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行攝】薊縣獨樂寺,地藏殿是求什麼的薊州白塔全景圖,不容錯過!

由 圖說途話 發表于 旅遊2021-05-14
簡介右側一通是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維修白塔碑記,碑帽雕刻精緻,上篆刻“重修薊塔碑記”,碑身為《重修薊州觀音寺寶塔碑記》,碑文字跡清晰可辨

地藏殿是求什麼的

尋古白塔寺

薊州白塔全景圖。

品讀過獨樂寺的歷史傳承,在感嘆勞動人民無窮智慧的同時,我也更加期待接下來的參觀。出獨樂寺大門,沿塔西衚衕一直南行,在距獨樂寺300米處,還有一座遼代建築,這便是薊州白塔。

尋古白塔寺

白塔寺山門。

塔西衚衕,顧名思義就是位於薊縣白塔西邊的衚衕了。這條衚衕很安靜,來往行人不多。記得梁思成先生在他寫的《薊縣觀音寺白塔記》中記載:“登獨樂寺觀音閣上層,則見十一面觀音,永久微笑,慧眼慈祥,向前凝視,若深賞薊城之風景幽美者。遊人隨菩薩目光之所之,則南方里許,巍然聳起,高冠全城,千年來作菩薩目光之焦點者,觀音寺塔也。塔之位置,以目測之,似正在獨樂寺之南北中線上,自閣遠望,則不偏不倚,適當菩薩之前,故其建,必因寺而定,可謂獨樂寺平面配置中之一部分;廣義言之,亦可謂為薊城千年前城市設計之一著,蓋今所謂‘平面大計劃’者也。”由此可見,站在觀音閣最上層即可一覽白塔之壯麗。無奈現在已禁止遊客登塔,這個景色我是無緣相見了。

尋古白塔寺

於塔西衚衕中拍攝的白塔。

沿塔西衚衕走不多遠,耳聞一陣陣銅鈴之聲傳來,聲音清亮,無什節奏,但卻極為悅耳。轉過一座民宅,眼前豁然出現一座高塔,白色的塔身在陽光的照射下愈加耀眼,巍峨高聳,形態秀美。塔簷所懸銅鈴在風中搖擺震盪,發出叮噹聲響,原來剛剛聽到的鈴聲就是從這裡發出的。

尋古白塔寺

白塔寺中的大雄寶殿。

馬上就要近距離觀賞這座白塔了,腳步也不自覺地加快了。行至衚衕盡頭左轉,驗票,4分鐘後,我已站在了白塔寺的院中。經向管理人員瞭解,此寺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塔前建起寺廟,稱觀音寺,俗稱白塔寺、塔下寺。寺廟坐北朝南,面積3300平方米。清咸豐九年(1859年)重修。1984年7月,天津市文化局撥款8萬元維修正殿、門樓,重建了東西配殿。白塔寺由佛教殿堂和白塔組成,共有地藏殿、觀音殿、大雄寶殿三座大殿。大雄寶殿供奉有釋迦牟尼和阿難、迦葉;觀音殿供奉有觀世音菩薩和龍女、善財童子;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和張明父子。九尊塑像或寶相莊嚴,或慈眉善目。每逢佛教節日,院內香火甚旺,朝拜者更是絡繹不絕。

尋古白塔寺

清咸豐《重修白塔寺碑記》碑

在大雄寶殿左手廊下立有一塊清咸豐《重修白塔寺碑記》碑。繞過大雄寶殿就是白塔了。這座白塔原名漁陽郡塔,因與300米(塔北)處獨樂寺原為一體,故又名獨樂寺塔。該塔重建於遼代清寧四年(1058年),塔高30。6米,平面呈八角形。這座白塔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其塔形奇特。它將我國古塔建造形態中的亭閣式、密簷式、覆缽式三種形態融為一體,設計非常巧妙,在我國現存古塔中是十分獨特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下面,就請您跟隨我的鏡頭,一起來鑑賞這座白塔的建築之美。

尋古白塔寺

白塔塔座部分。

先看塔座,塔座分兩部分:下部用花崗岩砌成八面柱體,上部磚砌,呈須彌式,即仰覆蓮花之間作仿木鬥棋平座欄杆。覆蓮上為束腰,束腰處裝飾壺門3個,每個壺門內鑲嵌姿態各異的伎樂磚雕,靈動飄逸。

