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原】李立政《遊讀濟源》之:老子悟道王屋山

由 煮一鍋美食 發表于 旅遊2021-09-08
簡介四、老子悟道王屋山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

孔子生跡園是假景點嗎

老子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尊稱其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把老子神化了的道教符號,漢代之前的老子只是以思想家的面孔出現。東漢時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把道學稱為宗教,尊老子為道教的鼻祖,老子才成了神仙級人物。老子《道德經》的精華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遵循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相當於國家圖書檔案館館長)……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漢初關於老子去向的傳言不一,司馬遷作《史記》已不能確指,這就給欒川老君山說、西安樓觀臺說提供了空間。但這裡更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所撰《道德經》厚積薄發、博大精深,如果沒有深刻的實踐感悟,是不可能閉門草就的。據考證,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後來周朝王室發生內亂,於公元前515年(56歲)洛陽辭官,80歲(前491年)到函谷關,他辭官後的20多年究竟在何處隱居悟道?正是本文著力探討的問題。

一、老子身世與上善若水

文獻記載: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71年,宋國司馬老佐在收復彭城時,被楚軍暗箭射殺。老佐夫人逃到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不久生下一個男嬰。傳說其出生時滿首白髮,一臉老相,依父老佐名序稱其老子;又因兩耳垂大,號曰老聃;有說當年為庚寅虎年,人們呼之“小狸兒”。江淮間“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李耳”便成其名。還說其生於李子樹下,兩耳垂肩,滿臉皺紋,指樹為姓叫他“老子李耳”云云。

李耳自幼聰慧,初學於精通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成年即到周都洛陽太學深造,天文、地理、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後被薦入守藏室為吏(一般官員),又三年遷任守藏室史(掌管記載史事官員)。春秋時尊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李耳居週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因此人們皆稱其為“老子”。

孔子聞老子博學多才,欲拜為師。孔子去周求教,辭別時老子送至黃河之濱,孔丘見黃河之水奔騰不息,如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此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觸發了他對水的深入認識和研究。

老子辭官後,先回故鄉在老君臺講學,又至梁(今河南開封)、至沛(今江蘇沛縣)。當時,江、河、淮、濟並稱天下“四瀆”,《尚書·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濟水的神奇激起老子的特殊興致,就來到濟水與黃河交匯的溫縣東口詳細考校。當老子親眼目睹濟水穿越黃河在對岸又清水復出時,他頓時感悟到濟水的神奇與偉大:濟水清清,緩緩暢流,黃河渾混,奔騰咆哮,而濟水能越河而不濁,洑流而向前,就感悟唯有濟水“上善……幾於道”,夏、周朝廷祭祀濟水的國家大典都在濟水之源舉行具有莫高莫大的意義。《道德經》五千餘言八十一章,始終沒有提及山,卻有十一章在講水,概山陡峭崢嶸而水平和性柔,體現了水在道教志向深遠的理念中的象徵意義。

東口有玉皇廟,近年,溫縣東口村從地下挖出一大一小兩尊相貌類似的石像。後來又出土兩通清代乾隆年間的石碑,記載“吾鄉古有太清觀,坐落兌方,形勢高聳,殿宇輝煌。又有濟流一水,經王屋而南下注於茲,曲曲環抱左右……此誠太清觀之大觀也。”“玉皇廟內有老君殿一座,建立不知始於何代……然殿宇難以革故,而神像猶存。”有關考證認為,兩尊石像為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太上老君雕像。古往今來,當地一直流傳這裡是老子在濟水岸邊的第一個隱居地。

二、老子西行與孔山沁水

東口村附近還有個古老的相逢村,傳說還是孔子周遊列國時拜會老子的地方。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想入仕做官卻處處碰壁,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末年始終不得如願。公元前493年,孔子因在衛國不得重用,又計劃西行,去晉都曲沃拜見正卿趙簡子(即趙鞅)。當他得知老子在濟水沿岸考察時,便又到陽落山下相見,再次求教。老子面對濟水平地湧泉因感而言: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遵循事物發展規律)之益也。孔子聞言似有所悟,然後告辭老子,就從野王(今沁陽)北上,行至天井關,發生了著名的“項橐攔車”故事,於是孔子只好“車給城讓路”了。明代學者王世貞《適晉紀行》稱:天井關石崖見刻“孔子回車處”,現在山西澤州晉廟鋪鎮攔車村仍有“孔子回車之轍”碑,可見孔子到此不為虛言。後來孔子沿太行山下一路西行,過少水(今沁河)見山巔有洞,南北通明,曰:莫非孔山乎?遂改“窟窿山”為“孔山”。行至黃河八里衚衕,聞竇鳴犢、舜華二賢士被趙簡子殺害,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因此就不再到晉國去了。

