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由 熱點科技 發表于 旅遊2023-01-30
簡介搞定場景和演員,在拍攝方面,《阿凡達:水之道》則採用了DeepX 3D攝影系統,這套系統採用了尼康Nikonos水下攝影鏡頭,並且擁有體積小重量輕(不到30公斤)的特點,可以由單人進行操作,而且DeepX 3D還能夠避免折射、色差以及徑向畸

阿凡達在哪裡拍的

最近大家關注度最高的除了世界盃足球賽事,應該就是新電影《阿凡達:水之道》。這部科幻電影首週末IMAX全球票房達到了4880萬美元,成為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的開畫成績。中國市場也以1%的銀幕數貢獻了高達27%的票房,創下了IMAX在國內市場歷史最高的開畫市場份額。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阿凡達:水之道》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點燃了電影市場,雖然目前從網上大家觀影的反饋來看,《阿凡達:水之道》的口碑有些兩極分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在3D特效方面依然是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

一直以來詹姆斯·卡梅隆都是走在電影拍攝技術的最前沿,2009年《阿凡達》憑藉高水平的3D特效贏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並在電影行業掀起3D電影的狂潮後,詹姆斯·卡梅隆很快就規劃起《阿凡達》的續作並著手準備拍攝。

《阿凡達:水之道》的故事結構並不複雜,不過在這部電影中主人公卻開啟了全新的海洋世界副本,如何能夠完美地呈現水下特效是從一開始就擺在詹姆斯·卡梅隆面前最大的問題。雖然3D特效技術在《阿凡達》之後也在製作上越來越精進,但針對水下的特效場景,基本上都是“Dry For Wet”的拍攝方式,即在陸地上拍,然後透過棚內的燈光、煙霧等效果配合電腦動畫營造水下效果,即使是2018年上映的DC超級英雄大片《海王》,雖然裡面涉及到很多水下場景的特效製作,但也依然是採用這種方式,其優點就是更加節省成本,拍攝條件更加友好。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對於詹姆斯·卡梅隆來說,《阿凡達:水之道》要在特效方面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雖然對於大部分的導演來說,時間與金錢成本往往會掣肘,讓他們對很多東西妥協。但卡梅隆顯然掌握了整部電影足夠多的話語權,擁有足夠的時間與金錢供他打造預期中的水下特效。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首先是水下場景的搭建,雖然卡梅隆沒辦法真的到波濤洶湧的大海里去拍攝,但他打造了一個足足有3400立方米的超大水箱,並且配備了兩個直徑6英寸的船用螺旋槳,用以在水箱中製造海浪,模擬真實的海洋環境。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場景有了,那演員呢?雖然《阿凡達:水之道》並不是文藝片,對於演員的演技要求並沒有特別高,但卻對演員的水下功夫是一個大考驗。一開始演員和攝影團隊都是穿著水肺潛水服進行拍攝,但後來發現呼吸裝置會對水體造成較大的擾動影響場景真實性以及特效的製作,因此演員們又開始學習在水底憋氣。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搞定場景和演員,在拍攝方面,《阿凡達:水之道》則採用了DeepX 3D攝影系統,這套系統採用了尼康Nikonos水下攝影鏡頭,並且擁有體積小重量輕(不到30公斤)的特點,可以由單人進行操作,而且DeepX 3D還能夠避免折射、色差以及徑向畸變和散光等問題,拍攝完整的8K解析度影片。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科幻大片最重要的就是特效製作,《阿凡達:水之道》依然選擇了他們的老朋友Weta Digital進行影片的特效製作。Weta Digital的來頭可不小,這家視效公司成立於1993年,除了幫助《阿凡達》製作特效,我們較為熟知的《指環王》系列電影以及《猩球崛起》等影片也是出自Weta Digital團隊之手,Weta Digital還曾多次獲得過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足以證明其實力。

