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寓言故事是什麼意思?寓言故事的內容是什麼?寓言故事的意義是什麼

由 網紅小祥哥 發表于 綜藝2021-07-07
簡介韓非有一種批判精神,具有豐富的鬥爭思想,認為人人都有一種自私自利的本性,並且這種自私本性是不能改變的,只能加以利用,因此他說管理者要利用人的這種自為心,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比如舉報有重獎就是利用這種心理,結果就是本沒有可舉報的事情也會弄出一

寓言故事是什麼意思

哲學一向有抽象和晦澀的壞名聲,這是目前我們大多數人的認識,抽象他是具體的對立面,遠離經驗和具體事物感知,需要靠邏輯推演。晦澀是概念性的表達方式,讓人無法準確把握內涵,嚇唬了很多人,同時也失去了思辨的機會,比如筆者,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以至於思考問題就顯得相當的狹隘,一旦觸到瓶頸就難以實現突破,不得不尋找途徑補課,交學費。

在抽象想像這一塊,其實充滿了機智和有趣的問題,也不缺乏生動和富有生命力的案例,甚至敘事背後的推演邏輯,會讓人產生一種邏輯上的愉悅和成就感,在面對現實的問題中,能從問題的深度,廣度和對立的角度去挖掘,有可能會獲得不一樣的答案。作者試圖選取三個經典的案例分別展開論述,感悟這種思辨的精彩:

1。不忍人之心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㑛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與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此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猶其有四體也。

從三個寓言故事說起

這段話描述的是孟子性善論的最核心環節,也是最根本的立足點,一旦這個預設不成立,那他的一切論證都是白費,他是怎麼精心設計的呢:設今有人看到一小孩突然將要掉入井中,人人都會流露出驚恐和同情的心裡,這種同情心不是想要與他的父母攀關係,也不是想要在鄉親們面前獲得好名聲,更不是內心對他的哭聲的厭惡。

我們來分析下這段話:第一:有幾個前提條件,突然,就是說這不是排練,也不是預先做好思想準備的,必須是人的第一反應。第二:將要而未掉入之時,營造緊張的氛圍,在緊急中做出反應,出於天然的感性,而非深思熟慮後的理性選擇,這就排除了人為思考干預的結果,完全源於人的本性。第三:他的設想來於生活中,並沒有脫離於超越經驗之外的抽象想象,根植於人的世俗之中,這就增加了人的既視感,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OK,再回到這個情境中,在這樣的境況下,人人都有恐懼和同情心是顯而易得的,並且他繼續說到這並不是出於外在的功利私心的需要,而完全是從人的本性中出發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之心或同情心的反應,是普遍性的,且他是善性的表達,人人生來都具有的,並排除其他動機:與道德無關,謀求名聲,與利益無關,內交於其父母,也非生理上的反應,厭惡哭聲。所以,他也是純粹的善性的表達。故人的本性根植於本心是純善無惡的。(這點需要認同,不然後面無法成立)

怎麼以以一心推四心,一端推四端,孟子並沒有明確闡述,但都是可以站在善的角度是理解的,仍然是基於不忍人之心的發端:同情他人,愛人是仁的發端。恥己不善,憎人不善是義的發端。辭讓他人,不因私慾之惡而爭鬥是禮的發端,明辨善惡是智的發端。故仁義禮智都是本來就具有的,不是外在強加的,這四端之心,是天賦予人的道德,人人都有的,不容置疑。但是這種善只是發端,萌芽,並沒有達到至善,所以需要後天不斷培養道德,提高修養。他說,有這四端之心還不能為善的,是自己騙自己,被物慾矇蔽。懂得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君子,品德就會像星星之火,山泉之水一樣,可以燎原,可以聚成河海。

但是,孟子的論證並非無懈可擊,仍然有漏洞。要不然也不會落人把柄,被荀子批判。他沒有說清楚既然人的本性源於天,那天的本性是什麼?惡的來源又是什麼?他只模糊的表達盡心知性,知性則知天。他認為這些都是不證自明的現象,人人只要遵守就好,或者認為當時爭鳴並不急需去證明這些抽象的終極之問,當下的現實問題才是急迫的,夫子也是類似的態度: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沒有更深入的探討來龍去脈的關聯,他也拒絕談論這些非人文關懷的話題,諸如保安三問之類,他很少涉及。

