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有風景看有農家飯吃有專案玩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旅遊2023-01-23
簡介王周現說,在農家樂等旅遊配套產業發展上,他們採取組織引領、行業指導、技術培訓、全民參與的辦法,以實現“有風景看、有農家飯吃、有專案玩、有民宿住”為目標,將民宅民房建設納入鄉村規劃,結合本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將景區初步劃分為“旅遊觀景區、精

平頂山石板河旅遊景區怎麼樣

穿過山坳,走過小橋,經過溪流,一幅山水畫卷呈現在眼前。古樸的房屋掩映在綠蔭中,村邊的水壩內魚兒在嬉戲。不遠處,可隨水面自主升降的“網紅木橋”靜臥在水面上。

石板河,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近年來堅持田園綜合體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農家樂、小吃、民宿、特色種植等產業,透過“靠山吃山”走上了康莊大道。9月2日,記者來到寶豐縣觀音堂林業生態旅遊示範區,領略美麗的風景,感受淳樸的民情,發掘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小山村變身網紅打卡地

“弟弟快來,這裡有石磨盤,咱倆一起推著玩。”記者剛剛走進石板河田園綜合體,便聽到了陣陣歡聲笑語,10歲的赫赫正帶著5歲的弟弟航航體驗鄉村生活。

“我們早就在抖音上看到這裡的美景了,今天來這裡真是不虛此行。”赫赫的母親魏紅盤說,他們是石龍區的,等到了飯點,還要去山上的農家院嚐嚐地道的農家菜。

百米風車長廊上,兩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在拍攝抖音短影片,一陣清風吹來,千百隻五彩風車轉動起來。

“喂,有沒有人吶,快來看喊泉啊……”水庫岸邊,一名遊客正對著喊泉的大喇叭高聲喊著。水庫中央的噴泉不時變換造型,水柱噴射高度近百米,不少人在排隊等候體驗。

“鄉親們窮苦那麼多年,現在終於趕上好時候了。”石板河村黨支部書記王周現說,他們村是觀音堂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以往經濟落後、交通不便,群眾建房都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頭作為建築材料,由此形成了滿村石頭房、石頭路的獨特景觀。近年來,他們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結合脫貧攻堅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對道路進行提檔升級,對村內環境進行綠化,打造石屋石路旅遊小環線,同時向上級部門爭取傳統村落專案資金180萬元,打造傳統村落4處,吸引遊客前來遊玩。

據觀音堂林業生態旅遊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崔懷風介紹,為響應“發展鄉村旅遊、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2018年8月,由寶豐縣父城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平頂山昌盛建安有限公司和石板河村委會聯合成立河南省石板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圍繞打造田園綜合體、特色古村落的思路,開展石板河田園綜合體建設專案,在全村6。3平方公里範圍內推出生態景區、郊區旅遊、特色文創、青少年認知培訓基地、種植養殖基地、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專案。

目前,村裡已完成入村停車場、公共衛生間、村民文化廣場及舞臺建設,以及村內道路鋪設工程、古井修復、花海景觀、部分標識標牌安裝等,已建成專案有步步驚心趣橋、水上浮橋、登山步道、汝瓷體驗館、吶喊噴泉、蜂蜜製品扶貧車間、130畝桃樹基地等,扶持關嶺村農家院兩個、帶動村民自建農家院兩個,經營小吃攤位10餘個,帶動特色養殖30餘戶;在建專案有遊客服務中心、美食一條街、玻璃棧道、七彩滑道、民宿改造等;計劃實施的專案有空中飛船、河道改造、鄉食餐廳改造、垂釣中心、研學活動中心等。去年,這裡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

山村農家樂,致富好出路

“大家別急,熬炒柴雞馬上就好,先喝口竹葉茶解解渴。”石板河2號農家院經營者常東昇正在熱情招攬顧客。這座農家院位於半山腰處,由三座石砌瓦房組成,小院裡還擺放著石桌石椅,點綴著假山魚池,猶如世外桃源。

這裡的涼棚下、包間裡坐著食客。涼拌灰灰菜、槐花炒雞蛋、爆炒木蘭頭、紅薯麵條……選單上數十種農家菜令人眼花繚亂,忍不住想要品嚐一遍。

“真想不到,我這個以前的貧困戶也當上了老闆,成了致富能手。”常東昇說,以前村裡老百姓的收入基本都靠種地或在附近打些零工,日子很不好過。自從扶貧工作開始以後,政府派來了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又實施了光伏扶貧、金融扶貧、到戶增收等很多好政策,大家的日子慢慢好起來。後來,村裡又開始搞旅遊,他之前做過廚師,參加了村裡舉辦的麵點、烹飪技能培訓,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幫助下開起了農家樂。如今,村裡旅遊發展越來越好,來農家樂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人多的時候一天接待100多人,人手不夠用,就在本村找了幾個村民幫忙,每人每個月發1600元工資,讓他們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

王周現說,在農家樂等旅遊配套產業發展上,他們採取組織引領、行業指導、技術培訓、全民參與的辦法,以實現“有風景看、有農家飯吃、有專案玩、有民宿住”為目標,將民宅民房建設納入鄉村規劃,結合本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將景區初步劃分為“旅遊觀景區、精美美食區、休閒娛樂區、特色民宿區”等,並聘請專業團隊進行管理運營,引領家家戶戶參與發展。

小蜜蜂促進村民增收

“大哥,最近雨水多,蜜蜂可要照看好了。你腿腳不方便,有需要只管給俺們打電話。”在脫貧戶王磚頭家,市環保局派駐石板河村第一書記嶽建輝前來做入戶調研。“等我把蜂箱蓋上,你們先別過來,蜇住老疼。”王磚頭喊道。

據瞭解,王磚頭是從2018年開始養蜂的,從最初的5箱發展到現在的近50箱,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蜂專業戶。剛開始養蜂時,他不懂技術,就向書本學,還把養蜂專家請到家裡來手把手教自己。有一次,他在檢視蜜蜂生長情況時,不小心惹惱了這些小傢伙,它們撲上來就蜇。王磚頭坐著輪椅,跑也跑不了。媳婦周文香聽見聲音趕過來,才把他從蜜蜂群裡“救”了出來。

王磚頭算了一筆賬,按每箱產蜜10公斤來算,50箱能產蜜500公斤。蜂蜜的集中收購價是每公斤40多元,也就是說,每年養蜂收入就有2萬多元。但養蜂也有成本,怎麼辦?有補助——除了村裡發放的養蜂補助外(每箱100元),還有每年3000多元的光伏扶貧補助。這些補助款基本夠養蜂的成本了。

如今,他的一雙兒女都已經大學畢業。女兒考上了特崗教師,兒子在市區打工,都能夠獨立生活了。前些年易地搬遷後,他家在山下分了套小二樓。

據悉,2018年初,時任石板河村第一書記的白大良透過多方考察,引進蜜蜂養殖技術,共購買170箱蜜蜂,帶動20餘個貧困戶從事蜜蜂養殖產業來增加收入。2019年6月,石板河村成立興農蜂蜜製作坊,優先收購貧困戶家產的蜂蜜,利用先進提純裝置過濾蜂蜜中的雜質與水分,進一步提高蜂蜜品質,並進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降低貧困戶銷售成本,目前養蜂戶年均收益超萬元。

【來源:人民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