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儒學是“官學”,為何孔子一生沒當幾年官,孟子則終生不曾為官

由 申如也 發表于 綜藝2021-11-25
簡介慧遠禪師真是一個懂得如何讓自己“定”下來的人,他捨棄的並非都是不好的東西,也並非不值得追求的目標,但一個人不能同時追求幾個目標,既然選擇禪修,就守定這個目標,他的心也定下來了

孟子從政了嗎

儒學是“官學”,為何孔子一生沒當幾年官,孟子則終生不曾為官

儒學可以說是“官學”、“領導學”、“幕僚學”,是為了培養官員和高參而設計的教程。但儒家的理想不在做官本身,而是藉助官方權勢推行自己的“仁道”,造福天下百姓。這個目標,大致就是《大學》所謂的“至善”,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與個人修養高度結合的目標。

如果沒有機會推行仁道而有機會當官,先儒的選擇是不當官。所以孔子一輩子沒當過幾年官,孟子則終生不曾為官,孔子的多位賢弟子也終生不仕。他們不是沒有機會當官,而是覺得為當官而當官,目標不能實現,反而把境界低下去了。漢以後的儒士沒有這麼高的氣節,讀書就是為了當官,能不能實行仁道,先放到第二步再說。當然也有不少儒士確實利用權勢實行了仁道。

如果你不想當官,對仁道也不感興趣,就不宜以儒家的目標為目標,還需“止”於自己的“至善”。當然,不管追求什麼目標,修行的流程是一樣的,共分六個步驟:

第一步是“止”,給自己量身定位,也就是確定理想的目標。這裡“理想”二字很重要。有的人渴望當政治家,看見社會上“一切向錢看”,覺得發財也許更好,便確定一個當商人的目標,因為這不是內心渴望的,追求的動力就比較弱。所以要根據內心的真實渴求而量身定位。

第二步是“定”,即目標專一。做與目標有關的事,思考跟目標有關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機會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一位大企業家說:“面對多變的社會,過多的選擇機會反而會造成猶豫不決。”機會太多了,又想追求這個,又想追求那個,就會五心不定。所以必須忍痛捨棄其他目標,而“定”於其一。

慧遠禪師年輕時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煙的行人同路,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那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饋贈。他們坐在那裡談話,由於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他一根菸管和一些菸草。

慧遠禪師與那人分開後,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修,還是趁早戒掉吧!於是就把煙管和菸草都扔掉了。

後來,他又迷上了《易經》。一年冬天,他寫信向老師索要一些寒衣,但是直到冬天已經過去,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迴音。慧遠禪師用《易經》卜了一卦,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寄到。

他心想:“《易經》占卜固然靈驗,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禪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

再後來,他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鑽研,小有所成,有幾個書法家居然也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他轉念想到:“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這樣下去,我很可能成為書法家,成不了禪師了。”從此他一心參悟,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終於成為一位禪宗大師。

慧遠禪師真是一個懂得如何讓自己“定”下來的人,他捨棄的並非都是不好的東西,也並非不值得追求的目標,但一個人不能同時追求幾個目標,既然選擇禪修,就守定這個目標,他的心也定下來了。

第三步是“靜”,即心無雜念。這是很難的一步,無論讀書也好,做事也好,不知不覺就會想一些雜事。即使目標專一的人也會如此。如何入靜呢?需要進行“打住”訓練:當意識到自己在胡思亂想時,就提醒自己一下:“打住!”或者:“別亂想了!”經過一次又一次提醒,養成靜的習慣,就能隨時入靜了。

對相當多的人來說,不能入靜的原因是體力問題,想了一會兒事就頭昏腦漲,自然會停下來,想一些比較輕鬆有趣的問題。所以說,鍛鍊身體也是一件跟目標有關的事。

第四步是“安”,即保持平常心。我們讀書、辦事、與人交往,都容易先入為主。比如:這本書是經典,我要好好拜讀,這本書不好,我要瞧瞧它的毛病在哪裡;這件事重要,我不能掉以輕心,這件事很煩人,對付對付算了;這個人很有身份,我該聽聽他的高見,這個人很討厭,我要快點把他打發走。凡此種種,都是缺少平常心的表現,很可能讓自己思路變調、言行失當。保持平常心,神志最清澈、明亮,智慧便綿綿而生。

第五步是“慮”,即冷靜思考。用大腦學習,用大腦做事,這個道理很簡單,不必多說。

第六步是“得”,即取得成果。把前面幾步做好了,這一步水到渠成,但也要分辨是真“得”還是假“得”。

有一個笑話:某財主家有一個兒子,特別聰明。財主請了個先生來教他識字。第一天教了個“一”字,他很快學會了;第二天教了個“二”字,他很快學會了;第三天教了個“三”字,他很快學會了。這個聰明兒子高興地說:“得之矣!得之矣!一畫一道,二畫二道,三畫三道,其餘的俺不學也會,要先生何用?”財主也很高興,就把先生趕走了。有一天,財主讓聰明兒子給萬先生寫信,聰明兒子畫了一早上,也沒把“萬”字寫出來。

在“得”字上,無論是學問上的收穫,還是名利權位上的收穫,都有必要審視一番,到底有沒有“得”?是不是假得而真失?可別學這個聰明兒子,還沒入門就以為“得之矣”!