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由 造就 發表于 綜藝2021-08-27
簡介正因為記憶會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因素而產生偏差,來自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德國哈根大學和美因茨大學的研究人員便利用這一現象,嘗試先為參與者植入大量錯誤記憶,再借助新技術幫助他們消除這些錯誤記憶

心理學中什麼是記憶的回漲

你對自己的記憶深信不疑嗎?

在電影《記憶碎片》中,男主人公Leonard在遭遇襲擊後,始終保留著妻子被殺遇害的記憶。為了給妻子報仇,他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找回記憶,找出兇手。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記憶碎片中Leonard根據照片尋找自己的記憶

過程中,他從未懷疑過自己記憶的真實性,始終根據自己的記憶追蹤線索。

而影片的結局卻給人重重一擊,其實是Leonard自己給妻子注射了過量的胰島素,導致了她的死亡。

他在逃避現實時虛構了之前的事件,產生了錯誤的記憶。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也是比比皆是。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

記憶在被調取時往往會被重建,因此記憶並非都是真實準確的,而是具有一定可塑性,且非常容易出錯

這是人們一直都知道並認可的事實。然而,錯誤的記憶要如何處理?它是否能夠被消除?

近日,一項由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德國哈根大學和美因茨大學開展的研究首次表明,人們對過去發生的事件形成的錯誤記憶可以透過一種新技術被糾正,也就是說

人們可以做到在不損害真實記憶的情況下修改錯誤的記憶

什麼是記憶

什麼是記憶?

記憶就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體驗過的感受,思考過的問題等等,都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定的痕跡。這些痕跡在日後的某一特定情境下,就會被重新啟用,使人們重現當時的情境或感受。

1904年,德國生物學家理查德·西蒙(Richard Semon)曾提出了

“記憶痕跡”

的觀點,他表示記憶的產生會在大腦中發生某些物理或化學變化,再如同腳印一樣在大腦中留下某種痕跡。

心理學家將學習和記憶過程分為三個必要的階段:

編碼、儲存和提取

在編碼階段,人們透過感官接受初始資訊並對其加以處理和組合。

接著,經過了感覺記憶和短期記憶,大腦會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作為永久記錄,進行長期維護和儲存。

而最後,檢索保證了人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訪問、調取記憶。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記憶形成的三個必經過程

經過這三個階段,記憶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並儲存起來,這些被儲存起來的記憶還分為不同型別。

其中有一種叫做

自傳體記憶

的記憶型別,它不同於

一般記憶

情境記憶

,自傳體記憶通常與記憶的自我體驗緊密相連,且當事人能夠清楚的記得回憶中的大量細節。

例如,上週一七點半吃早飯時,外面下著小雨,煎了一個半熟的雞蛋,用微波爐將某個品牌的牛奶加熱了一分鐘,看手機時記得影片的內容,裡面有個穿著粉色裙子的主持人在播報當天最新的新聞。

諸如此類,

自傳體記憶涉及了大量的細節場景和物品

植入錯誤記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記憶力的衰退,人們對之前發生過的某個事件的記憶是否會出現一些的偏差呢?答案是當然會。

正因為記憶會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因素而產生偏差,來自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德國哈根大學和美因茨大學的研究人員便利用這一現象,

嘗試先為參與者植入大量錯誤記憶,再借助新技術幫助他們消除這些錯誤記憶

研究人員招募了52名參與者,在他們父母的幫助下進行了一項關於“童年記憶”的研究。他們先為被試者選定了兩段虛假的負面記憶,例如迷路、離家出走或遭遇車禍。

一方面,這兩段記憶在被試者的童年中絕對沒有發生過,是

完全虛構

的;另一方面,這些事件都是現實生活中

發生機率很高

的事件,因此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記憶包括感覺記憶、短暫記憶和長期記憶

除了這兩段虛假的回憶,被試者的父母還會選擇兩段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將這四個事件詳細地講述給孩子聽。所有的被試者在父母的幫助和說服下,都認為這四個事件是他們自傳體記憶的一部分。

