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由 奮發圖強的宇健 發表于 旅遊2023-02-06
簡介本片就是從自由戀愛與官方分配這個層面對反烏托邦進行詮釋的

反烏托邦電影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概念在近些年愈演愈烈。

甚至對反烏托邦這個概念產生了一些歧義,有很多人開始將反烏托邦與反極權主義畫上了等號。

下面的文章我會根據自己看的電影、玩的遊戲、讀的書,再結合自己的看法以及百科,為大家介紹一下烏托邦和反烏托邦。

本人才疏學淺,如果有出錯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評論區中指出。

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指的是

“沒有的地方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早是由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一種“空想的國家”。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之後,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創造了“烏托邦”這個詞,並寫出了《烏托邦》一書。他覺得私有制是萬惡之源。

烏托邦有多重的意義。

第一,作家筆下的烏托邦。

這種烏托邦是作者透過自己的描繪,想要去創造出一個類似於天堂、伊甸園這種僅存在於想象中的祥和、無拘無束的地方。

而這類烏托邦又因為不同的時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古代社會(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康佩內拉的《太陽城》);一類是透過科學技術來期待烏托邦在未來成為現實(如摩里斯的《來自烏有之鄉的訊息》)。

如果說前者還是停留在想象層面,那麼後者就相當於作者對建造“烏托邦”的殷切期盼。

第二,政治家口中的烏托邦。

烏托邦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與公有制相掛鉤,牴觸私有制。

這種情況,在冷戰時愈演愈烈,變成了一種抨擊政敵的手段,如果有人提出了與自由資本主義相反的論調,就會被扣上“烏托邦”的帽子,以此來批判這個人。

同時,因為烏托邦最初的很多擁躉都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大家都明白,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是正道,所以烏托邦也經常被蘇聯人當做攻擊政敵的手段。

可以說烏托邦是兩頭不討好!

這也引出了反烏托邦這個概念。

反烏托邦

反烏托邦(Dystopia)與烏托邦相對,剖析看似祥和的烏托邦,揭露隱藏在表象下面的黑暗。

如果說烏托邦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制度,

那麼反烏托邦就只是一種創作題材

我們看到反烏托邦幾乎下意識的都會想到“老大哥”、“極權”這些詞彙。

也能立馬想到《1984》、《我們》、《美麗新世界》這反烏托邦三部曲。

其實從反烏托邦三部曲裡我們就能看出反烏托邦這類題材的兩個切入點。

第一,從放縱人類的慾望層面切入。

比如《美麗新世界》,它用“索麻”這種可以無限提供快樂的藥物當做一種枷鎖,再由性的輔助,將人類打造成一個沒有思想、沒有創造力的玩偶。從側面告訴我們放縱慾望是不行的。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第二,從禁錮人類的慾望層面切入。

比如《1984》、《我們》,前者由“老大哥”操縱著世界秩序,人們不能自由的進行性,自由的進行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監控中,這是我們對於“極權社會”的最初想象;後者則是透過《生活作息表》來規範人們的生活,性生活全靠票據,並且要與官方指定的人進行。

這兩部小說的突破點都是愛情,兩對男女主都是透過愛情來進行反抗,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作者對於情愛的認同。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這一類也是反烏托邦作品中最興盛的一類,也許和壓迫相關的事情都是極惡的吧。

雖然很多遊戲都以此來作為世界觀,但是因為我確實沒玩過太多遊戲,所以只能拿旁觀者來舉例。

在旁觀者裡,我們不是一個受壓迫者,而是成了一個壓迫者,整座樓裡的住戶都可以算作我們的獵物。

到底是任意壓迫別人的權利更誘人,還是自己的良知更有價值。

當這些選擇擺在我面前時,我的心總是會顫抖,也許當真正的權利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一切其他東西都會煙消雲散。

現實裡旁觀者的原型:史塔西在其存在期間,有60萬人為史塔西服務,與納粹德國時期為蓋世太保服務的人數相當。1950年至1989年之間,史塔西管轄有十七個監獄,約九萬一千名正式聘用的探員,十七萬五千名位在民主德國國內的正式的通報合作者,即著名的“IM”,另有兩萬名“IM”通報合作者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所以史塔西共擁有二十八萬六千名合作探員,情報網綿密、有效。

“黨的劍與盾”是史塔西的座右銘。史塔西的標語是“

我們無處不在

”(WIR SIND BERALL)。

在我看來,反烏托邦這類作品想要表達的東西絕非只是極權那麼簡單,它們想要表達還有更多,在那類世界裡,階級矛盾、物資缺乏、人性慾望等等都是需要探討的東西。

所以,反烏托邦只是包含了極權,而不是等於。

電影推薦

龍蝦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簡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虛構的近未來社會,居民的婚戀受到嚴格控制管理。根據規定,單身者要被集中移送到一個酒店裡,他們必須要在45天之內找到一個匹配的伴侶,失敗者會被轉化為一種自選的動物,並被流放到森林中。為了延長45天的期限,酒店裡的單身者們還會到森林裡狩獵其他逃亡的單身者。主人公大衛與一批單身者一同被送到酒店,他忍受著這裡的各種嚴苛規定,同時也積極在酒店提供的各式各樣的相親場合中尋找伴侶。眼看期限將至,大衛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嘗試和一個女人配對失敗後,他逃到了酒店外面的森林,逃亡的單身者居住的地方。然而,在這個單身者反抗酒店制度的棲息地裡,又有著另一套截然不同的制度。

本片就是從

自由戀愛與官方分配

這個層面對反烏托邦進行詮釋的。

現在很多人都在開玩笑想要國家分配物件,這算不算自己把自由戀愛的權利放棄了呢?(當然,我也需要國家分配女朋友o(╥﹏╥)o)

類似這種劇情的還有《黑鏡》裡的一集。

一出好戲

電影遊戲文化: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簡介:馬進欠下債務,與遠房表弟小興在底層社會摸爬滾打,習慣性的買彩票,企圖一夜暴富,並迎娶自己的同事姍姍。一日,公司全體員工出海團建,途中,馬進收到了彩票中頭獎的資訊,六千萬!就在馬進狂喜自己翻身的日子終於到來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滔天巨浪打破了一切。甦醒過來的眾人發現身處荒島 ,喪失了一切與外界的聯絡。

其實,這部電影並不是非常好。我之所以推薦它,是因為這是一部國產電影,而且黃渤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演員。

一群人在孤島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制度,最後這些制度被人類自己的慾望破壞。

類似的電影還有:小李子演的《海灘》

反烏托邦型別的電影很多,比如《飢餓遊戲》、《移動迷宮》、《v字仇殺隊》等等。

這個概念正在慢慢完善。

沒有人不希望生活在烏托邦,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反烏托邦的存在,來警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