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旅遊2021-08-23
簡介在公司和物探處的大力支援下,為承擔此次專案施工任務的2322隊配備可控震源29臺,各種車輛裝置124臺,人員712人,在生產、技術等關鍵崗位執行人員雙配置,以打造“精品工程”為目標,全力推進

黃角樹油田到底在哪裡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陰山之南,烏蘭布和沙漠以東,因為黃河水漲水落,形成了一片開闊的荒漠平原過渡地貌。

2021年年初,在

臨華

1X井、興華

X

井喜獲高產油流後,

磴探1X井

再傳捷報……

伴隨著勘探目標的相繼突破,中國石油華北物探處緊跟中石油華北油田公司

“河套盆地百萬噸油田建設”

宏偉目標,再次踏上這片熱土,開啟扎格三維地震採集專案運作,在荒原大漠上叩響地宮,播撒希望……

1、聚力而上,奮楫向前鑄造精品

黃河九曲,第二曲在磴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形成了一面沙漠、一面平原的獨特地貌,扎格三維專案猶如一座橋樑,精巧地連線起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

扎格三維專案

是華北油田公司提出在河套盆地建設百萬噸油田目標後部署的第一個勘探專案,也是華北物探處“十四五”開局之戰,承載著油田公司的厚望。

專案自2020年11月部署,即受到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華北油田公司和東方物探的高度重視,華北油田公司和東方物探成立聯合專家組,駐隊現場把關試驗方案,多輪次分析試驗資料,

先後3次

向集團公司彙報,確定採集引數。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專案

啟動前,華北油田公司主管勘探的副總經理和勘探部負責人到施工現場瞭解專案前期準備情況,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提出

“打好四個進攻仗”

的總體要求。

承擔專案施工任務的華北物探處高度重視,對專案實行升級管理,成立了以處領導為前線總指揮,技術、裝置、安全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巴彥專案前線指揮部,負責專案的推動和協調工作,全力以赴為華北油田公司在河套探區打造未來重要資源接替區做好服務。

1月8日,專案正式啟動。

在公司和物探處的大力支援下,為承擔此次專案施工任務的2322隊配備可控震源

29臺

,各種車輛裝置

124臺

,人員

712人

,在生產、技術等關鍵崗位執行人員雙配置,以打造

“精品工程”

為目標,全力推進。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專案採集引數確定之日起,留給扎格三維專案的黃金運作時間不足

60天

,這就要求專案人員必須在非常之時下非常之功,在短時間內完成採集裝置、車輛震源的集結和檢修工作。

戰鼓催征馬蹄疾,揚帆奮進正當時

。潑水成冰的季節裡,大漠中一輛輛震源車輪番作業,田間地頭裡一個個紅色身影穿行其間,物探人在這個冬天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成為荒蕪大地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2、東方智造,新型裝備保駕護航

扎格三維專案工區涉及

11個

鄉鎮,

321個

村莊,包蘭線鐵路、G6京藏高速、G110國道穿越工區,給專案運作帶來很大難度。

針對複雜的地表條件,公司協調

25088道

G3I採集裝置和

29554道

自主研發的eSeis無線節點採集裝置,為專案安全、優質、高效運作提供了堅實的裝置資源支援。

eSeis2.0

是公司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高度整合的無線節點採集儀器,實現了採集站、電源站、檢波器的三合一,具有精度高、整合高、質控強、搜星強、成本低的獨特優勢。

與常規採集裝置相比,該裝置在超低溫環境下穩定的工作狀態,不僅減少了放線作業人員的配置數量,而且大幅降低了放線工勞動強度,縮短了室外作業時間,提高了作業效率,非常適合河套地區的冬季施工環境。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為了

確保節點裝置發揮最大的效用,2322隊按照需求對節點裝置的場地進行了規範化建設,根據功能劃分為節點資料處理辦公室、充電下載區、交接清潔區、升溫區和完好區等專業區域。

