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由 蘋果姐的音樂小屋 發表于 綜藝2021-07-24
簡介只是有一點,當時為了考級,嚴格按照教程來學,並沒有注重音樂的欣賞、樂感的培養,也沒有特意選取名家名作來彈,這在我現在才覺得比較遺憾,因為學習音樂和學習任何學問一樣都重在思考,否則只能成為該領域的一名技工

音樂體驗課怎麼樣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音樂自古以來一般是被當做消遣娛樂的手段,可能不論你懂不懂,都可以得到一些樂趣,那為什麼還要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去學習呢?你可能會說,那是專業工作者,生活來源所需。但實際上,學習音樂但不以音樂為職業的大有人在,這在其他行業中並不多見,試想你從事的行業如果失去經濟價值甚至還要持續投資,你還會繼續堅持嗎?音樂的魔力就在於此,因為懂音樂帶來的樂趣是無以倫比的。

還要從我學習音樂的歷程說起。我的音樂啟蒙是非常早的,可能和有記憶的時間差不多,只有四周歲半。當時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先是我們樓上的一個同齡小姑娘開始學電子琴,爸爸的一個朋友又正好認識一個蠻認真的電子琴老師,再加上爸爸一直是非常喜歡古典音樂的,就決定讓我去學了,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生規劃。在90年代初的縣級市裡,鋼琴還比較遙遠,就學校和劇院能看到,電子琴算是一個更容易被人接受的啟蒙樂器。後來我就帶著兒童的好奇心去學了。記得上第一節課前老師用手掌拍了一個節奏讓我模仿,可能是看看我的音樂感覺怎麼樣。我拍成什麼樣子是不記得了,但就是那一段簡單的節奏,讓我知道了除了眼睛能看到的世界外,還有一個要用耳朵聽的神秘而美麗的世界。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在那個年代,音樂培訓機構少之又少,不像現在這樣琴行遍地開花,我學習電子琴包括學鋼琴的初期都是在老師家裡、自己家裡或者老師臨時租來的場所。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沒有現在這樣費盡心機、變換花樣,而是單一的傳統式教學,從基本功開始練,逐漸增加難度,主要彈奏技術提高類曲子,並不是好聽的曲子,後來按照考級教程和經典教程授課,每節課佈置作業,下節課先檢查,如果彈得不好就像在學校沒完成作業一樣的後果,家裡家長也會催促練習,甚至很嚴厲的管教。所以說,在學琴初期,我並沒有很快樂地享受音樂。

但就是在這種嚴格的初期訓練中,我有了幾個非常明顯的收穫。一個是練成了一雙非常柔軟靈活的手,手指可以張得很開,並且活動自如,左手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寫字也可以,這對開發右腦是非常有幫助的,我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覺得我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熱愛生活的人。我還曾把我的手和五歲的外甥對比過,果然質感差不多哈哈。另外一個顯而易見的,就是從音樂中獲得的滿足感,其一來自於音樂本身,因為單純欣賞一段音樂和理解並演繹音樂獲得的快樂是無法相比的,就像有些東西雖然能買到但大家也喜歡DIY一樣;其二是出於兒童和成人都有的一點虛榮心,畢竟在童年和少年時期成為極少數會彈琴和唱歌的人還是非常受人羨慕的。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練成了一副會聽音樂的耳朵。在此階段音樂欣賞領域暫且不論,畢竟還沒有情感和閱歷。最早練成的技能是聽到一段音樂在腦海裡立馬可以翻譯成各個音高的音符,並準確地唱出來,這個技能可能幼兒時期就已經擁有了,是從不斷重複地認、彈、聽、唱各個音練出來的。我清楚地記得在你幼兒園給別的小朋友唱過譜,她問我為什麼這樣唱,我說就這樣唱才順啊,結果她把doremi打亂順序隨便唱了一遍,說她覺得這樣也挺順的,我就凌亂了,這才知道原來這件事情別人並不能做到。除了能聽出音高,曲子的節奏、結構、調性、風格慢慢也能聽出來,但這些應該是有個階段的,爸爸說最開始跟著電子琴節奏彈的時候,節奏放節奏的,我彈我的,但現在聽到節奏,我的心跳立馬就跟過去了。這項技能最主要的好處是,唱歌絕對不會跑調,而且聽到的音樂我可以寫出譜子,也可以彈出來。其實我對所有的聲音都已經非常敏感,能聽出各種口音細微的差別,也能輕鬆模仿一門外語的發音,這除了天賦,後天培養也是重要的因素。當然這也會帶來煩惱,就是每當聽到別人唱歌跑調、節奏混亂、發音不準是相當痛苦的……

