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文化】去城隍廟坐幾號線李陽冰字少溫,生卒年不詳,生卒年不詳。

由 影視腦洞 發表于 旅遊2021-08-19
簡介附:篆書《顏家廟碑額》 李陽冰 西安碑林藏《拪先塋記》 唐大曆二年( 767年)李季卿撰,李陽冰書 碑殘,高 171釐米,寬79釐米

去城隍廟坐幾號線

李陽冰《城隍廟碑》

李陽冰字少溫,趙郡(今河北省趙縣)人,生卒年不詳。好古,善屬文,他曾為縉雲令、當塗令,集賢院學士,晚年為將作少監,韓退之稱曰李監是也。令當塗,李白往依之,贈以詩曰:“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

自秦李斯以蒼頡、史籀之跡,變而新之,特製小篆,歷兩漢、魏、晉至隋、唐,逾千載,學書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學中廢。陽冰生於開元,始學李斯《嶧山碑》,後見仲尼《吳季札墓誌》,精探小學,得其淵源,遍現前人遺蹟,以謂未有點畫,但偏傍模刻而已。嘗嘆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其以書為已任也如此。當世說者皆傾伏之,以為其格峻,其氣壯,其法備,又光大於秦斯矣。贊之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後千年有人,誰能待之?後千年無人,篆止於斯!”自陽冰後,雖餘風所激,學者不墜,然未有能企及之者。 其早年書法,字畫差疏瘦。到大曆以後所寫諸碑,為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李陽冰在唐代以篆學名世,評論者以為,得大篆之圓而弱於骨,得小篆之柔而緩於筋。

《城隍廟碑》 又稱《縉雲縣城隍廟記碑》,唐乾元二年(759)刻,李陽冰為本縣城隍祈雨有應之後撰並書。篆書8行,行16字,在浙江省縉雲縣。宋宣和間方臘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斷裂,文字殘缺。現存為宋宣和五年(1123)十月縉雲縣令吳延年根據搨片重刻,儲存得頗為完整,惟題記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蝕三字。此碑書法瘦勁通神,中鋒行筆,結體委婉自如,與所書他碑不同,有翻刻本傳世。歐陽修在《集古錄》中記載唐令李陽冰篆寫刻石的《城隍神記》一事:署理縉雲縣之後,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廟裡去找著了那塊石碑,摩挲再三,誦讀再四。石碑上圓下方,高五尺三寸,廣三尺五寸,碑文篆書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型瘦長,字高不足三寸,寬二寸餘。文曰:“城隍神,祀典無之,吳越有之。風俗水旱疾疫必禱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縉雲縣令李陽冰躬禱於神,與神約曰:五日不雨,將焚其廟。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與耆耋群吏,乃自西谷遷廟于山巔,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記敘禱雨、遷廟兩件大事,言簡而意明。

附:

篆書《顏家廟碑額》 李陽冰 西安碑林藏

《拪先塋記》 唐大曆二年( 767年)李季卿撰,李陽冰書 碑殘,高 171釐米,寬79釐米。14行,行26字。現存西安碑林。原碑唐大曆二年(公元767年)刻的。拪,是遷字的古字。因為李季卿迷信風水,把他祖先的墳墓,由灞河岸遷到風棲原。碑文即記此事。現碑系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姚宗萼等摹刻。筆畫比《三墳記碑》丰神尚差。

李陽冰 《般若臺銘》 篆書,高近4米,寬近2米,4行,每字長約40釐米。寬25釐米,在福建會城烏石山。全文24個篆字:“般若臺大唐大曆七年著作郎兼監察御史李貢造李陽冰書”在“般若臺”三字之下,刻有“住持僧惠攝”5個楷書小字。般若臺即一巨大岩石,據傳古有沙門持般若經於此,日不釋手,因是得名。李貢就此造般若臺,並把李陽冰的題篆鐫在巖上。

此為李陽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筆致屈曲迴環,變化開闔,龍蛇盤踞,飽含蒼勁之力,雄渾之氣。寫篆書,圓活姿媚易取,勁利豪爽難得,李陽冰兼而有之。無怪當時人求他篆寫碑額,以莊嚴其容,壯大其勢。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推崇說:“篆書大者唯有少溫‘般若臺’,體近咫尺,骨氣遒正,精采衝融,允為楷則”。曹學佺讀了《般若臺銘》後,情不自禁讚歎:“當塗稱四絕,巖頂跡蕭疏。雖勒唐人筆,實為秦代書。完全無斧鑿,密爾有禪居。珍重山靈意,寧愁蘚剝餘。”

上個世紀70年代被毀壞。現在烏山清冷臺能看到的是根據拓片刻寫的複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