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白起為何要屠殺四十萬降卒?分析當時局勢後發現:實屬無奈

由 江湖談客s 發表于 旅遊2023-01-15
簡介秦國在長平之戰一共投入了六十萬兵力,在損失二十萬後,還剩四十萬,也就是說,當時趙國跟秦國的兵力是對等的,只不過一方是筋疲力盡的困獸之師,一方則兵強馬壯

白起為什麼要殺20萬降率

起翦頗牧,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其中白起是許多人心目當中的第一名將。白起一生南征北戰,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可謂攻必克,戰必勝,不過真正令白起聞名後世的還是長平之戰。

白起為何要屠殺四十萬降卒?分析當時局勢後發現:實屬無奈

長平之戰對於整個戰國具有著重大的影響,若是秦國在此大敗而歸,那恐怕日後榮登大寶一統天下的是趙而不是秦了。不過歷史已蓋棺定論,事實就是趙國敗了,而且敗的很慘,人們在讚美白起之功的同時還不忘貶低趙括“紙上談兵”。

這一戰打完後,白起下令活埋四十萬降卒,只放走了二百多年齡小的回去報信,此事震驚整個趙國,白起也因此被後人稱為“殺神”。直到今日,這一場屠殺依舊令人詬病,可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局勢,便會發現,白起之舉也是無奈之舉。

白起為何要屠殺四十萬降卒?分析當時局勢後發現:實屬無奈

趙國一開始的主帥是與白起同為四大戰神之一的廉頗,不過廉頗也沒能在白起手上討好,打了兩場敗仗後便閉城不出,任由秦軍挑釁。其實這是最好的抉擇,當時趙軍野戰的確打不過秦軍,那倒不如閉門不出,與秦軍拼補給,趙軍後面就是整個趙國,補給來得快,秦軍戰線拉得卻比較長,補給難以跟上,若是久攻不下,秦軍自然會放棄。

但在秦國的反間計下,趙孝成王錯誤地認為廉頗畏敵,於是便將主帥更為趙括,也就導致了最終的大敗。看似秦國此番是大勝,可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在整個長平之戰損失了二十萬兵力,這對家大業大的秦國也是傷筋動骨的事情。

白起為何要屠殺四十萬降卒?分析當時局勢後發現:實屬無奈

而當時趙國雖然戰敗了,卻還有四十萬兵力,這四十萬人只是因為餓極了以及缺乏主帥才選擇投降的,這種投降無疑是最不可靠的。秦國在長平之戰一共投入了六十萬兵力,在損失二十萬後,還剩四十萬,也就是說,當時趙國跟秦國的兵力是對等的,只不過一方是筋疲力盡的困獸之師,一方則兵強馬壯。

但困獸之師缺的只是休整以及食物,秦國若是給趙軍吃的,他們吃飽喝足,養精蓄銳後雖說缺乏主帥的指揮,但依舊隨時可以兵變,螞蟻多了尚且可以咬死大象,更何況是四十萬人。再者,就算趙軍不兵變,老老實實的做俘虜,那秦國也不可能養趙軍一輩子,否則這四十萬人便是吃也能把秦國給吃窮。而若是把這些人放回趙國,那無疑是放虎歸山,趙括一介小將,沒有指揮四十萬人的能力,可廉頗卻有,從燕國投奔趙國的樂毅也可擔此重任。

白起為何要屠殺四十萬降卒?分析當時局勢後發現:實屬無奈

有句俗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樂毅廉頗二人皆是不輸白起的名將,這四十萬人在他們手中跟在趙括手中完全是兩個概念,這就像一個一米八的壯漢拿把刀,一個一米二的小孩子也拿了一把刀,他們的威懾力卻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白起一向也不是心軟之輩,他一生看慣生死,伊闕之戰中也曾斬首24萬,殺四十萬降卒固然令人不齒,可為了整個秦國的霸業,白起只能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