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由 行者老湖 發表于 旅遊2021-05-18
簡介回首五龍宮的歷史,建帝殿、山門、廊廡、玉像殿、父母殿、啟聖殿、祖師殿、神庫、神廚、馱碑亭、榔梅碑亭、方丈、齋堂、缽堂、圜堂、客堂、道眾寮室、北道院、齋堂、道房、仁威觀等等,可惜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地面遺留的崇臺、石柱和樁基證明了它的輝煌

五龍宮門票多少錢

走遍了道教聖地武當山,卻沒去過武當山的第一座道觀,這座最古老的宮殿比紫霄宮還要早幾百年建造,850間殿堂的皇家道觀歷盡滄桑,隱匿在武當山的五龍峰下,如今彷彿遺落於世,大部分遊客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使有人知道它是武當山九大宮殿之一,也無法一睹它的真容,因在修復尚未對外開放。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從武當山鎮開車去五龍峰,大約要45鐘的車程,如果不是新修的臺階和“五龍宮”的石碑,我們一定會以為這裡是荒野。四處的殘垣斷壁,彩色的碎片遍佈荒野,開始我們誤以為腳下就是五龍宮的遺址,但走過板栗樹下的一片宮殿廢墟,沿著九曲黃河牆的右側走入,像是從一處隱秘的時間隧道穿越到了過去。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穿過一座用木架支撐幾近坍塌的古老山門,眼前是一堵長長的紅牆,斑駁陸離,已經彎曲變形,但圖案花紋清晰可見,頗有點紫禁城九龍壁的規模,它就是九曲黃河牆。從九曲紅牆右轉,九級臺階之後,眼前豁然開朗,左右兩處高臺上是兩座馱碑亭,裡面是石龜馱著御賜碑文,其實這個石龜叫“霸下”,也是龍的九子之一。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小廣場的盡頭有一座木頭房子,黑色木板下部全已泛白,隱約能看到以前的紅色,它就是清代重建的五龍宮龍虎殿。作為道教宮殿,五龍宮修建的時候很講究風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龍虎殿左邊是龍將,右邊是虎將,身披金絲盔甲,手持戈戟,守護五龍宮。塑像腿部都露出了泥胎和稻草,可見年代之久,龍虎殿最早的青龍白虎是元代的泥塑彩繪。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走過龍虎殿,才得以一睹五龍宮的真容。一片超大的廣場,左邊的建築物早已不在,右邊尚存幾間搖搖欲墜的青瓦房,廣場上右邊有三口井,左邊有兩口井,遠處的元君殿和啟聖殿高高在上。陰沉的天氣,青黛色的臺階、高臺和殿堂,氛圍透著滄桑。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傳說唐貞觀年間天下大旱,均州(現丹江口)太守姚簡祈雨尋至武當山,遇見五個道人,呼風喚雨解除了旱情,其實道人是太上老君的五條龍,住在五口水井之中。皇帝大喜,在五龍井敕建五龍祠,元仁宗賜匾“大五龍靈應萬壽宮”,五龍祠改稱“五龍靈應宮”,明永樂年間修建了215間殿堂,賜匾額“興聖五龍宮”,五龍宮一直沿用至今,最旺盛時期是嘉靖年間,五龍宮有多達850間殿堂。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在廣場的右邊高臺之上,有幾棟青磚瓦房,從一個小門入內探訪。裡面還儲存著三四棟屋子,其中一個是兩層樓的,感覺是五龍宮維修管理人員和道士住的,其他的只剩下一兩堵牆或者樁柱的根基,從山坡一直可以走到馱碑亭。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從馱碑亭返回的時候,看到一位道士,梳著髮髻,留著鬍鬚,穿著藍色的棉布道袍。走過去請求給他拍照,他說沒什麼好拍的,多拍點五龍宮吧,顯得有點緊張。最後看到我很執著要拍他,邊站在舊房子前讓我拍了,閒聊之間才知道他是守護五龍宮的道士,在五龍宮守已經好幾年了。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上真武殿前,看到高臺之下有兩口水池,左邊是方形,右邊是圓形,古人相信“天方地圓”,故按照此意打造了天池、地池。兩池中間均有一個龍頭,口中流出泉水,龍頭之水來自五龍井,這五龍井一井打水,其他四井皆動,因為每口井都有一條龍。