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相親節目大盤點,誰能百裡挑一最美女嘉賓?看看這些女神都做了什麼

由 娛不能遊 發表于 綜藝2021-06-29
簡介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包容和多元的新時代,娛樂形式和欄目也趨於多樣化,但是,很多節目泥沙具下,魚龍混雜,嚴重影響了觀眾的收視體驗,尤其是一些生活服務+綜藝模式的欄目更是如此,在不知不覺間傳遞了錯誤的價值導向,使得本來就世風日下的社會風氣更是

誰能百裡挑一最美女嘉賓

有人說,電視機是批次製造傻子的機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經從單純的製造傻子的機器變成了一種價值或者說思潮的宣傳機器,尤其是一些三觀不正的價值。

婚戀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尋常百姓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特別是近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的單身人數呈井噴式增長,使得這個原本就熱得發燙的話題更是熱上加熱,於是乎,一些電視臺開始抓住機遇,相親類欄目就此誕生。

說起相親類欄目,大家都能說出幾個曾經紅得發紫的節目出來,比如《玫瑰之約》、《誰能百裡挑一》、《我們結婚吧》、《新相親時代》、《中國新相親》、《非誠勿擾》等等,這其中,《非誠勿擾》的名氣最大,將其他幾個同類型欄目的風頭徹底掩蓋;而前述那幾個欄目呢,都由於種種原因最後以停播告終,或者乾脆就沒能播出,只有《非誠勿擾》、《新相親時代》和《中國新相親》在正常運轉,而這其中,《非誠勿擾》這個欄目是最為社會大眾關注、收視率最高,也是受抨擊最多的。

相親節目大盤點,誰能百裡挑一最美女嘉賓?看看這些女神都做了什麼

說起《非誠勿擾》,首先我們想到的是馮小剛的同名電影,在這部片子推出之後,江蘇衛視緊接著於次年創辦了同名欄目,但是大概誰都沒想到,這檔節目在上線之後會被觀眾和網友罵得狗血噴頭。

說起這檔節目,在最初似乎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直到女嘉賓馬諾的那句“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腳踏車上笑”的“驚世之言”橫空出世引起觀眾和網友的極度舒適之後,這個欄目才開始“火”得一塌糊塗。

這似乎正應了那句至理名言:要想火就得有人罵。

由此可見,這檔本來是為單身青年男女提供相親平臺的生活服務類欄目卻在不知不覺間浸淫了娛樂至死的元素,最後走向了變質。

而且我們從中看到,這檔節目雖然不是帶病出生,卻一直在帶病發展。

根據以往的和現在的節目我們會發現,《非誠勿擾》患有兩種病:拜金病和弄虛作假病。

相親節目大盤點,誰能百裡挑一最美女嘉賓?看看這些女神都做了什麼

拜金病自不必說,馬諾和她的那句“語錄”已經向世人展示了這檔節目的核心思想所在。

下面重點說弄虛作假病。

節目組經常找一些奇葩的男女嘉賓,在臺上引爆話題,吸引關注。尤其是一些女嘉賓,在臺上站很多期,一直在製造話題,等到觀眾開始厭煩她,節目組就安排個男嘉賓把她牽走,讓她體面地下臺。

而在臺上牽手成功的男女,事後很多被曝出下臺即分手。

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浪漫愛情,大多是逢場作戲。

諷刺的是,節目組自己可以造假,但當男女嘉賓也有樣學樣的時候,他們卻不樂意了。

曾經有一個海外帥哥,跟場上一個“臺柱”女嘉賓早就在臺下發展好關係了,他們在臺上還裝作不認識的樣子在演戲。

後來在節目上牽手成功了,孟非對他們一句祝福的話都沒有,全程黑著臉。

這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

而有關於《非誠勿擾》的幽默也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兩個禿子,一個老鴇子領著24個婊子糊弄幾個傻子。

江蘇衛視有三寶:問答、相親、倆禿瓢。

東莞掃黃後,一位資深老嫖客找不到宣洩之處,於是上了《非誠勿擾》,走上臺還沒自我介紹二十四盞燈全滅了,主持人一臉茫然地問:“你知道怎麼回事嗎”?老嫖客一臉無辜地說道:“她們全都認識我”。

網友和觀眾對《非誠勿擾》的抵制、厭惡和譏諷,一目瞭然。

相親節目大盤點,誰能百裡挑一最美女嘉賓?看看這些女神都做了什麼

本來一些電視欄目,尤其是綜藝類欄目的質量就已經是江河日下,弊病叢生,尤其以《非誠勿擾》最為明顯,關於它的笑話和譏刺也日益增多,激發了網友們的創作慾望和創作才能,這或許就是這檔欄目最偉大的貢獻吧。

以前,我們是抽假煙、喝假酒、看假球、聽假唱,如今,在以前的基礎上又多了一項內容,看假相親節目。

曾幾何時,除夕看春晚是中國人的新民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春晚被加上了太多與之無關的東西,使得春晚喪失了原有的味道;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非誠勿擾》無疑也陷入了這個怪圈,但它與春晚不一樣,春晚是被強制性地加入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而《非誠勿擾》則是主動加入,也就是說,這檔欄目在醞釀之初就已經出現了問題。

如今這檔欄目已經開播十年有餘,它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恐怕不是靠著高收視率,而是靠著主創人員那種厚顏無恥的、那種只要自己不尷尬誰愛尷尬誰尷尬的大無畏精神才走到了今天,堪稱是無恥中的戰鬥機。

不過,侃歸侃,罵歸罵,小編還是要給它開一檔藥方,畢竟還是有不少人在追捧這檔節目,正所謂“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

先說上策,停播。

這檔節目本來就已經被網友和觀眾的唾沫星子淹得半死不活,應該“識時務者為俊傑”,果斷停播,把空出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於新欄目的研發上,多多關注當下社會上的各種亂象,為弱勢群體奔走吶喊,傾聽民間的呼聲,真正發揮媒體人的職能和屬性。

再說中策,改版。

可以參考一些相關的熱點事件,比如名人明星的相愛歷程和婚後的相處經驗等等,再加上節目最初的模式,做到真正的相親。

最後說下策,推倒重組。

將欄目模式、欄目風格以及欄目團隊進行大規模的換血和改造,可以一邊改造一邊試播,並進行相關的網路和街頭調查,傾聽網友和觀眾的意見,再根據反饋進行下一步的打磨,以利於最後的正式播出。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包容和多元的新時代,娛樂形式和欄目也趨於多樣化,但是,很多節目泥沙具下,魚龍混雜,嚴重影響了觀眾的收視體驗,尤其是一些生活服務+綜藝模式的欄目更是如此,在不知不覺間傳遞了錯誤的價值導向,使得本來就世風日下的社會風氣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說,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媒體界、尤其是傳統媒體的“痼疾”,在這個問題上,不管是主管部門,還是相關的做從業人員,應當認真反思,放低身段,多多研發觀眾真正喜歡的節目,或者對已有欄目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改版,不要一昧追求收視率而放任錯誤價值觀的蔓延和氾濫,儘管這裡面有市場或者說是某種需要,甚至是來自於社會的人心向背,但是對這種不良的思想價值,應該堅決抵制,特別是媒體從業人員,要時刻牢記“文藝不是市場的奴隸”的教導,以實際行動來對“娛樂至死”這種不良現象進行堅決徹底的鬥爭清算,徹底淨化媒體環境,還觀眾以舒適的收視欣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