老子在溫縣東口村隱居了一段時間後,便騎著青牛沿濟水西行探源,不想卻在軹城東側被金線河擋住去路,河水金光映日,清碧見底,無船無渡,這時河內浮出一個巨大烏龜,順從地馱著老子與青牛過了金線河。老子驚奇,莫非濟水乎?繼而釋然,非也。說話間突然雷電交加眼看暴雨將至,老子急忙騎上青牛匆匆趕路。原來這太行山之南、黃河以北古稱南陽,是公元前635年春秋霸主晉文公賞給首功之臣趙衰的封地,當時仍由其六世孫趙簡子管轄。過了金線河,便是軹城的趙衰墓及玄壇廟(這裡原是趙氏祖廟,今稱龍泉觀),老子急忙進廟避雨,青牛留在廟外吃草(此地現名青牛牧草地)。廟內煙燻繚繞,進香人絡繹不絕。老子注目先賢像,隨於廟祝相見暢談。經2500多年曆史演變,金線河雖然早已不見蹤影,但東天漿、西天漿兩村之間的“龜板橋”地名猶存,老子過龜板橋悟道太玄廟傳說還有。現在趙村龍泉觀正殿為老君殿,龍頭古碑碑首雕刻老子坐像,廟前仍稱青牛牧草地。

次日雨過天晴,老子在廟內為趙氏先祖敬過香後出門,發現廟宇北方山峰巍峨,白雲繚繞,便騎青牛前去探個究竟。這裡是一條河流的出山處,只見兩岸斷壁如削,幽谷碧波盪漾,老子脫口讚道:“好一個沁人肺腑的地方!”這條河古稱少水,後來改稱“沁水”了。後來酈道元在《水經注》裡記載:“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耆舊傳》雲:自然成著,非人工所就……《春秋》之少水也。”相傳當年孔子乘車、老子騎牛先後在此經過,至今孔山洞兩側留下老君頂和夫子坪兩處景勝,洞內車轍、牛跡,為儒、道爭勝之佐證。後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在沁口鑿山開渠,因以枋木為門,故稱秦渠枋口,歷史上即為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有“河朔江南”之譽。漢高帝二年(前205年)在沁口設沁水縣,存續750餘年。

三、老子參訪濟水源頭

其實,在《國語》《左傳》《史記》《列子》《莊子》等重要歷史典籍中,均不見老子行蹤的詳細記載,說明老子辭官後確實要做一個真正的隱君子,因此地方史志、民間傳說及所留覓跡就顯得彌足珍貴。老子在孔山觀沁水龍蛇而下,感悟頗多,而後離開沁口繼續西行,去原城察看濟水源頭。

原城曾為夏王朝的都城,三面環山,山下龍潭、珍珠泉、萬泉寨等眾泉齊湧,完全符合古代象形文字“廠下三泉並出”的特徵。《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導沇為濟,三起三伏,非常神奇。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十八年遷於原”,大禹的子孫不忘祖上治水的偉大功德,在濟水源頭建立都城祭祀濟水神。

《列國紀聞》還有“襄子嘗居原”的記載,說明春秋時期“三家分晉”之前,趙簡子將原城交由其子趙襄子(即趙毋恤)經管。當年趙氏家族對濟水源頭的治理可謂功勳卓著,曾經在湨水岸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史稱“湨梁”。《爾雅》說:天下“梁,莫大於湨梁。”公元前557年,諸侯在此舉行了“湨梁會盟”。趙毋恤是趙鞅的庶子,為人低調卻被立為太子,得到老子的欣賞。老子是一個隱士,史料未見他與趙鞅、趙毋恤父子交往的記錄。