尋古白塔寺

白塔束腰上的精美磚雕。

壺門兩側為供養人像,八個轉角處各有力士像。壺門上為磚雕平座斗栱,分補間和轉角兩種,均為五鋪作兩抄計心造;棋眼壁飾花卉磚雕。平座斗栱上砌成欄杆式樣,有地袱、欄板、腰袱、持杖、望柱,欄板雕飾幾何圖案。欄杆上砌仰蓮。

尋古白塔寺

白塔塔身部分。

再看塔身:仰蓮承托起八角形塔身。塔身南面為明代開鑿的佛龕;東、西、北三面為磚雕假門;角部裝飾重簷小塔;另外四個斜面中間砌成碑狀,陰刻五言八句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東南);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西南);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西北);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東北)。”塔身上設兩層密簷,下部疊澀類似冰盤簷作法,上布筒瓦。

尋古白塔寺

白塔覆缽部分。

三看覆缽:兩層密簷承託柱狀八面體寶座,寶座上起仰蓮兩層,覆缽居其中,雕飾16個懸魚。覆缽上砌柱狀八面體,飾小懸魚32個。其上為單層密簷,上布筒瓦。

尋古白塔寺

白塔十三相輪。

四看十三天相輪:單層密簷上飾蓮座,十三天相輪自下而上逐漸內收,十三層以上為寶頂。

尋古白塔寺

白塔寶頂上裝有銅製塔剎。

五看寶頂上安裝銅製塔剎,高1。33米,上刻銘文“十方鑄造滲金寶瓶永遠供養,大明萬曆二十二年新春募化。”

尋古白塔寺

圖為明萬曆年間《重修薊州觀音寺寶塔碑記》碑。

白塔塔體通體白色。三層密簷簷角均掛有銅製風鐸,共24個。塔前左右各立石碑一通:左側一通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維修時所立的“奉旨重修觀音寶塔”石碑,字跡已模糊難辨;右側一通是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維修白塔碑記,碑帽雕刻精緻,上篆刻“重修薊塔碑記”,碑身為《重修薊州觀音寺寶塔碑記》,碑文字跡清晰可辨。

尋古白塔寺

上層塔室中出土的遼代刻花玻璃瓶。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白塔,塔剎震落,塔身多處震裂。1982年,國家進行了搶救性維修,發現古塔已經過兩次包磚大修,並於塔內找到舍利石函,從石函三面刻有的銘記中得知白塔為遼清寧四年重建,並放置舍利石函。石函中保藏有釋迦佛舍利,並陪藏有金、銀、水晶、琥珀、瓷器、玉器等一百多件文物。

尋古白塔寺

圖為陪藏的部分文物。

附《重修薊州觀音寺寶塔碑記》:

薊郡西南隅有塔,屹然皛然,似峰似雲,似標似螺,末銳基肆,皮旋腹實,朝惹燕盤霞,夕送崦嵫日。蓋薊鎮也,亦薊觀也,祖創固與城俱,嘉隆間葺之者再,然基則比連衛廨,曩以恤弁駐其所,時築墉塗墁,輒取給附土,沿成潢汙,下丈許,雨集卒歲不涸,相違才數尺也。淹溉浸沒,日甚一日,即原基盤據有年,然氣洩於針芒,長堤潰自蟻穴,於是杞人漆室憂,薊人不無關矣。頃善友宗君、林君輩喜為捐資,不攣常格,家兄渭濱與焉。適行僧寬裕募輔其間,而工以次第舉,首羅土石,實其虛,所以本也。次整其缺,次粉其郛,次飭金翠冠其巔,一時插霄拂雲,絢星奪日。遙目之,則仙掌玉莖,諸天恍落;邇睨之,則兩脅欲風,神情怡蕩,洵一時偉觀哉,而諸君樂施之功不少也。夫塔非於薊無系也,塔神物非塊物,古建都啟土,每封望為鎮主,塔為薊望舊矣。薊氓依附倚藉,默仗蔭庇於是焉。在且其形類毛錐,巋一筆峰也。薊文運蕭瑟,殆三十餘禩,幸文筆新提,毫端健秀,掃雲漢,判江河,走龍蛇,行不讓長鎗銛戟,收筆峰第一捷,蓋在此會。薊土尚勉圖破天荒題雁塔,無負默相神工,且以符施修之證果也,則愚所望也。抑又聞之語曰:活人一命勝造九級浮屠,此又廣於修塔建寺之外,可並附以為薊人說。大明萬曆二十二年起至二十八年八月吉日

尋古白塔寺

夕陽下的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