同時對相關管理、操作人員進行了專項培訓,從上櫃充電、野外佈設、

QC

收取、出入庫統計到裝置維護,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專案採用具有云計算虛擬化、高效能計算、分散式儲存、大資料處理功能的華為FusionServer V5專業伺服器,滿足節點裝置資料高速下載需求。配置了一體化可視機櫃,為資料儲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工作環境。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精心選配採集裝置的同時,依託公司一體化技術協同保障優勢,扎格三維專案儀器維護、震源維護、採集作業等一體化協同技術人員配置達到

14人

,大大強化了一體化技術支援力量。

各路支援人員對儀器裝置狀況隨時監控,對異常狀況實現快速反應、

24小時

全天候保障支援。

3、精心運作,矢志找油勇擔使命

“深耕河套叩地宮,助力巴彥新突破”

,寫在扎格三維專案營地的這句話,是參與專案全體員工的心聲。

專案

工區涵蓋農田、沙化地、水域、林地……地表條件複雜多變,對施工質量提出了巨大挑戰。

為此,2322隊嚴格按照公司質量管理工作要求,以體系為主線,以過程管理為重心,建立甲乙雙方三級質量監控工作程式,應用PDCA迴圈工作原理,確保資料採集質量。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由於

專案採用低頻可控震源激發,為了實現接收效果的最佳匹配,扎格專案選用了高靈敏度

5Hz

單隻檢波器。

單隻檢波器對埋置要求比較高。河套地區乾燥、風大,工區內的漫灌農田凍土層厚度達1米左右,檢波器打孔成孔難度增大。

透過多次檢波器埋置效果測試,2322隊制定了

“打好孔、深插直、壓實線”

三步作業法,配置

68套

汽油打孔機,使用助插器確保檢波器頂蓋處於地面以下

10釐米

,抗拉力大於

2公斤

,同時用不小於

2公斤

的沙袋壓實引線,有效降低了大風對資料的影響,保證了檢波器與地面的“體耦合”。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借鑑以往節點專案運作經驗,扎格三維專案採用

“節點儀器+G3i”

混採技術實現資料品質監控。

在節點儀器區域每間隔

10條

左右排列,鋪設

1條

有線儀器外設,保證每一次激發都可以實時監控原始資料品質情況。

20個

巡線組,每個小組每天步行

10餘公里

,在採集前對每一道節點裝置狀態進行巡查確認,及時替換狀態不正常的裝置,保證資料接收品質。

資料解釋人員在採集現場同步開展工作,對第一手資料進行評價分析,保證原始單炮品質。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複雜

的工區地表,也對專案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2322隊經過反覆踏勘,結合工區主要風險,制定了重大風險防控方案、《過冰面作業管理方案》《夜間作業管理方案》等

5個

專項管理方案,嚴格落實風險防控責任。

工區內共分佈有

6條

二級渠,

2562條

三級渠及

8274條

四級渠,地勢雖然平坦,但是給交通安全帶來了不少隱患。

2322隊從防禦性駕駛培訓入手,透過嚴格的把關和培訓,利用班前會、駕駛員安全會等方式,提示駕駛注意事項。此外,透過

GPS

監控平臺,對駕駛員超速、超範圍行車進行實時監控,嚴格違章行為處罰,確保專案交通管理全覆蓋、無死角。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4、

攻堅克難,勘探鐵軍盡顯擔

滾滾黃河,滋潤著河套地區萬畝良田。每年冬季來臨,透過三盛公水利樞紐引入的

47億

立方米黃河水都要透過四通八達的溝渠,漫灌進入田地——這是扎格三維專案所在地的傳統做法。也正是這一做法,為物探施工贏得了寶貴的視窗期。

厚實的凍土層,不僅有利於地震波傳輸,提升採集資料品質,而且便於震源行駛。

一旦溫度上升,動土開化,重達

數十噸

的震源車將在農田地裡寸步難行。

因此,要把寶貴的時間視窗期用好,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專案運作效率。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最佳化震源行駛路線,是專案提速提效的有效做法。

