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由 勳容逗趣 發表于 綜藝2021-09-10
簡介作冊般青銅黿形制非常特殊,在商代時期,它是少有的像生類青銅器,這為我們現代研究商周時期的射禮提供了重要依據

釣魚怎麼釣才能釣到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就如同一個人的人生,真正值得人回味的永遠都是過程。正是因為如此,當你起杆後發現釣上來的不是魚時候,恐怕這將會成為那段等待過後更加激動人心的時刻。

試想一下,在一次垂釣時,隨著魚漂的抖動,你激動地用力提杆,卻發現使用平常收杆的力氣卻怎麼都不能扯動半分,心想肯定是大魚的你更加賣力地拉動魚竿,經過一番努力,就當水中之物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你卻驚奇地發現竟是一塊佈滿青苔的\“鐵疙瘩\”,此時你會作何感想呢?

是氣急敗壞地扔掉這塊\“鐵疙瘩\”然後重新拋竿?還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個\“鐵疙瘩\”,興許自己撿到寶貝了?有人可能會想,第二種情況這樣的好事怕是一般人一輩子都碰不著吧,天上哪有那麼容易掉餡餅還偏偏砸我頭上呢?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不過,這恐怕由不得你不信了。

在2003年的一天,河南有一位老漢在恆河岸邊垂釣。當時,魚漂抖動,老漢拉竿的時候有些沉,費了好一會兒將水中之物拉上來,老漢卻懵了。

這東西狀似烏龜,作爬行狀,探頭收尾,四足外露,並於其背甲上插了四支箭矢。後來老漢將此物帶回家清洗乾淨,刷去表面水藻青苔,發現在其背部還刻有許多零散銘文,但由於鐵龜身上佈滿銅鏽,老漢也認不得上面到底寫了些啥。

但是接受過文物普查知識宣傳的老漢,深知此物不凡。於是將其好好儲存起來,找機會把它上交給國家儲存。不久後,國家博物館公開向全國徵集文物,得知訊息的老漢滿心歡喜,心想終於能揭開這隻鐵龜的真實面目了。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於是老漢帶著鐵龜離家奔赴北京,前往國家博物館。第一眼看見這隻鐵龜的幾名考古專家,\“噔\”的一聲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強烈的職業嗅覺讓他們第一眼就察覺了這隻鐵龜的不凡。

經過幾位專家的仔細研究和細緻觀察後,給出了結論。原來這隻鐵龜名為\“商作冊般青銅黿\”,為商朝之物,其背上的字為:\“丙申,王於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王令(命)寢(馗)兄(貺)於作冊般,曰:奏於庸,作女(汝)寶。\”

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在丙申日那天,商王和作冊般來到洹河,射黿,商王射一箭,射中了,然後又接連射出三箭,也都中了,商王對自己的高超射箭技術頗感得意,於是作為獎賞,就把這隻黿賞給了作冊般。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這個作冊般呀,是商王身邊一名跟班,作冊是他的官職,負責掌管著作簡冊,奉行皇帝告命的,般是他的名字。所以後人把這隻鐵龜叫做商作冊般青銅黿。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商王出門打個獵不帶侍衛不帶軍隊,卻為什麼偏偏帶了個史官呢?據記載,當時商王擊敗夏桀,統一了中原一帶,在那時的百姓看來,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存在。

我們都知道古代君王在統一了天下之後就開始喜歡作妖了。比如易經篡史,煉製丹藥等等,其目的無非就是能流芳百世或者長生不老。

其實商王的這一做法也跟這類似。據古書記載,黿性兇悍,力氣大。因此那個時候商王能夠將擁有神力的黿射殺,自感光彩,心生驕傲。於是將這隻黿賜給了身邊的史官般。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王是神一般的存在,王賜出的東西,應該被供奉著才行,更不必說據為己有,那些想著拿回去下鍋的就更不可能了。

於是作冊般找來工匠依據當時插有四支箭矢的黿的模樣,鑄造出青銅形象,立廟供奉,並在這隻黿的背上記錄下商王的功績。

正因為作冊般的這種做法,才將這一珍貴青銅器傳承到了今天,成為研究公元前青銅器的一大重要文物。

在商代早期,青銅器行業並不發達,能夠鑄造出形似實物的模樣已經是不容易了,因此在青銅器上刻寫銘文更是少之又少,哪怕刻寫銘文,字數也是相當少的。直到商代晚期,鑄銘青銅器才漸漸增多。直至商代末年才出現那種幾十字的長篇銘文,從此也可以看出,作冊般付出了多大努力才完成了這件青銅黿的鑄造。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到了西周,青銅器才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彼時,刻有100字以上銘文的青銅器已經較為常見了,200、300字的也不乏其例。

作冊般青銅黿形制非常特殊,在商代時期,它是少有的像生類青銅器,這為我們現代研究商周時期的射禮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們知道,當代出土的商周時代文物並不多,而這個青銅黿意義特殊,後世意義極大,被考古專家定價為18億高價也並不為過,甚至有人稱之為無價之寶。

不過那位送寶的老漢並沒有圖這些錢,最終選擇無償將其送交國家博物館,此等精神確實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上文提到黿在商朝被認為是一種兇獸,在商王將其成功射殺後,還會心生得意之情,因此也可見其兇猛性情。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但是看那外形,怕是所有人都會覺得眼熟,這不就是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鱉嗎?這著實讓人對黿和鱉的祖先產生了不少好奇呀!

其實黿在我國古代諸多文學著作中都有提及,最讓我們熟知的一段就出自羅貫中的《西遊記》了。在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後,返回途中經過通天河的時候,揹著師徒四人渡河的就是黿。

這也算是黿最為我們普通人所認知的一段故事了。我們也能從這些記載中推測出黿在古代擁有著無比尊貴的身份,是神獸一般的存在。然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黿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望,淪落為人類的盤中盛宴。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價值18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黿的確有著\“殺蟲去蠱,消百毒,續人筋\”的藥用功效,因此被人類大肆捕捉獵殺。要知道黿的繁殖能力並不似鱉那般強,而且受環境影響較大,環境不適宜生長和繁殖時,將長期處於休眠狀態。

因此,黿已經被國家列為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希望在國家的保護下,黿能夠安心繁殖,將來能夠\“攜家帶口\”在清澈乾淨的江河中遨遊。

在這裡同樣也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獵殺,減少淡水汙染,給它們也是給我們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畢竟地球是一個大家庭,有人類,也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世界上的美好與每一個人都環環相扣,從我們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共同愛護美麗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