天池與地池實為木質結構宮殿的消防之用,可惜五龍宮大部分還是毀於火災。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中國古代建築極其講究等級,素有“天子之堂高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且認為有九重天,所以很多宮殿、廟宇都是建立在九重高臺之上,顯示地位之高,每一層稱為“崇臺”。五龍宮的主殿之前也有九層“崇臺”,上真武殿之前,先要上五層“崇臺”,共有八十一級臺階,後四層“崇臺”是七十二級臺階,真武殿崇臺的規模也印證了五龍宮當年“皇家道觀”的地位。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真武殿供奉的是真武帝君,真武帝君不僅是道教的神,也是中國神話中的北方之神,真武殿中有一座1。95米高的真武帝君的銅鑄鎏金神像,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一座真武銅像。我們上到真武殿的時候,剛好是道士在做晚課的時間,殿內也不宜拍照。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真武殿是五龍宮裡修復得最好的殿堂,僅從外面的琉璃瓦和彩繪,都能看出精緻的程度。不過,現在的古蹟修復難度極大,必須在保留古代建築的痕跡前提下,儘量恢復到以前的模樣,而不是完全新建修復,否則很容易將古代文物修成了現代的新建築。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真武殿的前方左右本來分別有一個鐘樓和鼓樓,遺憾的是被毀壞後沒有留下絲毫的殘存。在真武殿的後面“崇臺”的草叢中,到處散落著一些殘缺不全的石碑和石塊,上面雕刻的都是龍,據說是鎖龍石,為了鎮住五龍。石塊上的雕塑栩栩如生,可惜有些文字已經看不清,五龍宮與龍是分不開的。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真武殿左右兩傍,穿過拱形門,都有臺階往上行,後面的大殿是父母殿。石板的臺階下面的土壤被水沖刷,導致臺階幾乎處於毀損。小心翼翼地走在臺階上,低頭看到腳下的石板,經歷一千多年的踩踏,磨得溜圓,誰說歲月不留痕?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上到兩層更高的“崇臺”,一座僅次於真武殿的殿堂就是父母殿。武當山的不少宮殿裡都有父母殿,例如紫霄宮也有父母殿,父母殿供奉的是真武帝君的父母,其父是明真大帝,其母是瓊真上仙。來父母殿的香客,多半是去祈求父母平安長壽或者早日解脫成仙的,不過現在也有人去求子。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五龍宮經過許多次的火災,最早是明朝的火災,最近一次是民國的一把大火,房屋基本上都被毀壞,真正遺留的古蹟應該是龍虎殿了。這個看似像個民居的房屋才是值得流連之處,17米的三間房的抬梁式木構架小青瓦屋是清朝重建的。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回首五龍宮的歷史,建帝殿、山門、廊廡、玉像殿、父母殿、啟聖殿、祖師殿、神庫、神廚、馱碑亭、榔梅碑亭、方丈、齋堂、缽堂、圜堂、客堂、道眾寮室、北道院、齋堂、道房、仁威觀等等,可惜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地面遺留的崇臺、石柱和樁基證明了它的輝煌。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

登高俯瞰,五龍宮的殘垣斷壁被雜草掩映,頗似吳哥窟一隅。即使五龍宮只是一片沒有建築的遺址,但在武當山的歷史上,仍有無法磨滅它的地位,武當山能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仙山也得益於五龍宮的過去。離開五龍宮的時候,道士們在做晚課,有節奏的誦經聲迴盪在靈應峰的山谷之中,人已走出山門,神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留在了五龍宮。

五龍宮,遺失於世的武當山第一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