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讀《古文觀止》長人生智慧之《石碏諫寵州籲》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由 春秋與故事 發表于 綜藝2021-07-16
簡介石碏提出“六順”與“六逆”理論,用生動的語言勸說衛莊公,作為國君愛護子女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否則過分地溺愛會給國家帶來災禍

小貓與椋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讀《古文觀止》長人生智慧之《石碏諫寵州籲》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石碏諫寵州籲》選自《左傳。隱公三年》。文章講述了衛國大夫石碏發現衛莊公過分溺愛小老婆所生之子州籲,於是努力勸諫的故事。

石碏提出“六順”與“六逆”理論,用生動的語言勸說衛莊公,作為國君愛護子女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否則過分地溺愛會給國家帶來災禍。可衛莊公並沒有接受石碏的建議,由於他的溺愛,導致被寵壞的州籲上演了弒兄篡位的悲劇。

其實,如果衛莊公能夠聽取石碏的建議,這種人間慘劇完全可以避免。那麼石碏靠什麼準確預料到了悲劇的發生?問題的關鍵在他對人性的思考,並總結出了“六順”與“六逆”理論。

所謂“六順”就是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總結起來,就是講做人做事要符合倫理綱常的道德標準。做事符合道義,就不會產生偏差,這樣家庭和社會就會和諧,天下就會太平。相反如果“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是國家動盪,天下紛爭的根源。因為一旦打破了社會的道德標準,人類貪婪的本性就會失去約束,各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將會在社會上氾濫。

石碏的勸諫可謂苦口婆心,可是效果並不理想,他的“六順”“六逆”理論並沒有打動衛莊公。因為雖然石碏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每一條都在暗示衛莊公的錯誤。這與當面指責國君區別不大,所以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說服一個人,只知道一味地指責,或者採取長篇大論講一些空洞的大道理,這種效果都不會太好。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得失,要想說服他人,就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分析利害得失。同時也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在受到責難。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多思考,並善於在歷史故事中總結經驗教訓,透過每件事的經過去了解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