老子在濟水源頭,親身體驗了平地湧泉的壯麗景觀:太陽出來,只見濟水遍地湧金,聚窪成池,霧氣氤氳籠罩池面,迷迷濛濛猶若薄紗;當晨曦初露,旭日東昇,橘紅霞暈大似車輪,妙如美女出浴,風姿秀逸,跳躍升騰,無不令人歎為觀止!老子慕濟水這種來去無蹤、方圓無形、清靜無為的特質,來這裡觀賞。到了千年以後的唐垂拱元年(699年),250多名隴西李姓後裔在濟水附近修建規模宏大的“奉先觀”,還立了“大唐宗姓太上老君石像碑”祭祀先祖老子李耳仰慕濟水,在濟水岸悟道的聖蹟(以後道教改作奉仙觀)。清代葉昌幟《語石》譽其“文章宏瞻,書筆遒美,為唐代道家碑碣之冠”。

四、老子悟道王屋山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春秋說題辭》曰:濟,齊也。”《爾雅·釋言》:“齊,中也。”古時候“齊”通“臍”,引申為中央,濟水也即“天下之中”的地臍之水。老子騎青牛尋根溯源,沿“軹關”古道,過“封門天險”直奔濟水之源的王屋山。

王屋山位於洛陽北部百餘里,勢雄氣壯。濟水由大禹從河東垣縣導沇水而來,成出於王屋山下的地臍之水。女媧伏羲曾在王屋山下築鳳城,建都於此,至周代,朝廷仍將祭祀伏羲與濟水之神視為一體;禹都陽城,樊山仲封陽樊;帝羿代夏,少康又在此建都中興,帝杼居原。王屋山從伏羲到周代,帝之更居,歷數千年而不衰。王母臨天壇,黃帝匡社稷,真是名副其實的王者所居之山。

軹關陘稱“太行第一陘”,黃帝祭天、大禹治水、周穆王西行、晉文公勤王都走過這條路。在王屋山下,老子獲悉商湯禱雨桑林時,曾問尋開山修路的故事(後載《列子·湯問》)感觸很深。一般認為老子主張道法自然、清靜無為,而築路講的卻是不安現狀、大有作為,似乎相互衝突。其實,這是對《道德經》的一種誤解。《道德經》裡反覆講到“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強調的是按客觀規律辦事,不亂干涉、不瞎折騰;“有為”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實現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正是列禦寇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將道家“無為而無不為”思想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崑崙乃萬山之祖”,故我國古代十分推崇崑崙。西周《道經》有“中嶽崑崙”的觀點。東漢宋均注《河圖括地象》說:冀州,崑崙之山也。禹劃九州,河東、河內為冀州,表明崑崙就在濟水之源的王屋山區。相傳老子在周靈王太子王子晉修道的華蓋峰下,看見山間湧出一股清泉,有牧牛老翁呼孫為祖奶做飯擔水,聯想當地“年且九十”的老愚公仍在搬山填海,深感長壽之人得益“天長地久”之水,才知此泉稱作“不老泉”的道理。老子把入山時砍的手杖插到泉旁草地,手杖竟奇蹟般長出枝芽(銀杏現代大多仍為扦插繁育),曉得這裡便是他夢寐以求的風水寶地,於是就長期隱居下來。紫金崖下太乙池,“深可數尺,千人飲之不耗,經年不汲如故……伏流其下,東為濟水”。即是傳說中的濟水之源。“其泉次南有一巖,曰‘紫金堂’,昔軒轅黃帝駕憩於此”。王屋山主峰古稱瓊林臺,聳入太虛,上達於天。史料記載黃帝曾在此設壇祭天,故改稱天壇峰。天壇山頂古木參天,鳥語花香,傳說老子在東天門看到黃帝所贊古松,遂命為“御愛松”。《山水之源圖經》曰:王屋山“上則接於昆丘,下即侵於蓬島,最高者,首名天壇山也”。王屋山以天壇峰為中心,左日精右月華,前華蓋後五斗,這一峰突起、丘阜卑圍的拔地通天之勢,大有“唯我獨尊”的王者風範,道家將此峰譽為“道境極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王屋山自古以來就是道家理想的修煉場所。相傳人祖伏羲在王屋崑崙“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他發現北斗七星似天龍;又看到王屋山北斗坪如地龍,以天龍、地龍推演出先天太極八卦。軒轅黃帝統一華夏後三年的八月十五日,在天壇峰重會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術。“自此,每年八月十五日,四方善士雲集於此山。”周穆王十三年(前987年)由都城洛邑出成周,過黃河沿太行第一陘西行,上王屋崑崙會見西王母,觀增城、登天梯、遊懸圃、賞瑤池,樂而忘返。周靈王太子王子晉與師浮丘公在此修行,留下的華蓋峰、鶴憩臺等遺蹟。上述這些,對決心歸隱修道的老子自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於是上天壇悟道、煉丹。唐代道士李歸一撰《王屋山志》載:“煉丹池在王屋山天壇上,週迴三十步。相傳老子煉丹於此,故名。”明代李濂《遊王屋山記》有:“觀軒轅黃帝御愛松……又觀老子煉丹池,上有老子祠,古碑存焉。”王母洞明代嘉靖甲子(1564年)碑刻記載:“竊聞天下洞天也,莫過於清虛小有,世間仙境除非若王屋名山。天壇頂上乃老子煉丹之所,王母洞中是聖母修道之場。此處錄不盡舉,前朝軒轅、穆王重慶……”現在天壇峰頂,仍保留有老子祠、老子悟道處、老君煉丹池等歷史遺存;人跡罕至的晉豫交界五斗峰上,也有老君庵(又稱老君堂)等古蹟。尤其是《道德經》中關於看到王母洞自然形成的洞門,感嘆這裡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的感悟性描述,就是受啟於天壇峰後的王母洞。南北朝庾信有詩為證:“洞靈尊上德。虞石會明真。要妙思玄牝。虛無養穀神。”王母洞位於天壇峰與五斗峰之間紫金城下的大石龕中,崖壁洞窟有上下兩個洞口,外部酷似女陰,內部血脈、子宮俱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使山谷中這個神奇、神秘、神聖的洞穴的無窮魅力永恆長存:此乃真正生命之源、天地之根、萬物之本!“道書載其‘週迴萬里,深邃莫測,潛通瑤池’,傳為西王母修道之所”。身臨其境不由頓生敬畏之心。