也正是受到感召,後來的大師都秉持這種精神,經世致用,致力於現實而不落入純概念的窠臼中,也正因此,儒家教條沒有陷入西方式的宗教信仰,從而走向實用理性的道路。即人文性的而非超越人文的,任何的指導都應該是有用並實用,過猶不及都非中庸之道,這樣的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鑄就了我們不好辯的性格。(較西方來說)同時隨後也暴露出了弊端,a:在佛教傳入中國時,面對邏輯系統的理論,遭遇了巨大的挑戰,很多問題說不清道不明,世界觀,價值觀搖搖欲墜,被不斷攻擊和否定,這場復興之路從受挫,融合到勝出長達數百年,到程朱才算宣告完成。b:在說不清的問題上,喜歡直接引用權威,古人云,聖人曰,讓人無法反駁,抑制了問題的繼續探討,聖人的教條代表了真理,不能反對,即使一時拿不出信服的依據,也不會受太多指責。在今天遇到科學精神的挑戰時,再次落敗了,隨即而來的打擊更是徹底否定,傳統的那一套被狠狠的扔進垃圾桶,接受最嚴厲的批判,他是落後和愚昧的代名詞。

現在重新拾起這些東西,雖然仍然無法解釋其合理性和內在邏輯,但也不能抹掉其永恆的光芒。就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處在叛逆期,總是嫌棄父母這不對那不對,處處與之作對,隨著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就覺得父母的光明偉大正確。再把鏡頭拉回來,其實“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設計,因為它是人人都能體會的心情,其他例子不見得有這個普遍性的效果,此例子之恰當,猶如理想中的美人,增一分太胖,減一分太瘦。

孟子並不打算深入下去,但他舉其他淺顯例子來輔助說明,他說,人本性善就像水的本性向下流一樣是自然而然的,雖然水可以被引向山上,但向上並不是水的本性。而人的不善,也不是人的本性決定的,但為什麼?他又不講了,現在我們知道水向下流是地心引力的結果,這就夠了,普通人並不需要追問萬有引力是怎麼來的,宇宙大爆炸之前有沒有萬有引力等問題。同樣,知道人性本善,人性源於天就可以了,這就是當時的套路,這個度把握的也很巧妙,即使有漏洞也不足以駁倒這個理論,因為誰都無法證明他是錯的。

如果為人有不善的,不是說他沒有這些善的本性,而是他自己放棄了這些本性,沒有好好地培養,那怎麼培養呢,孟子提出了一套修養方法,反求諸己而已,注意保管好天賦的四心,再來,養四心莫善於寡慾,甚至善養浩然正氣。如果違背了這四心,就要努力尋找回來,求其放心。還要經常反省自己,就能得到很大的快樂,反身而成,樂莫大焉。

2。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從三個寓言故事說起

在莊子一書許多有趣的寓言中,這則寓言應該是最為奇特和神奇的。這是說,莊子做夢變為蝴蝶,飛來飛去很得意,真像一隻快樂的蝴蝶,可是一覺醒來,發現還是莊子自己。緊接著,他就發問,究竟是莊子做夢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為莊子,誰是做夢者,誰又是被夢的物件呢,他對此深深的思索。但是不得不承認周和蝴蝶一定是有分別的,這種區別就是一種物的變化。

因此,神奇的不是夢境,而是問題。可以夢見自己變為蝴蝶,由此推導,夢見自己變成其他動物或者其他人,甚至是沒有生命的事物,即使很不常見,但也絕不是無可能的。這個情境的背後其實有他很深的觀念。

有的人把這個寓言理解為有悲觀主義色彩,其實不盡然。這是齊物論的最後一則,齊物論表述了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強調自然和人都是有機的統一體,齊物的意思是物齊,把形形色色性質不同的事物,平等的視為沒有差別的整齊劃一。其中還有道通為一的提法,也同樣支援這個觀點,就是在道的層面上,萬物都是一樣的,要把人看作天地萬物的一員,而不是異類,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物,即人與物沒有或不應該有世俗那樣的存在嚴格的界限區分。

