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由 要進雜談隨感 發表于 旅遊2021-05-06
簡介我國境內穴居遺址發現不少:廣西柳城縣癿寨山峭巖洞、大新縣欖墟正隆鄉那隆屯牛睡山黑洞、湖北鄖縣猿人洞、鄖西縣白龍洞、遼寧鴿子洞、貴州觀音洞、梓縣洞穴、廣東獅子山猿人洞、遼寧營口金牛山洞穴、廣西隆林那來洞、湖北長陽龍洞、貴州興義縣張口洞、貴州安

嘎仙洞的遺存說明了什麼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想必是都認可的一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原始人類就過著聚落群居的生活,只是那時候,他們住的,還是最原始的洞穴。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有關洞穴的知識吧!

休憩與睡眠,是人生理的基本需求,也是人能活下去的保障條件。要恢復體力,要補充睡眠,便需要一個居住的場所。最早的人類面對各種兇猛的獸類,無疑是弱小的,他們必須選擇群居。而天然的洞穴,是他們的住所。可以說,人類的童年,是從洞穴生活開始的。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上古穴居而野處”,穴居是一種歷史現象。洞穴孕育著人類,穴居代表著人類最初的居住文化,它對於人類的演化和進步,起了保障和推動作用。

一是使孱弱的人類免受猛獸攻擊。暴露在曠野裡,自然危機四伏,而洞穴一般只有一個出口,易守難攻,若再加以有意識地改造,點上一把火,或用障礙物堵在洞口,則能更有效地趕走野獸。山洞如一把天然的保護傘,隔絕了外界的威脅,使得人類得以安全地繁衍生息。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二是改變了人類的某些生理特性。古猿在樹上生活時,上肢是重要的攀爬工具,雙眼得一直注意下方的動靜;另外,樹上有充足的食物,光食果、葉就能填飽肚子。但到了洞穴生活,雙眼不能只盯著地面,況且洞穴光線昏暗,為了視清物體,必須學會直立行走,然後,雙眼才會適應平視;同時,洞穴面對的常是較為開闊的草地、河流,素食來源不多,倒有諸多動物,河流中也有不少魚類和貝類,這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肉食之源,改變了人類素食的習慣,吃了魚和肉,人才變得更聰明和強壯。最後,靈長類動物常在白天活動,避開大型掠食動物的覓食時間——黎明、黃昏或夜間。洞穴如同高大的樹冠一樣讓他們晚上安然地睡覺,白天更有精神。但由於洞穴比樹冠更能遮擋陽光,它們厚長的體毛便成了累贅,最終退化了。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三是給人類使用火和石器創造了有利條件。自然界的火多來自雷電,原始人在穴居前很難保留這自然的恩賜,多變的天氣如大風、下雨都會隨時將火熄滅,而在洞穴裡,只要不斷地新增燃料,火種可以儲存相當長的時間。北京猿人洞穴裡那6米厚的灰燼,說明他們曾不遺餘力地儲存火種。在人類尚不會人工取火時,有著禦寒、驅獸、燒製食物等多重功用的火一旦熄滅,他們的生活就要陷入絕境。石器的發明也與洞穴有關,樹上的猿不常接觸石頭,而洞穴裡石頭俯拾皆是,這就促使他們思考如何利用這些石塊。開始他們可能先用天然的鋒利石頭,漸漸他們學會了打擊出鋒利的石器。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四是有益於後代的養育和保護。懷胎的母體和出生的幼兒是最柔弱的,有了洞穴,母體與幼仔可以安心地休養,並進行最原始的教育和知識傳授。法國尼奧斯洞六中的“野牛中箭圖”,其頸部偏後部分和腹部分別畫著四個箭頭,而且都“射中”要害,似乎就是原始人在潤穴裡教育後代狩獵技巧時的演示圖,這類巖畫發現很多。

