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由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表于 旅遊2023-01-28
簡介民國時期大雄寶殿前的廣東法官學校大門光孝寺 大雄殿 1910年光孝寺 大雄殿 細節光孝寺 大雄殿 細節光孝寺 大雄殿 三尊佛光孝寺 大雄殿 五祖像光孝寺 碑殿碑殿前石獅光孝寺 風幡堂光孝寺 鼓樓光孝寺 伽藍殿光孝寺 六祖殿光孝寺 六祖像碑光

廣寺是什麼字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此即禪宗著名的公案“風幡之議”,時間在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地點為廣州法性寺。法性寺,正是如今領銜嶺南諸剎的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淨慧路處。據《光孝寺志》記載,初為公元前二世紀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於此,闢為苑囿,世稱虞苑。虞翻死後,家人舍宅作寺。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寺名曾幾次更改,初名制止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乾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不久後改廣字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特別是文物史蹟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臥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蹟遺物。

以下是當年日本人拍攝的光孝寺老照片,此處精選了22張。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民國時期大雄寶殿前的廣東法官學校大門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大雄殿 1910年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大雄殿 細節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大雄殿 細節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大雄殿 三尊佛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大雄殿 五祖像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碑殿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碑殿前石獅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風幡堂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鼓樓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伽藍殿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六祖殿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六祖像碑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六祖瘞發塔 1910年

相傳唐高宗時,六祖惠能在菩提樹下削髮為僧,主持僧法才隨即將惠能頭髮埋入土中,爾後在該處建塔以紀念這位開創禪學南宗流派的大師。塔呈八角形,高6。7米,共7層,每層均有佛龕8個。造型獨特,是寺內珍貴的文物之一。

丁福保在《六祖壇經箋註》雲:“

六祖發塔,在廣州光孝寺佛殿後,六祖初剃髮時,其徒為藏發於此。蓋發冢也。

”稽之各燈史、傳記、《壇經》等文獻,只記印宗法師親為六祖慧能薙髮剃度,而未見有建塔瘞發之事。寺志卷三《古蹟志》雲: “

瘞發塔在菩提樹右。唐儀鳳元年四月八日法性寺住持僧法才募眾建塔在菩提樹之右,為六祖瘞發立碑紀之。塔以石基灰砂築成七層,高二丈

”。

據法才撰寫的《瘞發塔記》所言:該塔初建成時,“

八面嚴結,騰空七層,端如湧出

”。現瘞發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近八米,仿樓閣式實心磚石塔。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六祖瘞發塔 1929年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菩提樹 六祖瘞發塔 及 六祖像碑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現在的

瘞發塔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菩提樹 六祖瘞發塔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睡佛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西鐵塔閣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光孝寺 西鐵塔 細節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天王殿

不是風動非幡動:廣州第一古寺光孝寺舊影

陀羅尼幢

經幢青石造,唐寶曆二年(826)建。最下四方座基,每面四角和正中有力士承託,其上為八角幢座。幢身八面,所刻並非唐經幢中最常見的“佛頂尊勝陀羅尼”,而是“大悲咒”,則此唐經幢應稱為“

大悲陀羅尼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