河上公是我國第一個為老子《道德經》作註釋的人,由於他也是一個隱士,故無名無姓,歷史上只說他是黃河邊上一個智慧老人。近年經過研究考證,河上公姓芮,為戰國晚期末代芮伯,河南濟源人,芮村至今還留有芮伯封土冢(古代《濟源縣誌》有載)。河上公多年隱居在王屋山下的黃河八里衚衕“丈人龕”,其生活年代距老子不遠,自然對老子王屋山悟道比較清楚,為《道德經》作注最具權威。河上公授漢文帝素書《老子道德章句》二卷,開啟了西漢初期數十年“文景之治”。

道教是我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司馬遷說:“黃帝者,學者之共術也。”裁定中國文化的淵源從黃帝開始,到老子五千言《道德經》面世,後人遂稱道教為“黃老之學”。到了唐代,司馬承禎被唐玄宗尊為“全國道教首座”,並於唐開元十二年(724年),命其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修道,自此王屋山道風更盛。這樣在唐代數十年間,王屋山相繼增修擴建了紫微宮、陽臺宮、清虛宮、總仙宮、靈都觀等規模宏大的道教宮觀,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道教活動中心,被尊為“天下第一洞天”。

(原載《道學研究》)

附:老子在王屋山相關景點

老子觀水處

《道德經》五千餘言、八十一章,沒有提及山,卻有十一章在講水。相傳老子在洛陽辭官後,先回故鄉在老君臺講學,然而他絲毫沒有淡忘對濟水的興致,便到王屋山下的濟水與黃河交匯處——溫縣詳細考校。當老子親眼目睹濟水穿越黃河在對岸清水復出時,頓時感到唯有濟水誠為“上善……幾於道”。

溫縣東口村距濟水入河處不遠,近年從地下挖出一大一小兩尊相貌類似的石像。後來又出土兩通清代乾隆年間的石碑,記載“吾鄉古有太清觀。”“玉皇廟內有老君殿一座……神像猶存。”有人認為,兩尊石像為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太上老君雕像。

●老子與孔山沁水

東口村旁邊有個古老的相逢村,傳說還是孔子周遊列國時拜會老子的地方。公元前493年,孔子因在衛國不得重用計劃西行。當他得知老子在濟水沿岸考察時,便又相見再次求教。

老子在溫縣東口村隱居一段時間,便騎青牛沿濟水探源,在軹城金線河過“龜板橋”,拜趙衰墓及玄壇廟(今稱龍泉觀)。現在趙村龍泉觀正殿為老君殿,龍頭碑首雕刻老子坐像。

當年孔子乘車、老子騎牛先後經過孔山,老子騎牛上了孔山,現有老君頂,孔子在孔山下平坦處歇息,現有夫子坪,兩處勝景遊人瞻仰不絕。孔山洞內車轍、牛跡,都為儒、道爭勝之佐證。

