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由 時氏家族 發表于 綜藝2021-07-19
簡介時家村即是山東呂劇的發祥地,也是呂劇主要創始人時殿元的出生地

牛莊鎮多少個村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圖文/時進軍

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位於東營區南部,牛莊鎮政府駐地東南三公里處。據時氏家譜,明洪武二年,時國宏、時國俊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故名時家村。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時家村

來到這個村,如果你跟這個村子的人打招呼稱其shí某某的話,村民們會糾正你說,時家村的時姓,讀chí不讀shí。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時家村

一個普普通通的魯北小村,如果不是因為呂劇,也許它真的會名不見經傳。時家村即是山東呂劇的發祥地,也是呂劇主要創始人時殿元的出生地。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時家村

村裡的老年人講,時殿元家道貧寒,8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當時的黃河入海口地區,土地貧瘠,經濟蕭條,遇到

災年

,顆粒不收。迫於生計,時殿元不得不經常與鄉人們一道離鄉背井,逃荒要飯。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時殿元

為了便於乞討,他們往往帶上胡琴、竹板、節子等樂器,自編小曲,娛樂施者。一來二去,唱小曲成為討飯的“基本功”。15歲就開始獨自“唱門子”(一種唱曲要飯的方法)。19歲時,與別人搭班坐唱,穿梭於各地紅白公事,大集廟會之間。

為把這門基本功練好,時殿元在乞討之餘,先後到山東菏澤、河南開封、安陽一帶拜師學藝,向人請教,1896年,拜師安徽藝人,學唱“鳳陽歌”。次年又師從今史口鎮西商藝人商秀嶺學唱“南路琴書”、“新鳳陽歌”。

光緒十九年(1893年)後,時殿元和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武春田等5人組成山東琴書班社同樂班,以唱揚琴為業四處闖蕩謀生。經常活動在廣饒、博興、濱縣、利津、沾化、周村、博山、淄川、張店、益都、壽光、濰縣和膠東地區,遠至大連、瀋陽、哈爾濱等地。

天資聰穎的時殿元把學來的這些東西融會貫通,自成一派。當時有“時鴨蘭”的美稱,“鴨蘭”是黃河口一帶的一種小鳥,鳥語清脆,鳴唱婉轉。人們用這種受人喜愛的小鳥來表達對“大角”時殿元演唱水平的一種充分肯定。

1899年冬天,時殿元帶領他的同樂班在諸城縣趙村演出,與一個京劇戲班不期而遇,雙方唱起了對臺戲。開演後,京劇班行當齊全,文武兼備,服裝鮮豔,鑼鼓喧天,戲剛開演,同樂班的觀眾竟被吸引一空。無可奈何之下,時殿元他們不得不收攤而去。而這一次的失敗恰恰成了呂劇發展的契機。

時過不久,也就是1900年年初,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時殿元帶領自己的同樂班為時家村的鄉親們上演了小戲《王小趕腳》。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演出所有演員都是彩妝上場,而且他們把民間舞蹈“跑驢”裡邊使用的布驢作為道具搬上了舞臺,加上演員在演唱過程中加入的生動活潑的表演動作,讓觀眾為之耳目一新,直至終場以後仍遲遲不肯離去。

時殿元把揚琴戲改為“上妝揚琴”,在家鄉一炮打響,從而為琴書上演古裝戲開闢了廣闊的新天地。隨後,同樂班又將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改為了化妝演出,再次走出時家村,到廣饒、博興、諸城、濰縣、掖縣、黃縣等地演出。因為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所以當時的人們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儘管這一稱謂裡邊絲毫沒有貶義,但時殿元還是感覺這個名字不雅,每到一地演出必然宣告自己演唱的是“化妝揚琴”或稱“上妝揚琴”。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冬,時殿元以同樂班為基礎,建立共和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創造了以墜琴、揚琴為主要伴奏的“化裝揚琴”。

1915年,“共和班”解體,50多歲的時殿元與他的弟子吸收了本村與當地的一些青年,在本村又組建時

譚班

。人稱“時家班”。他一面領班演出,一面收徒傳藝,使時家村一帶成為傳播和發展化裝揚琴的中心。

時殿元一生廣採博取,不斷豐富自己的演唱技藝。他曾向著名琴書藝人商秀嶺、殷田昌虛心求教,切磋技藝。在蓬萊演出時,虛心向當地知名人士翁樂明請教。1934年,年逾古稀的時殿元仍向晚輩、琴書名家商業興、關雲霞學習。

時殿元透過吸收借鑑多種藝術成分,廣採眾家之長,逐漸形成幽默活潑、生活氣息濃郁、節奏輕鬆明快的藝術特點。化裝揚琴突破山東琴書的窠臼,具備了戲曲的藝術特徵,是呂劇的雛形。

1948年,85歲高齡的時殿元病逝於當地。

1952年,經山東省文教廳副廳長王統照提議,化裝揚琴正式定名呂劇,時殿元作為呂劇的主要創始人,被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呂劇被定為“中國三十六大劇種”之一。在全國300多個劇種中名列前茅。改革開放後,山東呂劇又被文化部定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時殿元一生致力於呂劇藝術事業,直到80歲時還登臺演唱。他一生授徒很多,較有名氣的弟子就有50多位。濟南呂劇團副團長時克遠、李同慶就是他的第一代弟子。

