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放鶴亭記》中的山人指誰,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叫做

由 專一的藝人看點 發表于 旅遊2021-05-06
簡介上聯寫僧友聚集在環境清幽的青雲譜內高談闊論,那一言一行,風趣橫生,幾乎句句講的都是道家經典,下聯則說僧友們不僅講經論道,也吟詩作畫談寫文章,語言機鋒畢露,深奧玄妙,字字不離有關佛教的事情

放鶴亭記中的山人指誰

佚名·煙水亭佚名·海燕嬌豔遊蜂喜佚名·談吐趣中皆合道佚名·銅琶鐵板佚名·銜遠山

煙水亭,吸水煙,煙從水起;風浪井,搏浪風,風自浪興。——佚名撰 題甘棠湖煙水亭聯

【註釋】

①煙水亭:原名浸月亭,在九江市甘棠湖中,建於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相傳為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點將臺舊址。唐詩人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時,建亭於其上。後人因其《琵琶行》詩中有“別時茫茫江浸月”之意,遂名浸月亭。北宋熙寧年間理學家周敦頤來九江講學,此亭改以他的名句“山頭水色薄籠煙”而命名為“煙水亭”。後廢。1972年全面修復,並建曲橋自湖濱蜿蜒與亭相接,以便遊覽。②浪井:又名灌嬰井、瑞井。井址在今九江市西園路,相傳為西漢名將灌嬰在高祖六年(前201)帶兵駐紮九江時所鑿,故稱灌嬰井。因井緊靠長江邊,舊說井與長江相通,當江上颳風,井中似有浪興,故名浪井。李白在《下潯陽江彭蠡寄王判官》一詩中寫道:“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該井在大旱之年,江水下落,井水也不會枯竭。1979年將井淘浚建有四角亭。⑤搏:對打、搏鬥。

【鑑賞】

這是一副重字聯,或稱復字聯。上聯的三個“煙”字,三個“水”字,同下聯的三個“風”字、三個“浪”字兩兩相對。這幾個字的重複出現,有三個好處:一是使對聯更加口語化,這樣更易為普通群眾所接受;二是可以造成聲調回環的效果,讀來和諧動聽;三是敘事時層次清楚,說理時闡述透闢。這三個好處在重字聯中得以充分體現。此聯明白如畫。上聯用動詞“吸”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濛濛水汽煙靄向煙水亭的流動,接著寫了“煙從水起”,點明煙靄生成的主要原因。下聯相應地用一動詞“搏”字,形象地誇張了井內的風浪,跟著寫“風浪興”,指出風浪間的關係,風產生的原因。上下聯對仗嚴整,將亭與井的景色描寫得有聲有色,奇麗而多趣。

海燕嬌豔遊蜂喜;溪柳陰濃黃雀狂。——佚名撰 題夏景

【註釋】

①海燕:非指今天大海上飛翔的海燕,而是燕子的別稱,古人認為燕子產於南方,渡海而至,故稱海燕。②溪柳:溪邊的柳樹。

【鑑賞】

這是一副描繪夏天景色的對聯。夏天是酷暑季節,“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炎熱,是人們對夏天的普遍感受。夏天又是萬物繁茂生長的季節,大地充滿蓬勃的生機。“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這是描繪農村初夏景色的一首宋詩,其中寫到的動植物,既切合季節特點,也切合農村這個具體環境。此聯也寫初夏之景,選取四種動植物進行描述,以突出初夏的季節特點。“海燕”是春天就到來了的,這時顯得更嬌豔了;“遊蜂”是指飛來飛去的蜜蜂,因為蜜蜂要採花釀蜜,所以顯得忙碌和興奮,一個“喜”字,就把這些小生靈對初夏氣候和周圍環境的適應狀況寫出來了,如果氣候和環境沒有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生存條件,又何喜之有呢?“溪柳”是在春天就拙條吐絮了,這時已經枝繁葉茂,濃蔭密佈,調皮的“黃雀”一會兒在空中飛翔,一會兒在柳葉間歡叫,難得有安靜的時刻,一個“狂”字,就把它們那種盡情嬉鬧的情狀寫出來了。在詞語運用上,“喜”“狂”二字很有生氣,“喜”是心理活動,“狂”是外表形態,本來都是用來寫人的,這裡採用擬人手法寫蜂寫鳥,顯示了不同動物的不同生態特點,也顯示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從構思來看,此聯不算精巧,缺乏神來之筆,不能出奇制勝,因而意味不雋永。而且上下聯的意思沒有拓開,近於“兩句一意”,有“合掌”之嫌。文字上的對仗基本符合要求,唯“遊峰”和“黃雀”不甚工整,因“遊”“黃”詞性不同,但遊蜂和黃雀作為兩個專用名詞,彼此相對,這是允許的。平仄配備基本符合常規,但上聯中的“燕”字要讀平聲,這樣就跟下聯中的“柳”字平仄相反,否則,平仄相同就是“失對”了。