●老子與濟水源頭

老子在濟水源頭,親身體驗了濟水平地湧泉、清靜廉潔、來去無蹤的特質,認為是水存於世的最佳境界。千年以後的唐垂拱元年(699年),250多名李姓後裔在此修建規模宏大的“奉先觀”,祭祀先祖老子李耳(以後道教改作奉仙觀),其中“大唐宗姓太上老君石像碑”為唐代文物。清代葉昌幟《語石》譽其“文章宏瞻,書筆遒美,為唐代道家碑碣之冠”。

●老子與愚公移山

老子西出“太行第一徑”軹關,在王屋山下獲悉商湯禱雨桑林時,曾尋訪愚公築路故事(後載《列子·湯問》)感觸很深,於是在《道德經》裡反覆講“無為而無不為”。正是愚公築路故事,充分體現了愚公大智若愚,將道家“無為、無不為”思想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老子手植銀杏樹

天地聚靈氣、日月孕精華,王屋山不老泉養育了千年銀杏樹。相傳當年是老子歸隱王屋山,把進山時砍的柺杖插在泉邊,奇蹟般生根發芽(銀杏樹現代仍釆用扦插繁育)長成了銀杏樹。此樹經歷2500年之久,已成現在我國“五大銀杏樹”之一,粗壯有“七摟八柺棍”,還仍然生機勃勃。老子道祖之杖是神樹,能預示乾坤社稷變化大事,具有莫大靈驗。

銀杏俗稱白果,雄雌異株,壽命極長,為中生代孑遺生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王屋山這棵銀杏樹,高達45米多,樹圍近10米,距今2500多年仍生機勃勃,單株能夠結果,非常神奇並靈驗。被譽為“千年神樹”。

●天壇峰老子祠

王屋山為老子長期隱居悟道的地方。研究表明:老子出生在鹿邑,做官在洛陽,著書在函谷關,而隱居悟道則在王屋山。老子《道德經》的一些重要觀點如“上善若水”“玄妙之門”等,即受啟於濟水源與王母洞。歷史上王屋山曾留下老子祠、老子悟道處、老君煉丹池及五斗峰老君堂等遺蹟。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河上公,即是濟源人週末芮伯深知老子的道的深遠,故能作出《道德經章句》。

把老子奉為太上道德天尊,俗語是太上老君。這是道教神化老子的產物。東漢張道陵建立“五斗米道”,將老子當作開山鼻祖,尊為太上老君或太清道德天尊,是“三清”中受到最多香火供奉的神明。老子所著《道德經》,也被作為道教經典流傳於世。現老子祠牆上繪有“老子悟道圖”和“老君煉丹圖”。

●河卵石刻道德經卷

2017年3月12日,在老子誕辰2588週年之際,文旅集團在王屋山道境廣場新建由5210塊河卵石雕刻的《道德經》,展示老聃唯物辯證思想。文字石刻形若蒼龍,即指老子龍也;狀似如意,借喻道益人生;更像春蠶,寓意老子悟道王屋山,如蠶之成長、成熟、吐絲三個階段,以彰顯王屋山對《道德經》成書的作用。經卷釆用原石(天然河卵石)、原土(當地黃土埂)、原版(唐代景龍碑體)、原創(老子悟道王屋山)、原注(河上公道德章句),道法自然、返璞歸真。經牆構築元素,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全長101米,表示老子在世101歲;高8。1米,代表《道德經》81章。石刻道德經卷設計獨具匠心,製作工藝講究,堪稱文化藝術精品。

作者簡介:

李立政,河南濟源人,現任市旅遊業協會會長、市文旅集團文化總監。

從事旅遊工作30多年,在歷史文化研究與旅遊景觀開發相結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與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兒?

》《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主編《趙姓簡史》《中華趙姓發跡地-河南濟源》,還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論文,在國內外報紙和學術刊物發表,為濟源旅遊發展和景區景點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支撐。

稽核:文子 | 責編:王芳 |

編輯:玉川子 | 圖片:網路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大河文學”(ID:

daheliterature);

首席法律顧問:河南北法律師事務所楊勝利律師

;編輯微信:dahewenxue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