1988年2月23日,臺灣著名影視製片人凌峰先生,帶領《八千里路雲和月》攝製組,專程到呂劇的發源地牛莊鎮拍片,拍攝了由時家村老藝人時清舉、禹興衛、譚文章等演出的古裝歷史劇《金玉奴三打簿情郎》等劇目。

1989年,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農民業餘呂劇團代表東營市赴濟南參加全省首屆計劃生育文藝調演,所演出的新編現代小呂劇《離婚記》,榮獲優秀節目組織獎、優秀節目創作獎、優秀節目演出獎和優秀演員獎四個獎項。

為了廣泛傳播和弘揚傳統的呂劇藝術,中央電視臺還於2000—2007年,先後多次派出記者到呂劇的發源地牛莊鎮時家村進行採訪報道。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呂劇演出

2002年12月,時家村莊戶劇團成立,該劇團由時家村年逾花甲的呂劇藝人時玉良發起成立。劇團演員主要為村內民間藝人和呂劇愛好者。劇團自成立以來,以傳承傳統呂劇為主,以培養呂劇新秀為己任。劇團小演員時凱悅在老藝人的精心培養下於2008年9月份被山東省電影學校呂劇戲曲班錄取。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呂劇演出

2004年,山東省文化廳在本村舉行了“呂劇發源地”揭牌儀式,正式確定時家村為“山東呂劇發源地”。郎鹹芬、李岱江等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到場祝賀,並進行了演出。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郎鹹芬、李岱江等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揭牌“呂劇發源地”

2004年,牛莊鎮政府在時家村建起了“呂劇起源與發展陳列室”,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投資200萬元新建呂劇展廳一處,配套建設了排練廳、舞臺等設施。籌備開辦了“中國呂劇網”,透過提供呂劇影片下載、網友交流平臺和呂劇服裝、樂器、道具出售等網路服務,將其打造成了呂劇故鄉對外宣傳的重要平臺。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表演藝術家到場祝賀

作為呂劇發源地的時家村,多少年來一直對呂劇情有獨鍾。從家弦戶誦,到舞臺演出,到每年一次的暑期少年呂劇培訓班。時家村為呂劇的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透過時家村人的執著,我們看到了呂劇頑強的生命力,看到了呂劇的未來和希望。

時家村東南約一公里處,有一個面積約二十畝左右的圓形水塘,臨近村莊人稱“堰子坑”,本村人則稱“東坑”。

自古以來,東坑就是當地人的天然游泳池,每至夏季,勞作歸來的人們在此洗掉身上的泥土和汗水。水性較好的人從此岸游到彼岸,打一個回來,來一場小型的游泳比賽,稱為:“過趟”。

時氏聚居地 | 呂劇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

東坑

當地人幾乎沒有幾個人沒在此洗澡嬉水,卻沒人知道它有多深。

雖說深不知底,卻沒有聽說有一個當地人在東坑發生溺水事故。民國期間,譚家村有一村民跳坑自殺,半天都沉不下去,終未死成。

上世紀80年代初,今史口鎮一中學生到當地東張村串親和夥伴到東坑洗澡,不幸溺亡,這是東坑有記載的唯一溺水事故。當地人說:東坑有靈氣,不願接受外地人。

東坑的水苦鹹似海水,位置也不靠周圍的任何村子而形成於一條古道的中間。不同於當地舊時人畜取水飲用的水塘,多在村邊或村內,且都是略鹹的淡水。

東坑究竟形成於什麼時間?無人知曉,形成的原因也有多種傳說。

有人說:某一年,黃河氾濫,洶湧的黃河水順古道奔流而至,到此遇阻形成一個回水

旋窩

,水的衝力將泥土甩向四周,形成了巨大的水坑,同時也使坑的四周形成了比周圍地勢較高的地帶(坑的西南角方向的地勢特高,當地人稱“宅子頂”。宅的高度要比其它地方的耕地高出一米多)。但到底是什麼阻力產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多大的漩渦能造成這麼大面積的水坑?值得懷疑。要知道,當地在1957年打漁張引黃工程建成前,是一片廣袤的平原,奔流

下的黃河水怎會遇到什麼阻力?

還有人說:東坑原為人力所挖,其目的是墊出一片高地作為村莊地基,所以才有“宅子頂”的形成,可是為什麼無人在“宅子頂”建立村莊,而選擇地勢較低的地方呢?好像也說不通。

更有人說:此坑通渤海,所以水質苦鹹,且永不幹涸。

時至今日,東坑依然保持它原有的面貌。遇旱水不見底,大澇水不溢位。也沒有人打算開發利用,只是去洗澡、游泳的人少了。它靜靜的呆在那兒,不動,不變,不知多久。

東坑,為時家村增添了許多的神秘。

注:

1、撰寫內容來源於個人收集的文獻,屬學術探究範疇。

2、版權屬於時進軍個人,轉載需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