熬過了學習音樂初期的艱難歲月,就可以邁向進階階段了。到這個時候,跟我差不多年齡開始學琴的朋友們已經所剩無幾,差不多十里挑一吧。長大以後再見到他們,經常會跟我提起後悔當初的放棄,只想說,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過人的毅力,當然了,在我們年幼的時期,要做好事情還需要父母的毅力。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改學鋼琴一兩年後才算進入進階階段,當時我已經是個青春期少女了。我開始逐漸對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內心世界也極為豐富,而且在2000年左右還湧現出一大批對當時的青少年影響重大的文藝影視作品,更加速把我帶入豐富的情感世界。當時練琴仍然按照考級的標準按部就班地來,但從一些流行音樂中,我感受到了音樂神奇的魅力,可以把我帶入它所描繪的畫面中去,讓我成為故事的主角,久久陶醉不能自拔,尤其喜愛周杰倫、林俊杰、林志穎等歌手的作品。這個時候,音樂對我來說已經不是簡單的音符堆砌,而是有靈魂有感情的朋友了。我也愛上了唱歌,音準是沒問題的,但因為天生小嗓門,唱的並不能非常打動人心,但我一直在摸索著。對於我一直學習的古典音樂,隨著技術的進步,逐漸接觸到一些大師的一般難度的作品,例如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德彪西《月光》和中國的《快樂的女戰士》、《牧童短笛》等,雖然並不能理解到大師全部的內涵,但我能感覺出來旋律的流暢、和聲的優美、編配的絕妙,知道音樂特定的背景和意境,並且我喜歡它們彈起來的那種群魔亂舞、暢快淋漓的感覺。

只是有一點,當時為了考級,嚴格按照教程來學,並沒有注重音樂的欣賞、樂感的培養,也沒有特意選取名家名作來彈,這在我現在才覺得比較遺憾,因為學習音樂和學習任何學問一樣都重在思考,否則只能成為該領域的一名技工。後續我想有意識地自我培養時,已經沒有老師帶,一切只靠自己去領悟,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此建議大家學琴不要太過看重考級,也不要盲目崇拜考級,考級只是一個初步的檢驗,同樣過了十級,可能真正的水平卻有天地之差。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讀到這裡,可能部分家長會擔心學習音樂會不會影響學習,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認為,大學之前的學習階段,知識點並不多,但出題千變萬化,要求思維高度靈活,也就是說,比起投入更多的時間,腦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大學之後的階段知識點非常豐富,靈活性降低,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所以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鍛鍊腦力比投入時間更重要,而學習一件樂器是一種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腦力鍛鍊方式,因為十指連心嘛,十個手指的靈活運動牽動著左右腦的活躍溝通。試想,大人練琴尚且感覺到雙手配合的困難,別提一個四五歲、思維簡單的孩子了,練會一首曲子需要多少神經元建立聯絡!練琴對思維的培養加上啟蒙早,讓我從上學開始就覺得自己的腦力是領先於學校講課的進度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完全不偏科,而且並沒有投入比別人多的時間,每天放學回家快速寫完作業以後接著練琴。我發現我的邏輯思維和感性思維也一直比較平衡,可以用直覺去想象數理中的邏輯,也可以用邏輯來分析人文社會的規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中,初中畢業考完十級以後學琴就暫停了,一心準備高考,因為高中的學習強度還是比較大的。在高考中我以優異的成績從高分雲集的山東省考入全國屈指可數的幾所名校之一,並且有另外兩所名校曾主動打電話邀請我在志願中填報,到高中為止我的學業應該說還是圓滿完成了的。

學習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