為最大限度提高震源作業效率,減少繞路花費的時間。解釋人員對工區進行了精細踏勘,透過軟體偏移、人工最佳化、精雕細刻三道工序,按照

“橫成行、豎成排,走直線、少拐彎”

的原則,統籌組合炮點設計,在符合技術要求前提下,形成有利於震源行走的炮點設計方案。

依託公司技術支援,在地震初至波拾取工作中引入

AI

技術,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最佳化組合、自主特徵學習,建立適合於不同地質特徵的地震初至波拾取的深度學習方法和模型,智慧地自動識別和修正異常初至。 這項技術將以前需要

幾個人

甚至

數十人

參與的工作,減少到

1個人

1臺工作站

就可完成,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拾取初至的準確度,拾取效果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認可。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在節點資料管理方面,華北物探處以做好節點裝置

“金牌管家、貼心保姆”

的態度,自主研發了eSeis節點儀器野外使用健康狀態管理系統。在專案中,巡檢人員對在巡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節點,透過手機同步填寫相關資訊到健康狀態管理系統,節點巡查管理員可以透過系統後臺實時檢視野外節點巡查工作的狀態,檢查巡檢工作情況,規範巡查作業。

同時,該系統還可以對站體故障的原因進行彙總分析,找出主要影響因素,方便維修人員精準維修、檢測。

另外,針對巡檢人員的工作量設計了視覺化評價指標圖,大大減少了人工統計工作量的時間。

下一步,系統還將在站體軌跡追蹤、故障節點精準健康狀態評定、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方向繼續完善,為公司全節點時代到來貢獻更多的

“華北智慧”

5、

黨建引領,攜手同心砥礪前行

扎格三維專案一共有黨員54人,在專案運作中,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廣大員工勇挑重擔,搶在前、爭實效、做典範。

1月6日,一場寒流席捲北方大地,磴口地區氣溫驟降。

面對到隊的上萬道檢波器需要測試,黨員突擊隊在

零下20多度

的寒風中,完成所有檢波器的測試工作。

手凍僵了,臉凍紅了,大家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沒有一個人提前退出。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黨建工作與專案生產深度融合。

2322隊黨支部將eSeis節點裝置的規範化操作、打孔裝置的科學化使用、解釋設計的數字化探索三個課題作為黨員認責攻關專案,提升黨員攻難關、解難題和創新方面的能力和作為。

冬季河套地區氣候寒冷,地震隊在埋置檢波器時遇到了兩個難題:

一是打孔難

。放線班黨員主動認責攻關。在以往施工經驗基礎上,完成鋰電池衝擊鑽打孔、四輪摩托衝擊鑽打孔、汽油機打孔裝置試驗,最終選擇了適合專案實際情況的汽油機打孔裝置,解決了難題。

二是收檢波器難

。由於晝夜溫差大,檢波器放入孔內,第二天會被凍得結結實實,很難再取出。解釋組、放線班的黨員設計了一系列試驗方案,最終選取了撒鹽和套塑膠袋的方式,並透過給檢波器加裝助拔繩,方便檢波器順利收取,加快了專案運作節奏。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針對制約專案高效生產的重點、難點,開展勞動競賽活動。

透過開展震源組“優勝機組”評選、放線班勞動競賽 “優勝團隊”評比、青年“創新能手”評選、“優秀班組長骨幹”評選

四項活動

,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河套盆地——找油人把希望種在了這裡......

“十四五”

新徵程已開啟,河套盆地勘探藍圖已繪就。

華北物探人瞄準助力

“打造礦權流轉示範區,建設百萬噸油田”

的新目標,以

“幹一個專案鑄就一個精品工程”

的奮進姿態,在這塊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播撒著希望,收穫著榮光……

圖文:沈家園 張彥彬 鄭楊 高巖

平臺編輯:王聰 李博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