五是意味著定居生活的萌芽。原始人對洞穴如此依賴,在他們沒有能力為自己蓋住所時,他們不得不長期住在山洞裡,他們在洞穴裡儲存捕來的獵物,在山洞裡尋找可製成石器的石塊,並在山洞裡繁衍後代,教育子女。這樣的生活方式比頻繁的遷徙穩定安全,更有利於人類的進步。可以說山洞使原始人意識到定居生活的優越性。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我國境內穴居遺址發現不少:廣西柳城縣癿寨山峭巖洞、大新縣欖墟正隆鄉那隆屯牛睡山黑洞、湖北鄖縣猿人洞、鄖西縣白龍洞、遼寧鴿子洞、貴州觀音洞、梓縣洞穴、廣東獅子山猿人洞、遼寧營口金牛山洞穴、廣西隆林那來洞、湖北長陽龍洞、貴州興義縣張口洞、貴州安龍縣觀音洞、廣西柳江通天洞、山西和順縣當城舊石器洞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廣西靖西縣賓山南洞、貴陽飛虎山洞穴、江西萬年仙人洞、桂林甑皮巖洞穴、廣東陽春獨石仔、湖南武崗縣四季巖洞穴、內蒙大興安嶺北部嘎仙洞、江寧本溪廟後山洞穴、遼寧海域仙入洞洞穴、廣西柳州白蓮洞、廣西靈山洪窖洞、湖南貴陽巖癿洞、貴州普定穿洞洞穴和白巖角洞穴、貴州興義貓貓洞、貴州六枝桃花洞、雲南疇西仙人洞、江西東平湧山洞、廣西桂林寶積巖洞、臺灣台東長濱鄉八仙洞等等。以上發現的洞穴,大部分屬於舊石器時代,當然,也不乏新石器時代的,如廣東陽春獨石仔和湖南武崗縣四季巖洞穴就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可見人類到了有能力製造半地穴建築的時代,仍有不少原始人住在天然洞穴裡。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原始人如何選擇合適的洞穴居住?首先是洞穴所處的大環境。不是所有的洞穴都適合人類居住的,縱觀洞穴遺址,大多數位於向陽,背風,面南,食物豐富,接近水源的小山坡上。選擇向南的朝向可擋住北來的寒風,又能得到充足的陽光,陽光可使穴內溫暖如春,不至於過於潮溼。食物是生存之本,洞穴附近必須有充足的食物,不然原始人便無法生存。“北京人”的洞穴遺存有大量哺乳類、鳥類、魚類化石,湖泊較多的廣西雲南一帶,洞穴裡堆積著許多貝殼化石,都說明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洞穴附近的食物不虞匱乏。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類學會打井以前,唯有利用地表的天然水源及洞穴內經岩層過濾後滲出的地下水,洞穴附近若沒有河流、湖泊、小溪、泉眼抑或地下暗河,原始人將不得不遷徙他處。其次是洞穴本身的位置、大小及內部平整度。洞口太高,出入不便;洞口過低,容易淹水。據統計資料,原始人的洞穴距離地面水位的高度通常是40米。如果洞穴太大,則難以控制和管理,況且原始人多居住於能被陽光照射到的洞穴前半部,後部陰暗潮溼,利用價值是不大的。如果洞穴太小,又容納不下整個群體,因此原始人的洞穴都不是很大的,一般在一兩百平方米上下,如桂林甑皮巖洞穴為180平方米,貴陽觀音洞180平方米,北京山頂洞110平方米,山西和順洞穴275平方米。這樣洞穴既易守衛又易管理。另外,洞底嶺嶇不平或有太多洞口,容易形成空氣對流而無法保溫的洞穴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透過考古,我們已在中國大地上發現許許多多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居址,單個居址或某些具有相似性的多個居址構成某個區域的文化特性,形成各種各樣的舊石器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我國有華南地區的觀音洞文化,長江流域的石龍山文化,轟動世界的北京人文化,東北的金牛山文化;舊石器中期,我國有南方桐城人、馬壩人長陽人文化,東北鴿子洞文化;舊石器晚期,穴居雖有減少之勢,但也有華南貓貓洞文化華北小南海文化和山頂洞文化、東北遼河小孤山文化和松花江安圖人遺址。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穴居在舊石器晚期減少的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滄海桑田的變化掩蓋或毀壞了原來的洞穴。如藍田猿人的化石發現於一座公王嶺下,那兒是空曠的平原,但人們在離公王嶺不遠處發現一個名叫錫水洞的洞穴遺址,由於藍田人時代秦嶺尚未升起,當時的錫水洞與化石發現點僅一嶺之隔,洞內化石和動物屬種又與藍田人生活的時代吻合,於是有人說錫水洞就是藍田人的“家”。二是人類在舊石器晚期已能夠在野外平地架設天幕或窩棚,作為生活營地,不再需要長期住在洞穴裡,洞穴的功能開始退化了,有的變為貯藏所,有的變為墓地,有的變為宗教場所,所以到舊石器晚期洞穴遺蹟發現較少。

洞穴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幅景象呢?小編也很好奇那個時代的人們,風餐露宿,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呢?大家有什麼看法也可以發表出來一起討論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