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由 紅顏歷史天下 發表于 綜藝2021-08-14
簡介包世臣回答說:“依鄙人之見,翁先生的書法確實屬於工匠的精細之作,他練習書法,廣泛蒐集各種碑帖加以琢磨學習,下筆務必求其相似,而對其筆法並不注意,不僅僅是無一筆是自己的啊

什麼是才藝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沒有才藝的人即使把他送到王宮寶殿,他也會平庸下去,一事無成,在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恐怕莫過於才藝了。才藝是人生的一座富礦。孔子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說的是學習需要有一種精神,要有一種好學的好習慣,因為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有爭分奪秒的精神,不恥下問的態度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學習作為一個過程,在中國古人看來,其實就是一個性格磨鍊的過程,是一個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過程。古人將學習比作“書耕”,把寫作比作“筆耕”,是說像農民種地一樣,不付出艱辛的努力,是不會有收穫的。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同時,古人還用“學海無涯苦作舟”來告誡自己對於求學這一痛苦過程,需要有一種對痛苦的承受力。比如,戰國的蘇秦因學問尚淺,外出遊學狼狽而歸。一家人都不理他,因而促使他發憤學習,刺股以自勵,終於身掛六國相印,合縱以抗秦。匡衡人窮志不窮,鑿壁借光用來讀書,終以說《詩經》而躋身於朝,官至司徒。屋樑懸發的孫敬,聚螢照讀的車胤,映雪苦學的孫康和帶經耕耘的倪寬等都因此受到後人讚揚。中國古代有作為的知識分子具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在學習上勤奮刻苦,而這一美德的具體體現則是潛心治學,發奮著書。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我國幾千年歷史上,無數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在全人類的文化發展上也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這些都是同敏而好學分不開的,在我國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書家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否則,習氣未除,學習的榜樣。將至性至情不能表見於筆墨之外。”而要熔鑄古人,就要廣泛地學習古人。然而,學習古人,決不能泥古效顰,為的是取古之眾長,自成一家。劉墉少時學松雪、香光,壯時習顏、蘇、黃和鍾、王,晚年醉心北朝碑版,一步一步向書法的個性化之路前進。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他將前賢的各種技法融會貫通,終於寫成獨具自己特色的字來,成為清代集帖學之大成者。張維屏說得好:“劉文清書初從松雪人,中年後,不受古人牢籠,超然獨出,人乎古人而出乎古人。”當時書法公推翁方綱、劉墉為大家,但翁方綱學書最大的毛病就在於只求穩,只求沿襲肖似,沒有自己的個性化特點。所以馬宗霍說:“惟顓規唐法,略無變化,如翁覃溪者,則又宜為石庵所笑耳。而劉墉卻不是這樣,石庵八十後到不穩,暖叟七十後更不穩惟下筆時時有犯險之心,故不穩。愈不穩則愈妙”。劉墉晚年追求不穩,追求個性化,無疑是正確的。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滿族文學家英和,曾跟劉墉學過書法,因而與劉墉有師生之誼,交往也最多。他在自己的筆記裡曾記載過這樣一次談話:“劉文清嘗雲:‘吾生平有三藝,題跋為上,詩次之,字又次之餘因請日:師書名遍中外;朝鮮人亦求書,何謙為?師日:‘吾非謙也。小就不肯,大成未能,今尚有騎牆之見耳。”於此可見劉墉對自己書法、題跋、詩文所謂平生三藝的認識。不管怎麼說,後人對劉墉的書法成就是充分肯定的,對他的題跋和詩文也同樣持肯定態度。《國朝先正事略》和《國朝書畫家筆錄》等書,都曾引用英和在所做《劉文清公遺集》題跋中所說的話,說劉墉“所學貫串經史百家,詩遒練清雄,題跋尤古雅,其不以詩文名者,為書名所棄耳”。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劉墉的書法初從雪松入,中年後融匯諸大家而自成一家,貌豐骨勁,氣厚神清,不受古人牢籠,超然獨立,推為一代書法家之冠。據載,翰林學士戈源,是內閣學士翁方綱的女婿,又是劉墉的門人。他也很想學習書法,於是便很想知道劉翁兩家書法各自的優劣因此向其岳父翁方綱詢問他對劉墉書法精義的理解。翁方綱大不以為然,便帶幾分譏笑地說:“去問你的老師,一問他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戈源於是便以岳父的話告訴劉墉,同時詢問劉墉對其岳父翁方綱書藝的看法。劉墉本對自己的書法頗為自得,聽到翁方綱的看法自然有幾分不快,但既然都是朋友,也就不好說什麼,便對戈源說:“老夫寫字並不蹈襲古人,貴在自成一格。回去可問你岳父,他寫字哪一筆是屬於他自己的?”

才藝是人生富貴的財富,才藝雙全是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

後來戈源的兒子對此不太理解,便將這段筆墨官司告訴著名書法鑑賞家包世臣,請他予以解釋。包世臣回答說:“依鄙人之見,翁先生的書法確實屬於工匠的精細之作,他練習書法,廣泛蒐集各種碑帖加以琢磨學習,下筆務必求其相似,而對其筆法並不注意,不僅僅是無一筆是自己的啊。諸城劉文清相國練習書法,重在研究筆法,稍加變通,確實深得古人書法精義。但如果因此而必定說是自成一格,卻有誇大其詞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