業,也不一定都要“一棒子打死”,縮減招生人數也不失為可行之舉。至於就業率的真實性,則要多措並舉,真刀真槍與統計造假作假行為作鬥爭,確保每個資料都經得起推敲。如此,設定就業率硬性指標才有意義。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王航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