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由 史書傳音 發表于 綜藝2021-06-22
簡介而季承,從小就有媽媽的悉心照料,卻沒有父親指導教誨,因為季羨林先生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愛,他不原諒季老先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評價季羨林

說起國學大師季羨林季老先生,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曾在課本上讀過的《懷念母親》《夾竹桃》,從我們的小學階段就烙下學界泰斗名號的季羨林先生,在處理自己的家事卻令人費解,那麼這樣一位國寶,為何頻頻讓家人失望,甚至與兒子反目成仇?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季羨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季羨林出生在山東幾乎最窮的地方,在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奮力學習,從一個不毛之地出生的窮小子變成萬眾矚目的國寶級別大師,他的一生坎坷曲折。出生在農民家庭又是獨生子的季羨林揹負著傳宗接代的責任,而季羨林的家鄉清平有著早婚的習俗。

1929年,他已十八歲,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他與22歲的彭德華結為夫妻。寄人籬下的季羨林是無力反抗這段包辦婚姻的,不僅如此,他和彭德華之間並沒有太多話題可聊。

季羨林為治學而奔走異地時,因為彭德華只念過小學,只能識些許字,並不能寫多少字,所以兩人也從無信件來往。

他倆的感情淡如止水,季羨林似乎從未愛上彭德華——季羨林曾回憶說“這個家六十年來沒有吵過一次架,甚至沒有紅過一次臉”。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彭德華

難以想象,一對夫妻可以在長達65年的婚姻中從未吵過架。

可是,彭德華自從嫁給季羨林後從未對任何人發脾氣,對公婆盡孝外,還含辛茹苦地養育孩子、維護家庭:“

有時候家人朋友團聚。烹飪都由嬸母和德華主廚。飯菜上桌,眾人狼吞虎嚥,她們倆卻往往是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吃,臉上流露出極為怡悅的表情。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季羨林彭德華及家人圖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那麼,季羨林一生難道就沒有心動過嗎?當然是有的,在德國留學期間,他在籌備博士論文時常常需要先把論文打成清稿,才能交給教授看,而打稿又需要打字機,季羨林不僅沒有打字機還不會打字。

當時,季羨林的好友田德望寄住在一家叫邁耶的家庭,剛好邁耶家有一臺打字機,而且邁耶家有一大女兒伊姆加德就會打字,她很樂意幫季羨林。那時的伊姆加德,膚白貌美、金髮碧眼,還是待字閨中,而季羨林也不過三十幾,說的一口流利德語,英俊瀟灑、風流倜讜。

惹得邁耶一家也很喜愛季羨林,每逢開派對節慶也時常邀請季羨林,邁耶夫人也經常在舉辦派對的時候讓季羨林與伊姆加德坐在一塊。於是季羨林便時常出入邁耶一家。

一來一往,兩個異國青年日久生情、墜入愛河。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伊姆加德

可是季羨林畢竟已有家室,儘管只是一張紙的婚姻,但他已然是一位父親,這段婚外戀必不得已會發生許多事端,要不要與真正相愛的人在一起的矛盾心理折磨季羨林許久。

最終季羨林由於封建傳統束縛,還是決定直接回國,不相往來,這段悲情就此告段落。

1991年季羨林在寫回憶錄《留德十年》中說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離開邁耶一家,離開伊姆加德,心裡是什麼滋味,完全可以想象”。

因為知曉季羨林內心的悲痛與遺憾,後來聽此故事的人還專門去找尋這位伊姆加德,時光飛逝,這位小姐也早已兩鬢髮白,交談幾句才知道原來德國戀人竟終生未嫁。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伊姆加德老年時期

大愛與小愛

說起季羨林跟季承的關係,單方面來說,季羨林很少提及,反倒是季承,在老先生去世後曾出書《我和父親季羨林》。

書中提到“

我一直不認識你們所說的‘國學大師季羨林’,我只知道,在熱熱鬧鬧的學術追捧中,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但是他表現得卻是淡定從容。畢竟,經過了,也就尋常了。

”那麼,為何季承在書中這麼描述呢?

1935年,在季羨林的兒子季承出生不到三個月,季老先生就遠赴德國求學了,期間因為二戰又耽擱了幾年,回國時季承已經11歲了。父子的首次相見在1946年,那時季羨林到家還給季承及季羨林女兒季婉如每人帶來一隻鋼筆,那時候的鋼筆是個稀罕物,叫做“金筆”。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季羨林

季承雖然對這位十年未見過的父親兩眼墨黑,但依舊對此感到新奇,想著跟父親多熟絡熟絡,卻不料不久後季羨林又回到北大教書,每逢寒暑假才回家。這讓自小隻有母親關愛,從無父親教導的季承跟父親漸行漸遠,難以癒合。

正如季承說:“與父親熟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當季承想與父親多相處多交流,勢必會發生很多矛盾。

在1994年,彭德華因病離世,在4萬元喪葬費用中,季羨林讓季承出2萬,季承不願出,讓本就內疏外親的父子倆關係逐漸形同陌路。

交惡後的關係每況愈下,終於在1995年父子倆最終決裂。在這13年裡,父子倆從未相見。而終於在2008年季承去醫院看望季羨林,兩人才得以久別重逢、喜極而泣。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2008年季承去醫院看望季羨林

的確,季羨林作為一名學者,他鴻儒碩學、恪盡職守,但為一名父親,他卻敷衍塞責、翫忽職守。不過,季羨林的原生家庭本身就令人唏噓——6歲為求學投奔叔父,小小年紀離家哪能體會到父愛母愛,一個十分缺愛的人卻要去愛別人也的確有些困難。

而季承,從小就有媽媽的悉心照料,卻沒有父親指導教誨,因為季羨林先生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愛,他不原諒季老先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這麼評價,季羨林是隻會大愛不會小愛,而季承是隻會小愛不會大愛。

兩人雖發生過很多衝突,但最終還是一家人啊。

我們知道,文學史上的著名學者也不乏有類似事件的,有魯迅和朱安,也有徐志摩和陸小曼。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季老先生也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者,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也只能服從安排。

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評價父親,父親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2009年1月9日,季羨林(左)在北京

說到這裡,季羨林老先生的悲情人生便告一段落了。想必我們都能從中獲得經驗教訓,聽說幸福=被愛+愛人,祝願大家都有獲得幸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