然後,研究人員組織了多次採訪活動,要求參與者在每次訪談過程中依次回憶這四個事件。

到第三次採訪時,大多數人已經深信不疑這四個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兩段錯誤的記憶植入。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似,

大約40%的參與者都對這些虛構事件形成了錯誤的真實記憶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參與者都一定程度上對童年的事件產生了錯誤的記憶

研究記憶是如何產生、如何被識別和被逆轉的,具有高度的實踐價值和社會意義。

例如,

這一研究也許會對刑偵和司法領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如果人們不能識別並逆轉證人對犯罪過程形成的記憶,那麼在法庭上這些錯誤的記憶就會作為證據錄入在案,最終導致錯誤定罪。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之一,朴茨茅斯大學心理學系的哈特穆特·布蘭克(Hartmut Blank)博士說:“如果一個人相信一件從未發生過的事情的存在,並在自己的回憶中牢牢記住了它,這可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例如,在警察審訊或法律訴訟中,這可能導致虛假供詞或虛假指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儘量降低錯誤記憶帶來的風險。

他表示,

透過研究能夠讓人們撤銷錯誤記憶的訪談技巧,在不影響真實記憶的情況下重構記憶,

他的研究團隊在這個方向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錯誤記憶如何被逆轉?

虛假的事件確實會在人不斷的心理暗示中形成逼真的記憶,

但對自傳體事件的錯誤記憶會在許多領域尤其是司法領域造成巨大的影響。

研究人員嘗試用兩種策略來逆轉被試者的錯誤記憶,從而減少潛在的損害,即

錯誤記憶敏感化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記憶也許不全是靠親歷者對自己經歷的回憶,它同時還可以有其他來源,比如老照片或參與事件的其他成員的敘述

而第二種策略,即錯誤記憶敏感化,

是向參與者解釋,如果一個人被要求反覆回憶某件事情,那麼他很有可能會對這件事情逐漸產生錯誤的記憶

明確了這兩點後,研究人員提問了他們這四個事件的來源,並要求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對這些事件的記憶。

在此前三次的重複訪談中,研究團隊對參與者所面對的虛構事件分別進行了最低限度下的心理暗示和高強度心理暗示。在這兩種暗示條件下,分別有

27%

56%

的參與者對虛構事件產生了錯誤的記憶。

但當研究人員在三次採訪後使用這兩種策略時,資料顯示,這一做法有效逆轉了前三次訪談的錯誤記憶積累,將兩種暗示條件下的錯誤記憶率恢復到第一次訪談的基線水平,即分別為

15%

25%

相比於錯誤記憶,這一方法還讓參與者對過去的真實事件形成了更牢固、更準確的記憶,且這些記憶不會因為重複訪談或敏感化技術而產生較大的偏差。

訪談結束一年後,研究團隊對參與者進行了回訪,他們發現,受試者的錯誤記憶率進一步下降到了

5%

,並且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明確地否認了虛構事件的發生。

錯誤的記憶可以被逆轉,“記憶操控”真的存在?

運用兩種訪談策略實現錯誤記憶的重構和逆轉

布蘭克博士對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他表示,透過使用這兩種策略,參與者認識到自己產生了錯誤記憶的可能性明顯得到提高,同時我們在其中敦促他們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回憶,加強他們對自己觀點的信任。

此外,更重要的是,

這種技術不僅能讓人們形成的錯誤記憶大大減少,同時也不會對他們真實的記憶產生損傷,當然也不會影響到他們記憶真實事件的能力

布蘭克博士認為這項研究結果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我們設計出的這項技術主要是為了讓它能夠應用於現實生活中。它不依賴其他外部的資源,而是讓人們逐漸接近自己的真相,這項研究也證明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意識到什麼可能是錯誤,或可能是記憶偏差——這在司法鑑定中可能非常有益。”

參考:

1。https://neurosciencenews。com/reverse-false-memories-18099/

2。https://cosmosmagazine。com/biology/how-human-memories-are-made

3。https://www。magneticmemorymethod。com/stages-of-memory/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編譯 | Daisy Zuo

版面 | 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