談吐趣中皆合道;文辭妙處不離禪。——佚名撰 題南昌青雲譜聯

【註釋】

①談吐:指談話時的措詞和神態。 ②皆:都。 ③道:指道教,我國三大宗教之一,為東漢張道陵所創立,奉老聃為教祖,以《老子》的《正一經》和《太平洞極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大帝為最高的神。道藏是道教經典的總輯。 ④文辭:指文章的語言。 ⑤禪:泛指有關佛教的事物。 ⑥青雲譜:在南昌市南郊定山橋附近,始建於東晉大興四年(321),為許遜之“淨明真境”。清順治十八年(1661)畫家朱耷(即八大山人)偕其弟朱秋月(即朱石慧)隱居於此,後人慕其賢,集資改建為青雲圃。康熙年間,改“圃”為“譜”。今為八大山人紀念館。

【鑑賞】

八大山人朱耷是我國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他的詩、書、畫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繪畫造詣更深。他在二十三歲時剃髮為僧。二十八歲時受戒稱宗師,住山講經。三十九歲至六十二歲,在南昌城郊青雲譜(原稱天寧觀)苦心孤詣經營主持這所道院,過著亦僧亦道的生活。他常與僧友在此飲酒吟詩,寄情書畫,並且講經論道參禪。此聯雖屬園林聯類,然所記敘的事則是朱耷那段講經論道生活的寫照。其實,八大山人的為僧為道,人們並不認為這是他的主要信仰。他是為了逃避清朝統治者對明宗室遺臣的政治迫害,藉以儲存自身。上聯寫僧友聚集在環境清幽的青雲譜內高談闊論,那一言一行,風趣橫生,幾乎句句講的都是道家經典,下聯則說僧友們不僅講經論道,也吟詩作畫談寫文章,語言機鋒畢露,深奧玄妙,字字不離有關佛教的事情。此聯所述青雲譜歷史悠久,環境幽美,文物薈萃,要描寫的東西很多。然而全都略去,隻字未提,單就當年的僧友講禪論道做文章,這樣便使讀者對青雲譜當年這所道觀留下了深刻鮮明的印象。

銅琶鐵板,大江東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佚名撰 題湖北黃州赤壁聯

【註釋】

①銅琶鐵板:古代藝人說唱時用的伴奏樂器,這裡喻東坡的豪放的詞風,典出自俞史豹《吹劍錄》:“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錚板,唱大江東去。”這裡的學士指蘇軾蘇東坡。他遊赤壁,寫了《念奴嬌·大江東去》和《赤壁賦》,描繪了“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壯闊境景,抒發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 ②黃州赤壁:現名“東坡赤壁”,在長江之濱的赤鼻磯上。《黃州府志》記載:“崖石屹立如壁,其色赤,亦稱赤壁。”昔日長江水流經磯頭,迄今崖石上還有篙點和沖刷的痕跡。這裡在隋唐以前就是遊覽勝地,曾多次被毀,多次重建,形成現在的一堂、一樓、二閣、五亭的建築群,由於蘇軾在這裡寫有《赤壁賦》,故世稱“東坡赤壁”。

【鑑賞】

這副對聯,把歷史典故運用到聯中,以典照實,使人產生聯想。上聯借蘇東坡名句“大江東去”,描繪了立於黃州赤壁之上觀長江水浩蕩東流的壯麗景色,同時也是對東坡詞風的一種極形象的讚歎,讓我們由景而悟詞,景、詞相映成趣。下聯則完全是集一代梟雄曹操《短歌行》的名句而成。與上聯和諧自然,大有一氣呵成之勢。同樣,這裡也是寫景,由景而讓人想起曹操之千古風流人物。一時間不由引發遊人對風雲變幻的歷史往事的思古之幽情。全聯雖用詞平淡,蘊含卻極豐厚。尤其是給讀者聯想的餘地甚為悠遠,貌似寫景,內藏千載歷史風雲,實為一名聯。

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佚名撰 題揚州平山堂聯

【註釋】

①銜:含在嘴裡,包含、包容, ②吞:整個嚥下。 ③其:它,指平山堂。 ④壑:坑谷、深溝。 ⑤際天:靠近天的地方,形容樹木茂盛高大的樣子。 ⑥平山堂:在揚州瘦西湖畔蜀崗中峰上,大明寺西側。北宋慶曆八年(1048),文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營建。他坐在堂內,南望江南遠山,正與堂欄相平,因此取名平山堂。

【鑑賞】

這是一副集句聯。上聯集范仲淹《岳陽樓記》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下聯集王禹偁《黃岡竹樓記》和蘇軾的《放鶴亭記》。這四個人均是宋代散文名家,所著文章也是廣為流傳的名篇。平山堂是個適於遊目騁懷的好地方:它既適於望遠,又宜於觀近。上聯寫望遠。從堂前放眼縱觀,特別是雲消雨霽的日子或秋高氣爽的季節,便可見江南諸山拱揖欄前,大江逶迤盡入眼簾,藍天碧峰,林壑幽美,真叫人心曠神怡。下聯寫觀近。在堂前飲酒賦詩,歌送夕陽落照,醉迎浸夜素月,以文會友,寄情山水草木,能令一腔愁懷似煙消雲散!前述名篇寫的四個樓亭各有其美,而平山堂對四處之美兼而有之,更突出了平山堂所具有的“登臨美”。選擇這些名作中的佳句來形容平山堂的遠近左右、四季朝夕的美好景色,可謂恰如其分。勝地美景,名人軼事,益使前來遊覽的人們興味盎然!

整理製作:惡人谷珠樓 版本:初校版 轉貼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