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由 讀書者x拾九 發表于 綜藝2021-06-28
簡介在回城途中,皇帝差一個小太監來告訴鍾宛,在他入獄之後,老太傅為他做的那些事,就是想要以此來牽制鍾宛,希望他答應自己為鬱小王爺定下皇后的計劃,但是鍾宛想到這些年為了保住寧王的後人,基本把自己這一把君子骨折的乾乾淨淨了,唯有一個鬱小王爺,還是幹

小王爺是什麼身份

小說裡有一段是這樣的,鬱小王爺已經決定了在皇位之爭中參上一腳,便決定去安國長公主府一趟,在長公主哪裡,印證了自己的身世,還被長公主以身世為要挾,要求鬱小王爺在事成之後,保全自己。在回到別院後,鬱小王爺鬧了鍾宛一陣,然後才在鍾宛的一再追問之下,說出那些令自己覺得噁心的話。

當時鍾宛說了這樣一句話:“你自己跟我說,總好過別人跟我說吧?“而後鬱赦說出了自己的全部身世,還包括因為自己生父為了爭奪當時的皇位,才導致了鍾家一夜敗落。後來也是因為如今的皇帝,才讓鍾宛和寧王府成了如今的模樣。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本來以為在這一段中,最虐心的部分是兩個人之間那些橫豎糾纏的舊恨。在鍾宛的角度上,一方是自己心儀多年的人,一方是導致了自己家族敗落的仇人之子,按照旁人的邏輯,鍾宛應該是恨的,鬱赦也這麼想,所以鬱赦也很痛苦,不知道自己該恨誰,即對不起鍾宛,又沒有辦法。畢竟這個出身不是自己選擇的。

但是在看過歐麗娟的《大觀紅樓》之後,發現其實這裡面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在裡面,而這裡,還是要從鬱赦的人物設定和背景來說起。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鬱小王爺的母親是安國長公主,父親是鬱王爺,師從帝師,皇帝喜歡。這樣的背景表明,從一出生,便是其他人無可比擬的貴族,而且自小受的教育是儒家禮儀,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無愧於上,將來必定是要承襲爵位,為國家效力的。

在看《大觀紅樓》時,裡面有一段關於“世家貴族“的解讀,即什麼樣才能被稱為真正具有”貴族“精神。

在中國傳統的封建帝王體制下,能被稱為貴族的,甚至是世家貴族的,並不僅僅是擁有權勢,較常人更富裕有錢,富貴之家與真正的貴族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內涵。即禮儀教養,文化精神的差別。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而鬱赦和鍾宛從小是在太傅的教導之下成長的,這也就說明這是得到了文化世家的精神傳承,畢竟能夠成為帝師的,都不是一般的文人,必定是學養深厚的世家。

而且在《當年萬里覓封侯》中,作者所寫的好幾處,也都表明了鬱赦和鍾宛是真的學到了世家的那一套,君子之風,貴族精神。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鬱赦才更是懼怕當自己的身世被揭開,鍾宛會嫌棄自己髒。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首先就是血統,在重視血統與禮法的封建體制下,鬱赦那一身的血脈來路本就不正,況且還因為這個,總是被人牽制,更是覺得自己的這一身從頭到腳都是不乾淨的。

除了此處之外,也有好幾處的描寫,都能夠說明君子之風在這本小說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位置。

其中有一處是皇帝為了引出鬱王,然後帶領著眾人搬出京城,去到皇家別院中,然後幾次試探鍾宛,想要以鍾宛能夠參加科舉為餌,讓鬱小王爺在登基之後能夠娶自己為他安排好的皇后。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皇帝就不怕鍾宛表面答應了,等他死後又反悔嗎?

當然不,因為皇帝最清楚,鍾宛之所以那麼年輕就能在京中那麼有名,十六歲就能才名滿天下,可不僅僅是鍾宛有才而已,而是這才氣中含著的世家公子才有那股精氣神。

雖然鍾宛自己幾次說現在自己可以為了鬱小王爺,做一個謀士,但是骨子裡,鍾宛還是那個世家公子。這是皇帝篤定的原因。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在回城途中,皇帝差一個小太監來告訴鍾宛,在他入獄之後,老太傅為他做的那些事,就是想要以此來牽制鍾宛,希望他答應自己為鬱小王爺定下皇后的計劃,但是鍾宛想到這些年為了保住寧王的後人,基本把自己這一把君子骨折的乾乾淨淨了,唯有一個鬱小王爺,還是乾淨的,不能再把對他的這一份心弄髒了,狠心的拒絕了。

如果沒有這些,那麼整個的故事也就沒有那麼情深意重了,也沒有辦法表現鍾宛和鬱赦之間的糾葛了。也不會有七年離別,帶給讀者的意難平了。

重看《當年萬里覓封侯》,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不是二人的身世

如果一本小說,不能給出足夠的背景和人物設定,單單只是以上一輩的恩怨,來表達遺憾或者恨,然後讓故事發展,就顯得有些不夠飽滿了。而漫漫何其多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這也是除了故事發展之外,這本小說給我的驚喜了,所以也一直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