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由 塵世曉書僮 發表于 旅遊2021-09-11
簡介辛棄疾的詞意境高遠,這首《清平樂·謝叔良惠木樨》正是寫於青年時代,具體的創作時間是公元1164年(隆興二年),當時辛棄疾只有24歲,在江陰籤判任滿後,長時間在吳江流浪,這個時期正是詞人希望大展宏圖,去實現人生理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鬱

金桂的拼音怎麼拼寫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古人對於桂花也是情有獨鍾,宋朝有很多的詞人都描寫過桂花,其中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寫得最為巧妙,整首詞以詠物抒情為主,並且是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從而託物抒情,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特別是那兩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更是寫出了桂花的個性,以及詞人對於桂花的喜愛。

桂花淺黃而清幽,成為了一種比較獨特的花,每當到了秋天,桂花就會開始綻放,開出來的花,看上去儘管並不是很顯眼,可是桂花由於其獨特的個性,成為了文人筆下的寵兒。李清照的詠物詞,正是借用桂花來描寫,不僅僅只是描寫桂花,同時也突出人其晚年的真實的生存狀態。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那麼除了李清照之外,還有南宋另一位大詞人辛棄疾,在其名篇《清平樂·謝叔良惠木樨》一詞中,也是在詞中突出桂花的形象,還有個人的悲痛之苦。稍稍熟悉歷史的都知道,辛棄疾所處的時代,整個南宋帝國已經是搖搖欲墜,作為一位愛國詞人,辛棄疾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在前線與士兵並肩作戰,只是時運不濟,後人被人彈劾,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明月團團高樹影,十里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辛棄疾的詞意境高遠,這首《清平樂·謝叔良惠木樨》正是寫於青年時代,具體的創作時間是公元1164年(隆興二年),當時辛棄疾只有24歲,在江陰籤判任滿後,長時間在吳江流浪,這個時期正是詞人希望大展宏圖,去實現人生理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鬱郁不得志,為此悲痛萬分,在詞中感嘆身世之苦。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正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不順心,再加上各種繁雜的事物,讓辛棄疾始終是沉浸在悲痛之中,詞的開篇便是直接突出了主題,並且是用一種極為悲痛的口吻娓娓道來,回想起了年輕的時候在吳江的生活;少年時代曾經在這裡痛飲,想想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每次喝醉了酒,等到醒來之後,眼前就只有奔流的吳淞江。夜空中是一輪明月,還投下了桂樹的身影,即使是在十里之外都能夠聞到桂花的香味。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詞的下片則重點是描寫桂花,而且其描寫手法與李清照那首詞,可謂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桂花原本是很普通,只不過是有一點點的宮黃之色,卻是給人間送來了芬芳,讓世人能夠聞到桂花獨一無二的香味。也許桂花正是借了秋天的風露,從而讓香味飄散到了四面八方,以此於世人都偏愛桂花,讓它成為了秋天最美的一種花。在這幾句中,看似寫得很平淡,可是透過對於桂花的描寫,所反映出來的是詞人當時一種生活狀態,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使得句句都充滿了憂愁。

辛棄疾的詠物詞水平很高,表面上是在描寫桂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辛棄疾的一生其實是很悲苦,生於被當時金國所佔領的北方,可是為了實現人生理想,在少年時代毅然決然選擇離開北方,前往南方尋找機會。但是他又是非常不幸,儘管在戰場上很勇猛,卻是始終沒有受到重用,還一度被人彈劾,最終不得不再次選擇離開,去到偏遠的江西上饒隱居。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得辛棄疾在此後的生活中,一度是悲痛萬分,這一點在他詞作中就是體現。而這首詞就是其人生的真實寫照,由於悲苦只能是借酒澆愁,以此來排解胸中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