不過客觀地說,雖然《阿凡達:水之道》將水下3D特效帶領到全新高度,但仍然是沒有跳脫3D特效電影的範疇,並不能像13年前的《阿凡達》一樣,給整個電影行業帶來新的革命。

《阿凡達》與元宇宙

阿凡達是從“Avatar”音譯而來,“Avatar”擁有“分身,化身”之意,這其實也符合電影的設定,即殘疾的主人公是透過DNA克隆技術控制納美人這個分身進入潘多拉星球。當然,如果我說這和元宇宙有些相似,似乎在邏輯上也並不太通順。畢竟我們現在認為的元宇宙,是透過VR裝置進入到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裡可以娛樂、遊戲甚至是工作生活,不過這更像是電影《頭號玩家》而不是《阿凡達》。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對於使用VR裝置進入虛擬世界這種概念的元宇宙,目前其實我們也已經到了“初級階段”,畢竟現在市面上的VR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內容生態,如果我們想要沉浸式的觀影、玩遊戲還是可以做到的。但這距離搭建一個虛擬世界,一個“宇宙”,還差很遠,網路、裝置、虛擬貨幣等構成元宇宙的基礎還不夠成熟,這需要足夠長的時間來發展,並不是拿錢就能夠砸一個出來,否則扎克伯格和他的Meta不早就成了。

相較於完全的虛擬世界,我還是更期待《阿凡達》式的虛擬現實體驗,即透過科技的方式,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分身,到現實世界的某個地方,它可以是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並且透過分身我們可以去做一些事情,獲得真實的觸覺反饋,並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

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但我們獲取資訊以及與外界交流,如今依然是文字、圖片或影片的方式,很多事情我們還是無法親耳所聽或聽親眼所見。如果《阿凡達》式的虛擬現實體驗能夠成真,那我們在娛樂、工作、社交等方面的體驗能夠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比如遊覽風景名跡,也許我們不用再長途跋涉,透過景區的分身就能夠看到真實的畫面;比如天各一方的好友想要約會,不用相互奔赴,選擇一個地點透過兩個分身實現面對面交流,並且這一切都是在現實世界真實發生,並非虛擬世界。

漫聊《阿凡達:水之道》水下特效的背後,竟和元宇宙還有關聯?

當然,以上只是《阿凡達》電影帶給我的一點想象與啟發。如果真要把《阿凡達》與元宇宙扯上什麼關係,那就要說到《阿凡達》特效製作公司Weta Digital被Unity收購的事情了。

去年11月9日,遊戲引擎開發平臺Unity宣佈以現金和股票組合的形式出資16。25億美元收購Weta Digital,Unity表示Weta Digital眾多先進的視覺特效將整合到Unity平臺,將為實現新一代實時3D創意內容和塑造元宇宙的未來提供極大幫助。

雖然Unity收購Weta Digital同期也是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概念風潮正盛的時候,當時的科技公司做什麼似乎都要宣佈和元宇宙沾上點邊,但我個人認為Unity收購Weta Digital確實是有在為元宇宙做準備。畢竟構建元宇宙肯定需要一個3D渲染引擎,最好是能夠相容多平臺,擁有輕量化,低門檻等特點,而Unity可以說是最合適的選擇之一。此外Unity也並不只是在遊戲領域表現出色,在電影、建築、汽車等行業也在默默發力,而這也是元宇宙世界構建的基本要素場景。

寫在最後

《阿凡達》出道即巔峰,《阿凡達:水之道》在國內上映自然也算是萬眾矚目,許多觀眾包括我也期待著《阿凡達:水之道》能夠再續前作之輝煌,但目前看來《阿凡達:水之道》更多還是在水下特效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並沒有能夠給電影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不過據說《阿凡達》系列第3部已經快拍攝完畢,或許詹姆斯·卡梅隆是將驚喜留在後面也不一定。你最近看了《阿凡達:水之道》嗎?評論區裡也可以聊一聊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