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由 稻蕊咪音樂 發表于 旅遊2021-07-10
簡介西歐的音高標準自19世紀晚期趨向統一,法國在1859年以a1=435赫茲定為法定標準來實施,1885年維也納國際會議把它定為“國際音高”

音樂臺頻率是多少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首先明確一個邏輯:正如用“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秒內行進的距離”來定義長度計量單位“米”,要優越於使用物理的“米原器”來定義一樣——使用 “中央C上方的A定為440Hz”定調,要優越於使用物理樂器定義調值。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但在對物體振動有著充分理解、引入“赫茲”做為頻率概念之前,樂器和律制就早已產生。不同律制的形成,往往源於不同的理解和規範。不過,律制反映的是相對音高,或者說是音符間音高差距;而絕對音高,則只能如同“米原器”一樣,採用物理的方法來確定調值。同時,能反映出律制的樂器,也一定具備定調的特質,尤其是大型、特大型的樂器。因此,一件更權威的樂器,將起到更決定性的作用。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在中國的古代,“樂”是一種承載儒家意識形態的規範和制度。雖《樂經》亡佚不傳,但仍有其它充分的證據,來證明音樂是有當時的“國家標準“的。

比方說,中華文明的瑰寶——公元前433年左右(戰國早期)製造的,著名的曾侯乙編鐘: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曾侯乙編鐘出土於湖北省,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它被認為具有身份象徵作用,它的規模、製造工藝決定了它的“國器”身份。除了它的象徵意義和實際演奏功能,編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定調:曾侯乙編鐘是我國十二樂音體系中最具有半音音階關係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調樂器。

西方對於標準音高的歷史定義,也是器物先行。1711年音叉被髮明出來之前,標準音高的確定,和教堂使用的管風琴有著相當大的關係。低的如1700年法國里爾採用a1=374赫茲,高的如德國北部教堂在1619年出現過 a1=567赫茲,兩者相差五度之多。音叉的發明和普及,才真正使得標準音高的規範得以統一和普及。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歷史上的標準音高定義不盡相同:

在19世紀前,人類並沒有在標準化音高上下過很大的努力,因此在歐洲內音高的標準差異極大。這個差異不只存在於兩國之間或兩個時代之間,甚至在同一個城市中都有可能不同。舉例而言,一個17世紀的英國教堂管風琴,使用的音高可能就比同城市中平民使用的鍵盤樂器低了五個半音。

自H。珀塞爾到L。van貝多芬,包括巴赫、J。海頓和W。A。莫扎特等在內的時期裡,a1的音高約在 415~429赫茲之間,稱為古典音高;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浪漫主義時期,樂器製造隨著科學的發展、工藝的改進以及人們崇尚明快嘹亮的音色等原因,a1高達455赫茲左右

1834年,德國斯圖加特物理學家會議定 a1=440赫茲;

米蘭拉斯卡拉歌劇院在1856年左右的音高標準為a1=451赫茲;

倫敦愛樂協會的音高標準曾一度到達a1=452赫茲;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1880年,歐美最負盛名的斯坦韋鋼琴以 a1=457赫茲定音。

西歐的音高標準自19世紀晚期趨向統一,法國在1859年以a1=435赫茲定為法定標準來實施,1885年維也納國際會議把它定為“國際音高”;

1939年倫敦會議決定恢復斯圖加特會議結果。

今稱a1=440赫茲為“第一國際音高”,稱a1=435赫茲為“第二國際音高”。

以上提到的定調,只是標準音高絕對值的確定;而相對音高的確立,要牽涉到一個更大的話題:律制的形成。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所謂八度,就是頻率呈現雙倍的兩個音高之間的音程。將八度之間的音依照不同的方式劃分,其劃分方法就是律制的產生過程。

十二平均律,又稱“十二等程律”,是一種音樂定律方法,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中國明代音樂家朱載堉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首次提出“新法密率”(見《律呂精義》、《樂律全書》),推算出以比率將八度音等分為十二等分的演算法,並製造出新法密率律管及新法密率絃樂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樂器。

的值大概是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這個數字也是現代樂音體系中兩個相鄰音高的頻率倍數。

朱載堉當時找人做了一個超級大算盤,有九九八十一位。他計算出來準確到25位數字新法密率為:

正黃鐘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倍應鐘 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

倍無射 1。122462048309372981433533

倍南呂 1。189207115002721066717500

倍夷則 1。259921049894873164767211

倍林鐘 1。334839854170034364830832

倍蕤賓 1。414213562373095048801689

倍仲呂 1。498307076876681498799281

倍姑洗 1。587401051968199474751706

倍夾鍾 1。681792830507429086062251

倍太蔟 1。781797436280678609480452

倍大呂 1。887748625363386993283826

倍黃鐘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德國作曲家巴赫於1722年發表的《平均律鍵盤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n Klavier,中文意思是“完美調音的鍵盤樂器”),有可能就是為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所著。以下這個珍貴的影片,內容是格倫·古爾德( 加拿大鋼琴演奏家,以演奏巴赫樂曲聞名於世。)使用古鋼琴來演奏賦格曲。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以上就是對於音樂史上定調方式的簡單介紹。

關於原問題中提到的 現代人演奏或演唱古代的樂曲,要做怎樣的變換才能準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同時期同一調值、同一律制的樂器,或透過改裝現代樂器、移調的方式,而得以儘可能準確復現。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

人聲能在多大程度上和標準音調一致、歌唱家們在自己最擅長的音域內演唱時的音準是否能像樂器一樣準確,都取決於個體差異,樂感甚至臨場狀態。一般認為,最小可覺差(可被感受到的音高變化量)大約等於五音分(也就大約等於半音的百分之五),但是其會隨著人耳可聽頻率的不同而改變,且同時比較兩個音高會更為精確。

(可以使用Audition之類的軟體來生成標準音高,據果殼辦公室小範圍調查,聽出音的相對高低差別比較輕鬆,但單獨播放時很難辨別5Hz的差別。)

ISO為何將全球音樂規定頻率統一為440赫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