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由 千葉菩提 發表于 旅遊2021-07-16
簡介進入大堂,感受到透過玻璃頂的自然光,現代的建築構造卻表達著紹興傳統建築文化中“天井”和“院落”的場所精神 ©趙強我們試圖透過古城府山腳下最具典型性的紹興飯店的改擴建提升工作,探尋“不一概而論保護”

凌霄閣是什麼意思

紹興飯店改擴建提升工程

建築的傳統性是一個隨著時間推進與歷史更迭衍變而生卻又不斷變化的產物,當我們的建築思想達到特定的時間節點與新的高度,“傳統”隨之演變,而當下的建築也得到了重構。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用“隱逸”的黑白“墨色”創造尋常景的空濛意境 ©趙強

府山,又稱種山、臥龍山,以盤旋迴繞、形若臥龍而得名,亦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為王19年之所在。山上文物古蹟眾多,經歷了紹興2500年的歷史洗禮,凝聚著紹興的城市記憶與文化,今稱府山公園,山下即是府山歷史街區。紹興飯店改擴建提升工程,南鄰府山,西近城市公園,東至城市廣場,北側府河自然隔開了城市道路,是府山歷史街區的核心。

紹興飯店成立於1958年,源起於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最早為韓御史別墅,後因韓氏快婿諸公旦在此讀書而稱快園,張岱的《快園道古》就在此問世,清代為道觀,清末民初,熱心人士在此創辦凌霄社,為無錢就醫的百姓就診,現“渡世津樑”石橋就是當年原物,現在的凌霄閣,作為紹興飯店的餐飲功能仍被使用,並已成為飯店內重要的文化線索。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總平面圖

按遠期規劃,紹興飯店佔地將達130畝左右,地形呈南北短,東西長。從既有或未來的交通狀況判斷,或者從基本的風水法則著眼,大堂南入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選擇,也因此自然形成了一條南北軸線。但從飯店的景觀現狀和功能展開而言,南北軸線絕非主要軸線,凌霄閣前庭院、知遇樓前水院、貴賓樓和6#客房樓之間的庭院形成了一條東西向景觀軸線,新建的大堂因此處於整個規劃區域東西、南北軸線交接之位,是一個能統領周圍建築的主要體量,也是未來整個飯店的核心。四坡頂加重簷所對應的建築體量相對於雙坡或單坡頂而言,更具儀式感和統領性。上層重簷玻璃頂的選擇,既基於紹興飯店建築風格演變具有歷史性變遷的特點,又能使新建築具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現代性。夜幕降臨時,我們期望透過大堂室內燈光的穿透,使之成為這個區域的核心,象徵了精神的領航和指引—— 尤其是俯瞰或者從山上的鳥瞰。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改造後的紹興飯店鳥瞰圖 ©章晨帆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建成後的新大堂總平面圖 ©章晨帆

與大堂設計不同,多功能廳位於飯店用地最接近城市的西側,雖北側一路之隔有著名的“大通學堂”,南側面對府山公園。但尺度不同,功能不同,處於飯店的位置不同,多功能廳具備呈現現代元素,反映當代建構技術的條件。建築前後形體差異化處理、線性的屋面交錯曲折、遮蔽其下大尺度的會議空間,弱化建築體量;高低錯落的幾組片牆,隔離了其內的輔助用房,同時被設計成暗示引導觀察路徑的重要節點。南側,透過對傳統屋面的解構與錯位重組,強調建築的縱向景深層次,透過視覺的水平延展,減弱對體量的實際感知,並使之融入府山公園的大環境。多功能廳的設計在消減體量緩和與周邊民居尺度環境的衝突的同時,營造和呈現了“山水意象”,使建築嵌入府山,長於歷史,表達詩意。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 ©趙強

城市始終是橫亙在設計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無論是哪一種型別的城市,都不是設計師所能夠輕而易舉進行操作的,因為它涉及到眾多的建築、流變的人物、無數的事件、歷史的變遷,擁有巨大的規模和深刻的複雜性。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南北軸線上的景觀石院 ©趙強

作為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紹興在城市高速的發展與建設中,儘管古城傳統肌理面積第二,佔比第二,是名城中的佼佼者,並且保留著最多的傳統場景和環境,但其寶貴的歷史與人文記憶也不可避免地漸趨被城市發展的物理環境所割裂。如何建立有秩序、有格調、有趣味,適宜於新一代年輕人聚集創業並以傳統文化為導向的紹興全城申遺和全城旅遊,創造生活便利的宜居社群和城市環境,是當前紹興發展並創立世界級文化之城的重要課題。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從環山路看新大堂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新大堂下簷屋面小青瓦部分的簷口起翹是對老大堂的呼應,而花格窗元素的運用是對紹興傳統建築元素的提煉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從凌宵閣前院看新老建築的和諧對話 ©趙強

在“凌霄閣”基礎上擴建發展的紹興飯店,以古樸典雅的建築群落,配以白牆黑瓦、曲徑迴廊、小橋流水、花木扶疏,具有濃郁的江南民居特點。經過60多年的發展與演變,建築風格呈現多樣發展的趨勢。凌霄閣,因此而成為紹興飯店緣起與發展的重要的文化線索。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進入大堂,感受到透過玻璃頂的自然光,現代的建築構造卻表達著紹興傳統建築文化中“天井”和“院落”的場所精神 ©趙強

我們試圖透過古城府山腳下最具典型性的紹興飯店的改擴建提升工作,探尋“不一概而論保護”;“對利用有底線”;“對開放有態度”的風貌改造與古城提升策略,努力守護修繕好傳統建築與場景的同時,遵循我們主張的“山水質有而趣靈”的紹興山水精神重塑原則,為古城的“山、水、城”的重構,提供一絲探討和貢獻。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入口雨棚柱腳是對紹興天井中石凳造型的演繹 ©趙強

建築設計是個持續性的解題過程,建築師對“傳統”的每一次解讀必將賦予其新的定義與詮釋。紹興飯店改擴建提升工程不僅在具體的“形質”上超越了酒店原有的格局,整體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重要的是,無論是大堂改造擴建還是新建的多功能廳設計,超越了建築本身,營造出符合府山和紹興古城所需要的新的山水意境,正所謂:“山水質有而趣靈”。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在這個東西與南北軸交匯的地方,我們選擇了能兼顧兩條軸線且有一定傳統儀式性的重簷四坡頂 ©趙強

針對複雜的城市空間,重構或重組傳統而獨特的“在地元素”,將傳統與現代的矛盾融入到建築體驗的每一個過程,而不是單純的復古或者重造。正是我們持續關注和理想所在。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從水院看大堂玻璃頂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西立面透視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西側立面雕花鏤空窗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北立面區域性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景觀石院的細節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景觀石院的細節 ©趙強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多功能廳室內 ©趙強

專案圖紙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立面圖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剖面圖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軸測圖

一座明代建築“凌霄閣” 成為該飯店內重要文化線索,濃郁的江南

細部

專案資訊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ACRC

地址:中國,紹興,越城區環山路8號

主創建築師:胡慧峰、董丹申、黎冰

設計團隊:彭榮斌、章晨帆、蔣蘭蘭、呂寧、藍文忠、秦鄖、張帆

建築面積:3080。64 平方米

專案年份:2018

攝影師:趙強,章晨帆,吳清山(影片)

合作方: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客戶:紹興市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紹興飯店

本文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ACRC 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權歸屬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ACRC 所有。

【專築網版權與免責宣告】:本網站註明“來源:專築網”的所有內容版權屬專築網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