莊子是藉助無法反駁的夢境提醒大家,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周與蝴蝶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是一回事,他與蝴蝶所貫穿的道都是同樣一個道,進而腦補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宇宙間只有一個道,但是這不是被我們所感知的,只能去體會。而在經驗層面,周與蝴蝶確實是不同的有區別的,這叫物化,這個是能被感知的,但他只是表面現象的差異。他反反覆覆強調的,都是告訴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應該要用辯證方法,要一分為二的看,才能看的透徹,理解這個世界的規律。但是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一派,光圈緊緊地對準產生宇宙法則的根源,而忽視了對現象世界的關懷,甚至與世俗的日常倫理相違背,因此常常被人詬病為出世精神,消極逃避,空談務虛,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提不出具體的解決之道,也確實有這種傾向性。但是魏晉颳起的那道思辨的清風深深的影響了700年後的一批學者。

3。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從三個寓言故事說起

眾所周知,這是後人概括起來為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寓言,來自韓非子一書,他說一個賣武器的人,在吹噓自己貨物品質時吹過了頭,留下了漏洞。結果被人一句話揭穿了,尷尬收場。世上可能存在攻無不克的矛或者有戰無不勝的盾,但是兩者同時並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又是一個設想的寓言,也是矛盾一詞的最早出處,充分體現了韓非子機智和犀利的思想風格(韓非子有一個毛病,就是犯有口吃,上帝給他稍稍微閉了一道門,但是思考這道窗開啟的比常人更大)。

在感受到孟子的仁義與莊子的神奇之後,韓非子會讓人見識什麼叫尖銳和咄咄逼人。在互相對立的兩件事情中,他們不可能同時為真,其中至少有一個是假的,這是邏輯的矛盾律,用公式表達就是:A不是非A。A和非A不能同時為真,如果同時為真,那就是自相矛盾,犯了邏輯錯誤。就比如有人說他的保密技術絕對安全,同時另外一個人又說他能破任何人的密碼,那我們敢下結論,其中至少有一個人在撒謊。他還說:天地之間,凡物不併盛,陰陽是也,不能同時成立就是因為有對立的一方。

他借用矛盾的實驗框架,整個理論體系就把人世的水火不容,甚至你死我活的對抗性經驗揭示出來,非常的簡單,粗暴。與孟子的例子相比,其論證的效果更好,他得出的結論是絕對必然的。與莊子的例子相比,莊子的問題含義深遠,假設的內容很抽象,不好把握,但韓非設定的情景,憑常識就能理解。他的批判性思維也很有感染力,守株待兔也是這種調子,猶如有人乘坐一次商務艙撿到一塊手錶就以為每次坐商務艙都能撿到手錶一樣,批判把偶然現象當做普遍經驗看待。

他的理智背後還有一種很強的決出勝負的鬥爭精神: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這種鬥爭精神又反應在很強的進取心上,他認為時代不一樣所以事情也會不一樣,事情不一樣就準備改變,改變的手段就是變法圖強。在亂世或者講究叢林法則的鬥爭環境中,類似法家的精神往往會復活。

總結:從上述三傢俱有代表的典故我們可以大概窺探出他們各自的主張。孟子的目標是以人文關懷為起點,確立仁義禮智人人都有的基礎,就好比提供的產品品質適中,並且是人人都需要的,人人花點功夫也能享受得起。

莊子則是沉醉於對事物本質的把握上,過度的突出道的意義,否定現實世界的美好,他分析的沒錯,但物質世界是需要得到合理安置的,可又提不出具體措施讓人人都能接受,這無異於產品品質太好,但是價格太高,曲高和寡,少有人理會。

韓非有一種批判精神,具有豐富的鬥爭思想,認為人人都有一種自私自利的本性,並且這種自私本性是不能改變的,只能加以利用,因此他說管理者要利用人的這種自為心,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比如舉報有重獎就是利用這種心理,結果就是本沒有可舉報的事情也會弄出一大堆舉報的案例來,甚至親戚之間互相揭發。再如汽車碰瓷保險公司可理賠,有團隊就故意唱雙簧,套取理賠金,為啥,有利可圖啊。這可比作產品質量太爛,但目前技術只能做到這樣,改變不了,那就制定規範,哪些行哪些不行,做到賞罰分明。有時會有市場,窮的時候那就沒辦法了。

綜上,對於社會大治的管理方略的選擇,我們可以再次採用中庸之道做一次對比:過與不及都不好,適合的,實用又易於執行的,應該是理想折中的方案,並且不同產品定位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用物化的鈔票來看待,那麼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這些都是源頭活水,展示了諸子的活力和魅力,我們的活動仍然沒有脫離他們討論的範圍,我們還能回過頭來瞻仰他們的智慧,不斷回味,不斷詮釋,這本身就是長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